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抱犢崮

鎖定
抱犢崮,曾稱“樓山”“仙方山”“抱犢山”“君山”“豹子崮”,屬山東沂蒙山脈,位於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東南部,距棗莊市市區20公里。為低山丘陵崮山地形,海拔584米,面積13.5平方公里,山型雄偉而險峻, 地質奇特,是華北寒武紀岩層發育和“崮”形山的典型代表,《辭海》等工具書以之為例解釋“崮”字。
明末清初農民起義領袖九山王王俊和民國時孫美瑤等曾據此。1923年5月,震驚中外的臨城劫車案發生在這裏。抗戰時期,羅榮桓率八路軍一一五師在此創建了抱犢崮山區抗日民主根據地。成為魯南人民心目中的革命聖地——“小延安”。 [1] 
自1992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成立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棗莊市加大了抱犢崮旅遊資源的開發,至2013年,為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省級自然保護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2-3] 
中文名
抱犢崮
別    名
樓山
仙方山
抱犢山
君山
所屬山系
山東境內沂蒙山脈——尼山山脈
地理位置
棗莊市山亭區北莊鎮 [50] 
主    峯
海拔高度為580米
海    拔
584 m
面    積
13.5 km²

抱犢崮位置境域

抱犢崮的地理位置 抱犢崮的地理位置
抱犢崮,位於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臨沂市費縣蘭陵縣三地交界處,離棗莊市區有20公里,距蘭陵縣城西33公里。抱犢崮面積13.5平方公里,《山亭區志》載:山為棗莊市山亭區北莊鎮所轄,但《臨沂地區志》載:三分之二位於臨沂區境內。抱犢崮屬沂蒙山脈——尼山山系,海拔580米,舊稱魯南第一峯,遙望如擎天玉柱直插霄漢,有“魯南擎天柱”之譽,居沂蒙山區七十二崮之首,是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景觀於一體的名山。 [1]  [4-5]  [6] 

抱犢崮名稱變遷

抱犢崮,自古至今,數易其名。因其崮峯似拔地而起的萬丈高樓,故漢代曰樓山;因其崮峯高竣平闊,山肩對稱而陡峭,宛若天壇,上摩霄漢,故魏曰仙台山;因其崮峯像峨冠危坐的君子,故明清間曾稱君山。清光緒年間《嶧縣誌》載:“君山有抱犢崮,壁立千仞,去海三百里,天氣澄朗,海上望之宛然在目,一曰抱犢山,平田數頃。昔有王老抱犢耕其上,後仙去,因得此名。山上有池深數尺,旱澇無所增減,雨加之水出焉。”抱犢崮之名系由抱犢山一名而得,因其四周峯巖若刀劈斧砍,峯頂平展,於崮字之意相符,人們稱之為抱犢崮。 [1]  [2] 
另據《臨沂地區志》《蒼山縣誌》(蘭陵縣原稱蒼山縣),據山左靈峯寺碑文載,東晉道家葛洪(字牙川,號抱朴子)曾在山下投簪棄官,抱牛犢上山隱居,墾荒種地,修身養性,“浩氣精淳,名聞帝闕”,皇帝敕封其為抱朴真人,又因山頭四周陡峭,山頂平整,抱犢崮由此而得名。 [5]  [7] 
另,《蒼山縣誌》也載有“豹子崮”的名稱,由來無考。 [6] 

抱犢崮自然環境

抱犢崮地質

在地層上,抱犢崮屬太古界僅出露泰山羣上部的山草峪組,大部分構成山體基底。上部巖性為巨厚的白雲母、黑雲母及二雲母片巖,有的石英含量增多,為石英片岩,其中夾有三層磁鐵石英岩(鞍山式鐵礦);中部為黑雲母粒巖,夾有少量磁鐵石英岩;下部為黑雲母鉀長石片麻岩,混合巖化強烈。整套地層自上而下變質由淺到深,由結晶片岩-粒巖到各種片麻岩及混合巖,由長石、黑雲母減少,到石英、角閃石相對增多,下部區域混合巖化強烈。該套地層為濱海泥砂質沉積,夾含濱海到淺海相的含鐵豐富的鐵硅質沉積形成有價值礦層。岩層厚度為3111~4000米。與山草峪組有關的礦產為其上部的鞍山式鐵礦,從卓山到師山口一帶達到工業要求。 [8] 

抱犢崮地貌

抱犢崮 地貌特徵 抱犢崮 地貌特徵
抱犢崮山亭區一側地貌 抱犢崮山亭區一側地貌
抱犢崮蘭陵縣一側地貌 抱犢崮蘭陵縣一側地貌
抱犢崮,是華北寒武紀岩層發育和“崮”形山的典型代表,山型雄偉而險峻,地質奇特,《辭海》等工具書以之為例解釋“崮”字。
崮山地形,一般平均海拔500米左右(抱犢崮海拔584米),嶺頂谷底相對高度差在280米左右。低山丘陵頂部由一系列方山組成,當地羣眾稱為崮。崮的頂部是一層厚層堅硬的石灰岩,抗風化能力強,岩層傾角緩,近於水平。下部是砂頁岩,巖性軟,抗風化能力弱。砂頁岩受蝕,上部厚層石灰岩失去支持力,在重力作用下,順着垂直節理崩塌。這樣的過程連續進行,頂部石灰岩面積逐漸減小,最終形成崮山地形。在抱犢崮周邊的低山丘陵區分佈廣,數量甚多,還有高山、尖山子、焦山、軻轆崮、雞冠崮等。崮頂峭壁以下一般分佈有梯田,巖體為砂頁岩,巖性鬆軟,坡度減緩,從坡上到坡下,坡度從25°至35°減小到8°至10°。坡面覆蓋有殘積、坡積和沖積物,不易水土保持,成土過程差,不宜開墾種糧,在其上修成梯田,可栽植果樹。 [9] 

抱犢崮水文

抱犢崮山區,是棗莊市地表年徑流量分佈最多的地區。棗莊市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0.28億立方米,相當於年徑流深226.0毫米,保證率20%、50%、75%、95%的年徑流量分別為14.93億立方米、9.005億立方米、5.597億立方米、2.453億立方米。年徑流深在地域上分佈很不均勻,變化範圍在200~340毫米之間,其分佈的基本趨勢是:自東北向西南遞減,即地處山丘區的東北部山亭區是年徑流的高值區,中心是山亭區北莊抱犢崮山區,這裏山高坡陡,年徑流深在340毫米以上,其中西泇河周村水庫流域達338.9毫米,並以此為中心向西南逐漸遞減。高值區的年徑流深大體相當於低值區年徑流深的1.8倍,而高值區的降水量僅比低值區的降水量大10%左右。全市徑流係數的地區分佈基本上與年降水量、年徑流深的地區分佈和下墊面特徵相應。在抱犢崮山區,徑流係數ɑ大於0.40,是高值區;棗南平原ɑ在0.25以下,是徑流係數的低值區。 [10]  山北麓為西泇河發源地之一。
抱犢崮山區的徑流,山西麓為北莊河的流域,山北麓為西泇河發源地之一。西泇河,發源於棗莊市東北、水澗溝東、高山西坡,流經棗莊市北部、蒼山縣西部。原河道在江蘇省邳州市岔河鎮與汶河並流,經泇口入中運河。1958年冬,西泇河在岔河北改道向東,於林子村北入蒼邳分洪道。從會寶嶺水庫壩下至省界,河道長39公里,省界以上流域面積642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下村河、峯下溝、水溝、陽明河和黃山前溝5條。《沂州府志》載:“西泇河出費縣抱犢山下,東南流經蘭山縣界,由神峯山城陽橋作字裏老鴰巷至朱家樓入邳境,下達泇口與東泇河水會。”此記與現在一致。 [11] 
北莊河,發源於北莊鎮東北部與費縣交界的高山西麓水澗溝,彙集北莊鎮大部分徑流,南北穿越北莊鎮至市中區交界處流入周村水庫,長度為14千米,下游河牀寬60米左右,上游建有水庫及數座塘壩,汛期攔蓄山洪100多萬立方米。 [12] 
抱犢崮南側的周村水庫 抱犢崮南側的周村水庫

抱犢崮氣候

抱犢崮,處於暖温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區。因受海洋氣候的影響和調節,具有氣候適宜四季分明的特徵。春季多風少雨、易旱;夏季炎熱多雨、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氣爽、晚秋易旱;冬季寒冷、雪雨稀少。年平均氣温13.5℃,全年無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800~900毫米,全區降水分佈不均,自東南向西北呈遞減趨勢,且變幅較大。年平均日照時數2400~2600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5~57%,總輻射量為每平方釐米136.6千卡,分佈趨勢大致由西向東遞增。總體上看,全區氣候資源豐富,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特別是山丘的成因高低及形成的年代、長短的不同,自然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小氣候區,為發展多種果樹和名優產品創造了特定的環境和條件。 [13] 

抱犢崮植被

抱犢崮山區植被狀態 抱犢崮山區植被狀態
抱犢崮山區,屬於暖温帶闊葉林帶,雜生針葉林,原始森林已被破壞,為次生植被所取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由於大搞封山造林,綠化面積有所上升。由於地形複雜,雨量較充足,因此植物種類繁多。森林覆蓋率為97%,是山東省罕見的帶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種的天然雜木林彙集區。木本植物主要有:楊、柳、榆、槐、桐、楸、棟、桑、柏、松等用材樹;桃、李、杏、柿、棗、梨、蘋果、山楂、核桃、板栗、櫻桃、葡萄、石榴、花椒等果樹;白臘、荊條、胡枝子、紫穗槐、玫瑰、酸棗、繡線菊等灌木。綠色覆蓋以植樹造林為主,1987年林木總覆蓋率為22.2%,除去村莊只有18%。
糧食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地瓜、高粱、穀子、大豆、綠豆、蕎麥等。經濟作物有:花生、黃煙、棉花、麻類等。蔬菜有:大白菜、土豆、山藥、黃姜、蘿蔔、芹菜、菠菜、豆角、雲豆、韭菜、苔菜、葱、蒜、辣椒、茄子、芫荽、西紅柿、甘蘭、菜花等。瓜類有:西瓜、甜瓜、菜瓜、黃瓜、南瓜、冬瓜、絲瓜、攪瓜等。 [14] 
抱犢崮林場內,則以天然雜木林和松柏防護林為主,是山東省罕見的帶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種的天然雜木林彙集區,內有各種植物165科627種,野生鳥獸138種,其中國家級保護動植物30餘種。空氣中負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米7.2萬個,被譽為“天然氧吧”。 [15] 
抱犢崮林場內,珍稀樹有:槲樹:分佈在抱犢崮林場和龍門觀林場。五角楓:鵝耳櫪,流蘇,分佈於抱犢崮林場觀溝。黃檀:主要生長在抱犢崮、雞冠崮、徐莊林場。烏桕:分佈於抱犢崮林場。糠椴:抱犢崮林場上觀。杉木:水杉,生長在抱犢崮林場院內。大葉白臘:在抱犢崮林場。書寫樹(俗名):在抱犢崮林場。 [16] 
抱犢崮崮頂面積30餘畝,土壤黑色,十分肥沃。植有松柏。長的十分茂盛,樹下雜草叢生,荊棘遍地,崮下山麓,上部為人工營造的大面積的松柏,把整個西南面山坡遮蔽的嚴嚴實實,麓下部各種喬灌木數百種,散生於山麓的峭壁上下,形成保存良好的森林植物羣落。主要有槲櫟、榛樹、香榧、鵝掌楸、留香久等珍惜樹種,還有橡、梓、楸、柘、康椴、黃櫨、刺楸、葱木、黃蓮木、五角楓等。下觀巢雲觀庭院中有一株千年銀杏,樹幹粗雙人合抱,長的十分茂盛,樹幹挺拔,虯枝旁逸,枝葉繁密,宛如擎天巨傘,廕庇道觀數畝。 [17] 

抱犢崮藥材

抱犢崮山區,藥用植物有:香附、益母草、野半夏、黃芪、茵陳、枸杞、石竹花、地黃、車前子、印山仁、薄荷、何首烏、小薊、兔絲子、馬齒莧等野生藥用植物。人工栽培藥用植物有牡丹、芍藥、銀花等。野生草本植物有:刺耳菜、茅草、狗尾草、灰灰菜、爬地秧、米蒿、貓耳眼、稗草、三稜草、黃白草、白菜草、羊鬍子草、翻白草、野苜蓿、苦苦菜、薺菜、燈籠棵等。 [14] 
抱犢崮林場常見的中藥材品種就達131種,年產量達2至2.5萬公斤。1980年代前後,林區中的曹莊、米宅、二道灣、侯宅等10多個村莊,年藥材收入就達4至6萬元。 [16] 

抱犢崮社會文化

抱犢崮交通

1998年4月,棗莊市開通10路(三角花園~排水處),全程8.4公里,中間設17個站點。同年4月,開通12路(三角花園-抱犢崮)旅遊線路,全程25公里,中間設17個站點。 [18]  2002年11月,開通山亭新城環城車、城頭鎮環鄉車和棗莊至抱犢崮、熊耳山大裂谷旅遊車。 [19] 
博徐公路,北起淄博市博山區,中經新泰、蒙陰、平邑、費縣,穿過抱犢崮山區,南至江蘇省徐州市。費縣路段北起臨濟線侯家莊、南至縣界高山頭村。部分路段原為1959年11月修建的侯棗公路。1984年劃為省道博徐路段以後,10月動工改建,1985年5月建成。全長12.5公里、寬9米。 [20] 

抱犢崮經濟

抱犢崮山腳下的梯田 抱犢崮山腳下的梯田
抱犢崮山區,是棗莊市的低山丘陵林糧牧油區。該區位於棗莊市東北部,包括山亭區的12個鄉鎮(西集鎮、店子鎮、山亭鎮、馮卯鄉、辛召鄉、水泉鄉、徐莊鄉、張莊鄉、付莊鄉、東鳧山鄉、北莊鄉、半湖鄉),市中區的4個鄉鎮(税郭鎮、周村鄉、渴口鄉、孟莊鄉),滕縣的1個鄉(黨山鄉),嶧城區的2個鄉(蘿藤鄉、峨山鄉),共計19個鄉鎮,土地總面積1154.88平方公里(173.2萬畝),佔全市總面積的25.4%。其中丘陵面積170.03萬畝,佔該區土地總面積的98.1%;山地面積3.2萬畝,佔該區土地總面積的1.9%。行政村595個,農業户9.7萬户。農業人口40萬人,佔全市的16.7%。農業勞動力17.4萬人,佔全市的15.1%。農業人口密度最低。耕地面積423775畝,佔全市總耕地的14%,人均耕地1.06畝,勞均耕地2.44畝,耕地率最低僅26%。該區的基本特點是人均耕地少,耕地率低,土壤肥力一般較薄,乾旱是其一大特點,農機、交通、郵電、科技事業不發達,經濟環境較閉塞,收益分配人均所得全市最低。 [21] 

抱犢崮勝蹟

抱犢崮景點分佈圖 抱犢崮景點分佈圖
抱犢崮,主要以自然山體景觀、森林景觀為最,山勢突兀,巍峨壯麗,崮頂沃土良田數十畝,茂盛的松柏,蒼翠欲滴,天風吹拂,松濤陣陣,奇花異草,滿崮爛漫。稀有珍貴的植物,如八角楓、槲櫟、榛樹、香榧、鵝掌楸、留香久等,全國少有,世界罕見,成為天然植物園。文化資源則有山腳下原的有古廟兩座,稱之青華寺、巢雲觀,俗名上觀、下觀,旅遊開發後重建了三清觀和其它景觀。半山處有洞數十個,名曰桃源洞、水簾洞等。西南方有兩處天池,每處長約4米,寬約3米,深約2米,碧水清潭,長年不涸,昔日有詩讚曰:“石潭潔如三更月。”瞻望四方,數百里盡收眼底。 [1] 
三清觀 三清觀
羅榮桓抗戰期間的居住地 羅榮桓抗戰期間的居住地
三清觀 三清觀
會仙亭 會仙亭
巢雲觀(三清觀),俗曰上觀。山麓下其舊址殘碑上記載:巢雲觀始建於盛唐時期,是隋唐時期泰山以南直到蘇北廣大地區的道教中心,幾經興衰,歷代均重修擴建,維持至民國初年,久負盛名。舊時寺院依山崖屏障,壁壘森嚴,樓閣峻偉壯觀,大殿堂皇宏偉,僧舍廟宇數十間,廟地數頃,佃農傭户數十家,僧侶百餘人,下轄徐州、台兒莊、韓莊等地名剎十餘座,時為魯南、蘇北道教中心。觀現存樓殿殘壁斷垣猶顯其宏大規模。大殿遺址前的一株古銀杏,雙人抱粗,軀幹蒼勁,虯枝旁逸,枝葉繁茂,宛如撐天巨傘,蔭遮數畝。銀杏前,有壁碑兩座,載抱犢崮景觀及巢雲觀興衰之演變。遺址之上已重建三清觀。
會仙亭,巢雲觀遺址北約40米處,一色青石砌成,小巧玲瓏,亭內石桌,石凳,相傳為各路仙人云集之處。亭東山崖處是水簾洞,洞門刻“瀉月侵雲”,洞內有泉,泉水涓涓,長年不幹。
桃源洞 桃源洞
水簾洞東又一洞,曰桃源洞,洞西旁長着墨竹,北旁生着綠藤,洞口上端怪石、松柏,洞內平闊清涼,宛如一座小廟堂。桃源洞東南40米處是青華寺,俗曰下觀。昔日規模可與巢雲觀媲美。清華寺大殿舊址處建一人造洞,青石砌壘,呈正方形,可容納百餘人,是遊客登崮觀景後理想的休息佳處。 [1] 
抱犢崮蘭陵縣一側的靈峯寺 抱犢崮蘭陵縣一側的靈峯寺
靈峯寺內景 靈峯寺內景
抱犢崮東麓靈峯寺,寺院佔地約5000平方米,整體建築有正堂和東西側房及南側下舍組成。1991年8月靈峯寺遺址被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2]  歷史上號稱佛剎叢林,清虛盛景,相傳為天下三十六福地之一。從寺中殘存的碑文看,寺廟建於漢,為如來佛行宮,歷代王朝“敕封榜渝”,幾經修葺,現存遺址佛樓門匾上清雍正皇帝親書“釋迦文佛”。靈峯寺鼎盛時期,殿宇軒昂,氣勢宏麗,300餘僧人鹹集於此,拜佛誦經,香煙繚繞,後毀於戰亂。現存有佛樓、鐘鼓樓遺址。 [7] 
山腰間,有處十八羅漢洞,洞內四周壁崖上雕刻着神態各異的佛象。名曰十八羅漢,但誰至此也數不準,因有的大型佛像的手、腳、腿、肩、額等處雕有小型的佛像,如稍有馬虎會遺漏,再數,數目則不同。故十八羅漢洞的神秘傳説歷代相傳。
巢雲洞 巢雲洞
欖月亭 欖月亭
觀音洞 觀音洞
通往山頂天台的石坊 通往山頂天台的石坊
一指峯 一指峯
抱犢崮 抱犢崮
天福井 天福井
山頂的圓通殿 山頂的圓通殿
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 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
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位於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南1公里處侯宅村,佔地面積29.33畝,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點,也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基地。該園建有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館、魯南軍區司令部、魯南軍區、魯南區黨委、115師政治部、魯南行署、抗日夜校、魯南時報社、軍糧作坊、槍械所、八路軍被服廠、八路軍食堂、抱犢劇社、警衞室等。以軍糧作坊為例,院門口有石碾,院內有石磨及支前隊伍用的馬車、挑子等,屋內放置矮桌板凳,遊客可以親身體驗推磨、碾米、烙煎餅、煎雞蛋等農事活動,深受廣大遊客的喜愛。

抱犢崮林業

1920年(民國九年),山亭區境內有抱犢崮官辦苗圃。原有天然林約500畝,1948年由北莊區人民政府收歸國有,僱傭臨時工管護山林。1950年3月,經省政府批准,正式建立抱犢崮林場,下設東莊寺和抱犢崮兩個林區,場部設在抱犢崮北麓的東莊寺。 [23]  1953年,北莊、半湖等地以抱犢崮山區為基地,進行封山育林試點工作,以場帶村,開展封山育林活動。 [24]  抱犢崮林場土壤為山地褐土,薄土層佔62.8%,中層厚土佔37.2%,林地面積9967畝,土壤立地條件較好,植被資源比較豐富,主要優勢樹種為側柏、刺槐,還有楸樹等珍貴樹種和多種雜木樹種,共有130餘種。主要是防護林,兼有部分用材林。 [15] 
特種用途林。20世紀80年代初期,抱犢崮山區引進栽培的漆樹,2005年,有10萬餘棵。平均高度15米,直徑147釐米。 [25] 
經濟林。1959年春,棗莊市土產公司從浙江吉安縣引進毛竹300株,植於抱犢崮林場東莊寺,成活率20%。東莊寺的毛竹後被砍伐,所剩無幾。1960年代初,在雞冠崮、抱犢崮林場和山亭、店子、馮卯等鄉鎮,有少量引種栽培。1972年從江西調進部分油茶、油桐分配到山亭、徐莊林場試種。1974年又進行了一次南茶引進栽培,共栽培茶樹52.5畝。由於缺乏管理,引進的茶樹幾乎毀盡。 [26] 

抱犢崮道教

抱犢崮地區道教活動在建國前到處可見,建國初期已經消亡,但留下了許多宮、觀、廟、宇的遺蹟。如北莊鎮抱犢崮山腳下的“巢雲觀”。這些觀、廟有的歸公使用,有的成為廢墟。 [27]  2004年,抱犢崮三清觀作為全市唯一道教活動場所依法登記開放。 [28] 

抱犢崮歷史事件

抱犢崮以天險著稱,在此,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驚心動魄戰鬥。清代魯南幅軍起義,長期與清軍在此周旋。1939年羅榮桓率八路軍115師,在此創建了抱犢崮山區革命根據地。 [6] 
臨城劫車案。1920年4月,嶧縣白莊(屬傅莊鄉)孫美珠、孫美瑤在抱犢崮山區成立“山東建國自治軍”,志在除貪官污吏,殺惡董劣紳。當時,在國內外震動很大,北京軍閥政府視為大患,命山東督軍田中玉統山東五、六混成旅、二十旅、老五師等部隊,對抱犢崮山區進行多次圍剿。1922年9月6日孫美珠率部在西集襲擊軍閥部隊身亡,後由其胞弟孫美瑤接任總司令職務。1923年春,國民黨山東省主席韓復榘派所屬15旅向抱犢崮山區進行“剿匪”(指孫美瑤部)。在北莊地區有未走脱身者,集中到吳家後,慘遭殺害。5月6日,孫美瑤帶領所屬精幹,在津浦鐵路搞了“臨城劫車案”(在薛城南5公里姬莊)轟動中外,共劫掠中外旅客120餘人,其中英、美、法、意等國37人,拉到抱犢崮山上,經北洋軍閥政府派員和美國顧問安迪生來棗莊與孫氏集團談判,議定分兩批釋放,至6月中旬結束,孫美瑤接受招安。12月19日,孫美瑤被北洋軍閥設伏殺害於中興公司棗莊礦內。這一巨案轟動了中外,震驚了朝野。當時,國共兩黨領袖孫中山、陳獨秀及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均非常關注,一些中外名人魯迅、冰心、達林等也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與意見,抱犢崮一時佔據了中外新聞報道的重要位置,名揚海內外。 [29]  [30-31] 
1935年4月初,蘇魯邊區臨時特委派郭致遠以醫生身份會同李韶九進入抱犢崮,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教育,發展了第一批中共黨員,建起了山區第一個黨支部。 [1]  [29] 
1938年,棗莊、嶧縣被日寇侵佔,抱犢崮山區燃起了民族抗日鬥爭的火焰,蘇、魯、豫、皖邊區特委負責人郭子化、李樂平,義勇軍總隊負責人張光中、渠玉柏、朱道南在抱犢崮率先建立了魯南山區中共黨組織,開闢了抱犢崮山區抗日根據地,發展了抗日武裝,領導山區人民對日進行戰鬥,為抗日鬥爭做出了貢獻。
1938年3月,日軍侵入棗莊,礦區工會組織1000多名工人撤到抱犢崮山區參加了抗日義勇隊,開展游擊戰。他們經常偷襲日軍據點,打擊“清鄉”的日偽軍。地下工會還組織工人從井下搞出大批炸藥、雷管偷運到抱犢崮抗日根據地支援抗日戰爭。 [32] 
1939年1月,中共魯南特委成立。在魯南特委領導下,山東縱隊及魯南人民抗日武裝初步開闢了抱犢崮山區東部及東南部活動基地。為鞏固擴大以抱犢崮為中心的根據地,羅榮桓提出了“以抱犢崮為中心,向北向西北連接大塊山區,向南向東南發展大塊平原”的戰略構想。1940年1月,抱犢崮抗日根據地已擴展到東南至郯(城)馬(頭),東至蒼山,西至滕、鄒邊,北至梁邱一帶的大片地區。1月底,郯城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接着,建立了郯東北抗日民主政權--郯東北辦事處。2月16日,費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3月14日,臨沂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4月中旬,日軍調集8000餘人,向抱犢崮山區進行歷時1個月的大“掃蕩”。在反“掃蕩”中,一一五師和地方武裝共作戰30餘次,斃傷日偽軍1000多人,保衞了以抱犢崮為中心的魯南抗日根據地。期間,羅榮桓、劉少奇都在此戰鬥過。 [33] 
1939年秋,羅榮桓、肖華、陳光等率領八路軍115師來到魯南,進駐抱犢崮山區抗日根據地,壯大了抗日武裝力量,與佔據津浦鐵路的日軍進行了浴血奮戰,沉重打擊了日軍在魯南的有生力量,保衞了魯南抗日根據地,捍衞了民族尊嚴。
1941年3月23日,在魯南抱犢崮山區的萬村,中共領導的抗日民主新政府誕生。 [34] 
1942年,胡服(劉少奇化名)回革命聖地延安,路經抱犢崮山區,穿越抱犢崮山口,於9月11日晚宿營於小北莊村。山區人民羣眾聞之紛紛送來高粱煎餅、小米湯。表現了抗日根據地的人民對中共中央領導的愛戴。翌日,胡服在鐵道游擊隊的護送下,經臨城,西去微山湖。轉到太行山,安全順利地回到了延安。抱犢崮革命根據地,在偉大的民族抗日革命鬥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立下了不朽的業績,成為魯南人民心目中的革命聖地——“小延安”。 [1] 
1947年5月底,湯恩伯糾集進犯沂蒙山區的國民黨軍40多個團,以及地方反動武裝約10萬餘人,發動“魯南大合擊”。魯南軍區武裝以靈活的游擊戰術展開反合擊鬥爭,先後作戰45次。其中,粉碎敵萬人以上的合擊6次、小合擊11次,並乘機插入敵後,殲敵2000餘人。爾後返回抱犢崮山區。6月6日,敵人從四面八方合擊抱犢崮山區。突圍隊伍東進,9日兩路大軍勝利渡過沂河,通過臨郯公路,進入臨沭縣的岌山一帶。接着渡過沭河,勝利突圍。此事件稱“六·九”突圍,又稱“突濱海”。 [35] 

抱犢崮旅遊開發

抱犢崮及山下山亭區一側的旅遊設施 抱犢崮及山下山亭區一側的旅遊設施
抱犢崮纜車 抱犢崮纜車
登山天梯 登山天梯
抱犢崮蘭陵縣一側的山門 抱犢崮蘭陵縣一側的山門
抱犢崮山亭區一側的景區大門 抱犢崮山亭區一側的景區大門
1992年,抱犢崮經國家林業部批准成立棗莊市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 [36] 
1996年起,棗莊市加大了對景區內資源的開發,修建了市區通往抱犢崮森林公園景區的道路,並開通了旅遊專車。
1997年,抱犢崮森林公園內的百鳥園一期工程開工建設。2000年,抱犢崮景區建成了登崮頂的天梯及崮頂的“天台坊”“攬月亭”,修建了800多米的上山台階,新建了一批餐飲服務設施。
2001年12月,抱犢崮和臨近的熊耳山一起,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山東棗莊熊耳山——抱犢崮國家地質公園。2003年10月舉行了開園揭碑儀式。 [3]  [37] 
2002年,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投資1000萬元,建成了集鳥獸表演、觀賞、飼養、科研為一體的多功能園區百鳥樂園。該園佔地2.2萬平方米,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天鵝、黑頸鶴、太平鳥等200多個品種1萬餘隻珍稀鳥禽。 [2] 
2005年,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成為國家AAAA級景區,並被首批納入國家級農業生態旅遊示範點。 [2] 
2006年,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投資3000萬元開工建設了崮頂天台祠,新上了遊覽索道。 [38]  武漢旅遊規劃設計院編制了抱犢崮景區景點詳細開發規劃。 [39] 
2006年12月7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將抱犢崮古建築列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0] 
2007年,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晉升為國家4A級景區。 [41] 
2008年山亭區熊耳山——抱犢崮國家地質公園通過國家體育總局驗收,成為國家級青少年户外體育活動營地; [42] 
2009年,山亭區抱犢崮自然保護區兩家省級自然保護區建成。 [43] 
2009年,抱犢崮實現市場化運營。投資3100萬元建設旅遊道路6條42公里,開通城區至抱犢崮觀光巴士。 [44] 
2010年,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入圍山東旅遊2010年度最美生態山水景區; [45] 
2010年,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被山東省科協認定為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 [46] 
2010,編輯出版《八路軍第115師在抱犢》紅色史料書籍,創辦八路軍抱犢崮抗日根據地紅色網站,快速啓動八路軍山東抱犢崮抗日革命根據地舊址羣項目申報國家紅色旅遊二期項目經典景區工作。抱犢崮抗日根據地紅色遺址羣項目被列入國家紅色旅遊整體規劃,以抱犢崮為中心的魯南抗日根據地成為全國百家紅色經典景區。 [47] 
2011年,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被評為山東旅遊最美生態山水景區。 [48] 
2014年4月18日,棗莊市第四屆全民健身運動會開幕式暨春季登山比賽在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舉辦。本屆運動會至11月16日結束。8月1日,全國百家紅色經典景區——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舉行開園儀式。 [49]  園”

抱犢崮相關文件

2022年1月,原則同意《棗莊抱犢崮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棗莊抱犢崮風景名勝區是以自然山水及森林植被為基底,以崮形地貌、地震斷裂帶、崩塌地質遺蹟、溶洞為特色,集遊覽觀光和休閒度假功能於一體的省級風景名勝區。
棗莊抱犢崮風景名勝區包括抱犢崮、熊耳山、龜蛇湖、龍牀河4個景區和甘泉寺1個景點組成,總面積128.06平方公里。自《總體規劃》批准之日起2年內,完成風景名勝區的勘界立標工作。
加強風景名勝資源保護。按照《總體規劃》確定的分級保護要求實行三級保護,其中一級保護區24.67平方公里,二級保護區31.30平方公里,三級保護區72.09平方公里。嚴格保護抱犢崮山體、雙龍大裂谷、龍抓崖、三清觀銀杏、甘泉寺銀杏等自然景源,維護資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嚴格控制風景名勝區內建設活動。風景名勝區內的各類建設必須符合《總體規劃》,並按照國家、省相關法規履行審批程序,並制定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方案,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好周圍景物、水體、林草植被、野生動物資源和地形地貌。要妥善處理好風景名勝區資源保護利用與經濟社會發展、當地居民生產生活之間的關係,各類建設應與景觀相協調,不得破壞景觀、污染環境、妨礙遊覽。
確保風景名勝區管理運行安全。完善交通、電力、通信等配套設施,依法依規對景區進行管理,做好防災減災及遊覽安全工作,切實保護好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保持風景名勝區的可持續發展。 [51] 
參考資料
  • 1.    山亭區志編纂委員會.山亭區志[M]. 第五編 文化.第四章 文物名勝.第六節 名勝.
  • 2.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市志(1986-2005)2[M].第十五編 旅遊業.第一章 旅遊資源.第一節旅遊資源分佈.
  • 3.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市志(1986-2005)2[M].第十八編 經濟管理.第六章 國土資源管理.
  • 4.    山亭區志編纂委員會.山亭區志[M].第一編 地理.第二章 地理環境.第二節 地貌.
  • 5.    臨沂地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臨沂地區志[M].旅遊.其他自然旅遊景觀.抱犢崮.
  • 6.    蒼山縣誌編纂委員會.蒼山縣誌[M].卷四 自然環境.第二章 地貌.第一節 山丘.
  • 7.    臨沂市志編纂委員會.當代臨沂概覽[M].旅遊開發.景區景點(二).
  • 8.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市志(1986-2005)2[M] .第二編 自然環境.第一章 地質.
  • 9.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市志(1840-1985)[M] .卷四 自然環境志.第三章 地 貌.第一節 地貌發展.
  • 10.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市志(1986-2005)2[M] . 第二編 自然環境.第三章 水文. 第一節 地表水.
  • 11.    蒼山縣誌編纂委員會.蒼山縣誌[M] .卷四 自然環境.第二章 地貌.第二節 河流.
  • 12.    山亭區志編纂委員會.山亭區志[M] .第一編 地理 .第二章 地理環境 .第四節 水文. 二、河流.
  • 13.    山亭區志編纂委員會.山亭區志[M]. 概述.
  • 14.    山亭區志編纂委員會.山亭區志[M].第一編 地理.第二章 地理環境.第六節 植被.
  • 15.    山亭區志編纂委員會.山亭區志[M] .第四編 經濟.第六章 林業.第二節 林業管理體制. 一、國營林場.
  • 16.    山亭區志編纂委員會.山亭區志[M] .第四編 經濟.第六章 林業.第四節 林業資源.
  • 17.    山亭區志編纂委員會.山亭區志[M] . 第四編 經濟.第六章 林業.第七節 風景林.
  • 18.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市志(1986-2005)2 [M]. 第四編 城鄉建設.第四章 城市公用事業.
  • 19.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市志(1986-2005)2[M] 第六編 交 通  第四章 交通運輸 第一節 公路運輸
  • 20.    費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費縣誌[M]].第十六編 交通郵電.第一章 道路.第二節 幹線公路.
  • 21.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市志(1986-2005)2[M].第十編 農 業.第一章 農業區劃.
  • 22.    蒼山縣誌編纂委員會.蒼山縣誌[M] .卷二十九 民俗宗教.第五章 宗教信仰.第一節 佛教.
  • 23.    山亭區志編纂委員會.山亭區志[M] .第四編 經濟.第六章 林業.第八節 林木種苗.
  • 24.    山亭區志編纂委員會.山亭區志[M].第四編 經濟.第六章 林業.第五節 植樹造林.
  • 25.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市志(1986-2005)2[M].第十編 農 業 .第三章 林 業.第一節 森林資源.
  • 26.    山亭區志編纂委員會.山亭區志[M] .第四編 經濟.第六章 林業.第六節 經濟林.
  • 27.    山亭區志編纂委員會.山亭區志[M].第五編 文化.第九章 民族 宗教.第二節 宗教.
  • 28.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市志(1986-2005)2 [M].第三章 民族與宗教.
  • 29.    山亭區志編纂委員會.山亭區志[M] 大事記
  • 30.    山亭區志編纂委員會.山亭區志[M].第三編 軍事.第六章 重要戰事.第一節 清末民初時期.
  • 31.    山亭區志編纂委員會.山亭區志 [M] .第三編 軍事.第二章 駐軍.第一節 北洋軍閥軍.
  • 32.    棗莊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市志(1840-1985)[M].卷八 羣眾團體志.第一章 工人團體.
  • 33.    臨沂地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臨沂地區志[M].沂蒙革命根據地紀略 沂蒙革命根據地創建與發展綜述.二、魯南革命根據地.
  • 34.    蒼山縣誌編纂委員會.蒼山縣誌[M] .卷十一 軍事 .第四章 兵事.第二節 軍事事變.
  • 35.    蒼山縣誌編纂委員會.蒼山縣誌[M] .卷十一 軍事.第四章 兵事.第四節 “六·九”突圍.
  • 36.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年鑑(2007)[M] .工 業 農 業.林 業.林業產業.
  • 37.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年鑑(2014)[M] . 商貿服務和旅遊業.旅遊業.
  • 38.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年鑑(2007) [M] .工 業 商貿服務和旅遊業.旅遊業.景區景點開發建設年活動.
  • 39.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年鑑(2007)[M]. 工 業 商貿服務和旅遊業 .旅遊業.旅遊規劃.
  • 40.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年鑑(2007)[M] .工 業 文化 衞生 體育.文 化 .文博圖工作.
  • 41.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年鑑(2008)[M] .商貿服務和旅遊業.旅遊業.
  • 42.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年鑑(2009)[M].文化衞生體育.體 育.
  • 43.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年鑑(2010)[M]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環境保護.
  • 44.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年鑑(2010)[M]. 區(市)和高新區.山亭區.
  • 45.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年鑑(2011)[M]. 特 載 政黨政務.棗莊市人民政府.【重要活動】.
  • 46.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年鑑(2011)[M] .特 載.社會羣眾團體.棗莊市科學技術協會.
  • 47.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年鑑(2011)[M] .特 載 .區(市)和高新區.山亭區.
  • 48.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年鑑(2012)[M] . 區(市)概況.山亭區.經濟和社會發展.
  • 49.    棗莊市志編纂委員會.棗莊年鑑(2015)[M] .大事記.2014年1月至12月.
  • 50.    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  .攜程[引用日期2021-03-30]
  • 51.    山東省人民政府 政策文件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棗莊抱犢崮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批覆  .山東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1-1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