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拉薩爾主義

鎖定
拉薩爾主義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德國工人運動中的機會主義錯誤思想,鼓吹國家是全體人民的共同體;直接的普選權是工人階級的政治基本原則,是改善工人階級物質生活狀況的唯一手段。 [1]  認為無產階級只要通過和平的合法的鬥爭,爭得普選權,就可以把君主專制國家變為自由的人民國家;否認無產階級進行經濟和政治鬥爭的必要性。
中文名
拉薩爾主義
影響時間
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 [1] 

拉薩爾主義人物簡介

拉薩爾主義簡介

拉薩爾(1825――1864), 德國早期工人運動活動家,機會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全德工人聯合會創始人。

拉薩爾主義個人生平

1825年4月11日生於佈雷斯勞(現弗羅茨瓦夫),1864年8月31日卒於瑞士日內瓦。在柏林大學攻讀哲學、語言和歷史。接受G.W.F.黑格爾的哲學體系。184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848年歐洲革命期間,參加杜塞爾多夫民主派的革命活動,並與K.馬克思、F.恩格斯結識。1859年出版的歷史劇《弗蘭茨·馮·濟金根》,反對通過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統一德國,反映了歷史觀。1863年3月,發表《給籌備萊比錫全德工人代表大會的中央委員會的公開答覆》,提出一整套社會主義理論作為工人政綱的基礎。其要點是:工人的貧困是由鐵的工資規律造成的。這個規律使工人的平均工資始終停留在一國人民為維持生存和繁殖後代、按照習慣所要求的必要的生活水平上。解放工人階級的唯一道路,即廢除鐵的工資規律的唯一道路,是依靠國家幫助發展工人合作社,使工人獲得全部勞動所得,而這隻有通過普遍的直接的選舉才能實現。1863年5月23日全德工人聯合會成立,拉薩爾當選為聯合會主席。為了求得普魯士國家的幫助和實現普選,拉薩爾從1860年5月起多次與俾斯麥密談和通信,表示工人階級“本能地感到自己傾向於獨裁”。其威望逐漸下降。

拉薩爾主義出身

拉薩爾出身於德國猶太富商家庭,少年時代曾被稱為神童,青年時代在柏林大學學習過黑格爾哲學,後來成了律師。他在歐洲1848年革命期間,投身於革命運動,為馬克思所領導的《新萊茵報》工作過,並曾被捕入獄。在1849年2月至5月期間,馬克思和恩格斯曾四次以《拉薩爾》為標題,在《萊茵報》上公開發表文章聲援過拉薩爾的鬥爭。革命失敗後,他繼續從事律師工作,完成了為哈茨費爾特伯爵夫人辦理離婚案的工作,伸張了正義,獲取了良好的名聲。當沉寂了一個時期的國際工人運動在六十代年初開始復甦的時候,拉薩爾積極參加了德國工人運動,於1862年和1863年先後發表了《工人綱領》、《公開答覆》等小冊子。1863年5月擔任了當時最大的、最重要的德國工人組織――全德工人聯合會的主席, 而此時的馬克思和恩格斯正在遠離德國的英國。

拉薩爾主義主義概述

拉薩爾主義曾被稱為國家社會主義(後來不再這樣稱呼),它賴以存在的基礎是德國的小市民為主體的社會結構。
1.拉薩爾主義主張通過和平的合法鬥爭爭得普選權,建立“自由的人民國家”;信奉超階級的國家觀,認為國家的根本職能是教育人民;主張由國家資助建立工人生產合作社。 [2] 
2.拉薩爾宣稱存在鐵的工資規律。拉薩爾對他的“鐵的工資規律”作了如下的表述:“這個在現今的關係之下,在勞動的供求的支配之下,決定着工資的鐵的經濟規律是這樣的:平均工資始終停留在一國人民為維持生存和繁殖後代按照習慣所要求的必要的生活水平上。”這個規律的基礎是一種陳腐不堪的經濟學觀點,即工人平均只能得到最低的工資,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按照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工人總是過多(這就是拉薩爾的論據)。 [3] 
3.拉薩爾主義的一個特點就是,講到社會主義時,強調國家應該制定政策,保證“平等的權利”和“公平的分配”,使工人獲得“不折不扣的勞動所得”。拉薩爾派主張,在未來社會里,應該公平地分配勞動所得,即“勞動所得應當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權利屬於社會一切成員”。 [4] 
4.拉薩爾誣衊農民是“反動的一幫”,反對工人和農民結成聯盟。拉薩爾暗中與俾斯麥勾結,支持其“鐵血政策”,並秘密領取津貼,出賣德國工人運動。 [5] 

拉薩爾主義哥達綱領

拉薩爾主義的基本信條、經濟學原則和社會主義觀點,在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的綱領(“哥達綱領”)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例如:要求實現“不折不扣的勞動所得”和“公平的分配”;認為工人階級以外的“其他一切階級只組成反動的一幫”;提出所謂“鐵的工資規律”;主張對生產合作社實行“國家幫助”;建立“自由國家”以及“現代國家”和“現代社會”;鼓吹諸如普選權、直接立法、人民權利、國民軍、民主共和國等之類的民主主義的陳詞濫調;提倡“平等的國民教育”、“科學自由”、“信仰自由”;爭取“正常工作日”和“限制婦女勞動和禁止兒童勞動”等等。所有這些主張和觀點基本上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和科學社會主義毫不相干,在政治上是錯誤的和有害的,因而受到馬克思的嚴厲批判(見《哥達綱領批判》)。 [2] 

拉薩爾主義主義的問題

1.拉薩爾所期望的國家幫助不是來自於工人執政的民主共和國,而是來自於普魯士政府,這無疑是錯誤的。為了籠絡工人打擊自由主義,普魯士政府實行了一些提高工人福利的待遇的政策,但如果因此而與普魯士政府結盟,就等於鞏固了專制統治。儘管拉薩爾提出要實現普選權,但是普魯士政府不可能做出太多的讓步。
2.鐵的工資規律的理論不過是對馬爾薩斯理論的抄襲。馬克思用深厚的政治經濟學學識指出,影響工資水平的因素是眾多的,影響工資的規律不僅不是鐵的,而且是富有彈性的。工人通過鬥爭是能夠提高自己的待遇的。工人應該不放棄任何的鬥爭手段,包括和平合法鬥爭的形式。
3.馬克思着重批判了“公平的分配”和“平等的權利”。馬克思用提問的方式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説:“什麼是‘公平的’分配呢?難道資產者不是斷言今天的分配是‘公平的’嗎?難道它事實上不是現今的生產方式基礎上唯一‘公平的’分配嗎?難道經濟關係是由法的概念來調節,而不是相反,從經濟關係中產生出法的關係嗎?難道各種社會主義宗派分子關於‘公平的’分配不是也有各種極不相同的觀念嗎?” [4] 
4.後世的歷史學家發現了拉薩爾寫給俾斯麥的書信,表明拉薩爾和普魯士政府確實達成秘密的交易。馬克思指出,對於當時的德國來説,最首要的任務是推翻專制制度,只要德國資產階級願意推翻普魯士的專制制度,無產階級就要與他們一起進行民主鬥爭。儘管無產階級不可能因此獲得政權,卻能為社會主義的實現奠定社會基礎。
5.拉薩爾對於政治經濟學也缺乏深入研究,儘管馬克思多次向他解釋過自己的理論,並請他幫助出版了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但他始終不能理解馬克思在五十年代末所完成的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批判,不懂剩餘價值規律和工資規律,只是談論貨幣是價值的符號,這類流行過多年的一些簡單常識。拉薩爾的社會主義,沒有達到科學社會主義的水準,顯得簡單、粗俗。他的鬥爭策略雖然強調了現實主義,但又常常是同機會主義聯繫在一起的,以致迷戀於“合法手段”,過分相信當時的“鐵血宰相”俾斯麥,險些將工人運動引向歧途。

拉薩爾主義拉薩爾與馬恩

在1862年馬克思當面批評拉薩爾提出的“依靠國家幫助工人建立合作社”的策略之後,二人之間的矛盾便極其尖鋭起來,其間又交織着馬克思向拉薩爾“借債” 和馬克思要求拉薩爾幫助出版《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所引起的個人糾紛,馬克思認為拉薩爾已“無可救藥”,以致斷絕了來往。
拉薩爾逝世後,恩格斯在書信中寫道:若不是拉薩爾過早去世,那麼必將看到拉薩爾背叛無產階級的一天。馬克思也指出“拉薩爾的全部社會主義在於辱罵資本家,而向落後的普魯士容克獻媚”,是一種地道的“普魯士王國政府的社會主義”。
1875年,馬克思又抱病針對愛森納赫派拉薩爾派為合併後成立的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起草的、浸透了拉薩爾主義的《〈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綱領〉草案》寫下了《德國工人黨綱領批註》即《哥達綱領批判》的主體內容,給予了拉薩爾主義嚴厲、堅決且全面、具體的批駁。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