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拉菲號驅逐艦

(美國驅逐艦(舷號DD-724))

鎖定
拉菲號驅逐艦(英文:USS Laffey ii DD724 [2]  ),是美國建造的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之一,於1943年11月21日下水。
概述圖: [1] 
中文名
拉菲號驅逐艦
下水時間
1943年11月21日

拉菲號驅逐艦發展沿革

1943年11月21日,一艘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下水了,她的名字是-拉菲(DD-724)。此時,艦名的來源已不光只是巴雷特·拉菲,還包括了那位拼死奮戰至最後一刻的同名前輩。 [1-2] 

拉菲號驅逐艦服役動態

1945年4月14日,二代“拉菲”號奉命前往沖繩島以北30海里充當雷達前哨艦,這是一項非常危險的任務,因為前哨艦往往會成為敵方艦機的首要打擊目標。儘管已有心理準備,但二代“拉菲”艦的艦員沒有料到,日軍的兇殘程度遠超想象,16日這一天,是拉菲號死裏逃生英勇血戰的難忘日子。日軍共派出165架飛機,其中很多是自殺飛機,分成三批向美艦隊攻擊。 8時27分,拉菲號上空出現50架日機,美國巡邏艦載戰鬥機迎空衝殺,一架架日機被擊落。拉菲號無法向空中射擊,怕打中自己的飛機,只能是觀戰。 突然間,兩架自殺飛機不顧一切地向拉菲號直撞而來,拉菲號艦長下令集中炮火射擊,所有火炮對準這兩架日機,6秒鐘之後就把兩架自殺機擊落墜海。拉菲號剛鬆了一口氣,3秒鐘之後又有20架自殺日機從四面八方朝拉菲號衝來。艦上又響起猛烈炮火,左舷2架敵機被擊落,艦尾又擊落一架,可是,那個時候還沒有電腦和“密集陣”,也沒有導彈,全是靠人工操作的火炮,一時要對付如此多的亡命之徒,實在是難上加難; 8點45分時,一架自殺機呼嘯而來,像支黑箭,垂直地從空中而下,正好撞在拉菲號上層建築一座20毫米的高射炮上。轟隆一聲巨響,飛機把高炮炸得飛上天去。接着又有一架自殺飛機,貼着海面朝艦尾衝來,咣噹一聲撞在127毫米的炮塔上,飛機上的炸彈引起了炮塔內彈藥庫的爆炸。一個火球騰空而起,高達60米。炮塔內的所有炮手,都被炸得血肉橫飛,有的在一瞬間被燒成炭了。緊接着,又有一架自殺飛機呼嘯而來,轟隆一聲撞在右舷3號炮塔上,飛機的燃油和碎片變成千萬個小火球,撒落在甲板上,頓時燃起熊熊大火,濃煙籠罩着全艦。許多艦員身上着火,紛紛跳進海里。艦長下令損管隊立即滅火,可是火勢太大,難以隔斷,大火又引起一些彈藥箱爆炸。 拉菲號的官兵在這危難時刻,沉着冷靜,用炮火不停地還擊,又有幾架敵機被擊落。一架日機衝進彈網,投下兩枚炸彈,不偏不歪命中一座20毫米火炮的彈藥庫,劇烈的爆炸把軍艦的舵機炸壞,拉菲號就好像頓時失去雙腳一樣,不能動彈。敵機更加瘋狂,又有2架自殺飛機撞到拉菲號的身上火勢更兇猛,尾部火炮全部毀壞。這時,拉菲號全艦隻剩下艦首4座20毫米的高炮還在吐着火舌,拼死戰鬥,戰鬥前後進行80分鐘,拉菲號遭22架自殺機的圍攻,其中5架撞中艦身引起爆炸,同時被4顆炸彈命中。拉菲號也擊落9架自殺機。全艦員傷71人,亡32人。拉菲號艦體多處受損進水,隨時都有沉沒的可能。也許是命不該絕,又或者是初代“拉菲”艦的英靈庇佑。這艘英勇的驅逐艦非但沒有沉,甚至奇蹟般地返回了關島,經過修復,1945年10月又正式服役, 因而有“The Ship That Would Not Die(不死的驅逐艦)”之稱,絲毫無愧於它所繼承的勇者之名。 [1] 
二戰結束後,第二代“拉菲”號驅逐艦繼續在美軍中服役,直到1975年3月才正式退役除籍,成為最後一艘退役的“薩姆納”級驅逐艦。第二代拉菲仍以浮動博物館的身份,與約克城(CV-10,埃塞克斯級正規空母2號艦)、鸚鵡魚(SS-343)一起,停泊在南卡羅來納州,芒特普萊森特(Mount Pleasant)的愛國者地海軍海事博物館(Patriots Point Naval & Maritime Museum)。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