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拐坪村

鎖定
拐坪村隸屬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常袋鎮,地處常袋東5公里處,西面是常袋村,東面和朝陽鎮崔溝村隔溝相望,南面和趙凹村石碑凹村隔溝相望,北面和城關鎮賈呼沱村接壤。
中文名
拐坪村
地理位置
常袋東5公里處
人口數量
1546人
户    數
326户

拐坪村概況

村總面積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1780畝,村莊佔地220畝,拐坪村地形窄長,地處兩溝之間,由西北走向東南走向,長達5華里,氣候温和,適應農作物生長,主要生產小麥、玉米、紅薯、油菜等作物,過去由於溝道相隔交通很堵塞,農民出行靠肩擔越溝而行,由鄉村公路貫通全村交通十分便利。
拐坪村所轄分溝南和溝北兩塊,為了便於農業生產將溝南一塊劃歸石碑凹村所屬,拐坪村所轄7個自然村,分別為清明廟、廟東、廟西、廟北、小西坡、中西坡、大西坡和小喬凹村,全村326户,總人口1546人。
拐坪村原名拐棗坪村,據老年人流傳,在東西溝沿和小西坡長滿了拐棗樹,特點是枝條曲彎,果實也是細長而彎味甜可口,因此前輩取名拐棗坪。據傳説,在明朝年間戰火大亂,當地人被兵荒馬亂災禍而死,大部分村民都由山西洪洞大槐樹村遷居此地。後來人口不斷增多,村莊逐漸擴大,根據地形人們都沿溝挖掘窯洞居住。
拐坪村現有19個姓氏,姓氏數量多少不等。絕大多數因戰亂從山西遷此,距今有200多年了。

拐坪村經濟產業

全村人均耕地面積1畝,畝產450公斤,總產70萬公斤,是糧食產區,主要生產小麥、玉米、紅薯及蔬菜。人均收入2000元,建國初期因生產條件極差,地處邙山嶺,十年九旱,耕作落後,所打糧食難以餬口。建國後在政府領導下,興修水利,修壩、修塘、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平整土地,變旱地為水田,廣泛使用化肥,使糧食產量逐年提高,水澆地年畝產高達800公斤。
村民發展了林果業,大興林果生產,林果專業户5家年收入5000元,養殖業已形成規模,現有養豬户50户,年收入80萬元,現存欄豬5000頭。

拐坪村社會事業

解放前,該村在清明廟成立私塾有外村教師任教,教師1名,學生十幾人,大都是村裏地主富民子弟。解放後小學規模逐年擴大,教師七、八人,學生幾十個乃至百十人,設班級有1~5年級。1962年,將原廟堂加以改造新建教室8問。2002年,在廣大幹羣努力下,積極建校,在村中心建起二層教學樓。
解放前無診所,村民就醫十分不便。解放初期,設立村衞生室。1967年實行合作醫療,村民享受半價藥費。現有村集體衞生所一處,村民實行新型合作醫療制度。

拐坪村人民生活

解放前,村民多數居住在草房和土窯洞裏。1978年後建房速度加快,逐步由靠溝邊的破窯洞搬遷至平地,磚木水泥結構的平房,樓房成排成行。家用電器解放前為零,1978年前村中只有打麥機,副業動力及照明用電。1980年後,電視機、洗衣機、電暖氣等日益普及。通訊設備電話機、手機進入尋常百姓家。交通工具:80年代自行車普及,90年代摩托車逐步普及,部分户農用車、小型汽車的購買量日益增多,農田勞作,小型拖拉機和大型收割機,秸杆還田機代替手工勞動。
1978年後村民調整種植結構,擴大複種指數,糧食產量穩步提高,水澆地產量年畝產超1500斤。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寬裕富足。過去的燒煤、燒柴時代也被改使用沼氣、液化氣和電磁爐替代。

拐坪村基層組織

解放前為保甲制。1948年解放,後建立支部。1955年由初級社轉高級社。1961年成立大隊,1961年由朝陽公社分出屬魏坡公社。1962年屬常袋公社所轄。
1969年建立村革命委員會,1984年建村委會,現任書記劉五福。村歷任幹部:楊選、韓便生、劉新安、韓佔懷、韓中央、張義進、張對及鄉派幹部徐秋生、姚三娃、張現朝。

拐坪村人物

姚孝斌:洛陽市交通局助理調研員。
崔紅娃:洛陽市二運公司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