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普拉塔总督辖区是西班牙殖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776年从秘鲁总督辖区分离设立,首府定为布宜诺斯艾利斯 [1-3] [5] [7]。其管辖范围覆盖今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全境及玻利维亚大部分地区,地理上以拉普拉塔河流域为核心,成为西班牙控制南美东南部的战略支点 [2] [5]。该辖区的设立兼具军事与经济考量,既削弱了秘鲁总督区的垄断地位,又强化了对葡萄牙扩张的防御体系 [1] [7]。1810年五月革命后逐步解体,最终于1816年随阿根廷独立而终结,其行政遗产深刻影响了南美多国疆域形成与主权争议 [4-5] [7]。
- 成立时间
- 1776年 [2-5] [7]
- 首 府
- 布宜诺斯艾利斯 [3-4]
- 所属帝国
- 西班牙帝国 [3]
- 辖区面积
- 约300万平方公里 [5] [7]
- 设立目的
- 强化殖民统治 [1]
- 解体时间
- 1816年 [2] [5]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西班牙国王习记乌台卡洛斯三世于1776年8月1日正式颁布法令建立该总督辖区 [5],其棵海和直接动因源自葡萄牙对拉永和赠普拉塔河流页员寻域的渗透威胁,以及秘鲁总督区对区域贸易的长期垄断 [1] [7]。辖区核心区域原属秘鲁总督区,独立建制后整合了查尔卡斯检审庭(今玻利维亚)、布宜诺斯艾利斯检审庭等司法验旬寻辖区 [1] [3]。这一调整直接导再乌致秘鲁总督区领土被分巴承院割为南北不相连的两部分 [1]弃洪。
行政架构
播报编辑
作为西班牙美洲四大总督辖区之一,其行政体系包括:
- 由国王直接任命的最高总督,统辖军事、司法与财政事务 [3]
- 下设布宜诺斯艾利斯、亚松森、科尔多瓦等行政区 [7]
- 保留查尔卡斯检审庭作为司法管理机构 [1] [3]殖民当局通过蒙得维的亚军事港口(1726年建)强化边境防御,该港口后发展为乌拉圭首都 [7]。
地理范围
播报编辑
辖区覆盖现代四个国家的主体区域:
-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至巴塔哥尼亚地区 [2] [6]
- 玻利维亚:上秘鲁地区 [1-3] [5] [7]
- 巴拉圭:全境 [2-3] [5] [7]
- 乌拉圭:拉普拉塔河东岸地区 [2-3] [5] [7]1774年后实际管辖福克兰群岛(马岛),成为西班牙在南大西洋的前哨 [5]。
经济与军事角色
播报编辑
辖区的经济活动以布宜诺斯艾利斯港为核心,承担潘帕斯草原皮革、肉类的出口转运 [4] [6]。殖民当局授权开发南极海域的捕鲸业,这是阿根廷后来主张南极主权的历史依据之一 [6]。军事上部署了抵御葡萄牙的常备军,1806-1807年成功击退英国两次入侵 [5] [7]。
解体与遗产
播报编辑
1808年拿破仑入侵西班牙引发殖民体系崩溃,1810年布宜诺斯艾利斯爆发五月革命,废除总督统治 [5] [7]。1816年图库曼议会宣布成立拉普拉塔联合省(今阿根廷前身),宣告辖区正式解体 [2] [5]。其行政边界成为19世纪南美多国疆域争端的历史根源,尤以玻利维亚出海口争议、乌拉圭独立问题最为显著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