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抗聲

鎖定
抗聲,漢語詞語,拼音為kàng shēng,釋義是高聲;大聲。
中文名
抗聲
拼    音
kàng shēng
解    釋
高聲;大聲
注    音
ㄎㄤˋ ㄕㄥ

目錄

抗聲釋義

高聲;大聲 [1] 

抗聲出處

《魏書·任城王順傳》:“ 紇 脅肩而出, 順 遂抗聲叱之。”
唐 魯收 《懷素上人草書歌》:“狂來紙盡勢不盡,投筆抗聲連叫呼。”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自放狀頭》:“ 樞 援毫斯須而就,每札一人,則抗聲斥其姓名。”
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座上忽一人抗聲問曰:“今曹公兵屯百萬,將列千員,龍驤虎視平吞江夏,公以為何如?”
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值他御史觸上怒,將廷杖,諸御史詣政府乞伸救,輔臣以上意為辭。公(袁可立)於末坐抗聲曰:『特相公不肯耳』!”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三朝元老》:“遂探袖出文,抗聲朗讀。”
歐陽山 《柳暗花明》八一:“ 周炳 抗聲道:‘如果是美意,也不過是資本家的美意罷了。’”
參考資料
  • 1.    抗聲  .在線漢語詞典[引用日期201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