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拉則

鎖定
“拉則”是藏區山口、山坡、主峯、邊界等處用石、土石所堆砌的石堆,其上插有長竹竿、長箭、長木棍、長矛,還拴有經幡。這種拉則在藏族、蒙古族、裕固族、摩梭人和部分納西族地區都十分流行。
中文名
拉則
流行地區
藏族、蒙古族、裕固族、摩梭人和部分納西族地區
拉則系藏語音譯,藏傳佛教傳入蒙古族地區後,蒙古文將“拉則”意譯為“包”(亦譯“鄂博”),並廣為流傳。有關“拉則”的起源有多種説法:(1)更敦羣培認為“拉則”源於贊普時代。松贊干布時在紅山上修建了紅宮,在宮頂插有箭,做為裝飾。後來百姓在贊普住地,插箭做為權威的象徵。從此成為習俗。(2)有人認為,“拉則”習俗來自原始社會部落間的掠奪戰爭,參加掠奪的軍隊遠征他鄉,為不走錯路而以箭做為路標。後來發展成為代表戰死沙場勇士的標誌,即靈魂、英雄的靈魂。這種英雄靈魂能保護自己的軍隊而壓制敵人,逐漸又演變為一敬神靈的儀式,即今之“拉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