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

鎖定
1950年10月25日~11月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下,在朝中邊境及其附近地區,對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南朝鮮(韓國)軍突然發起的進攻戰役。 [1] 
名    稱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
發生時間
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
地    點
朝中邊境及其附近地區
參戰方
中國人民志願軍,“聯合國軍
結    果
中國人民志願軍獲勝
傷亡情況
斃傷俘敵1.5萬餘人
主要指揮官
彭德懷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戰役背景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
1950年10月上旬,“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向朝中邊境推進,計劃在西線(太白山脈以西)佔領平壤、東線(太白山脈以東)佔領元山後,兩線部隊東西對進,會合後再向北推進。至19日,“聯合國軍”在東線和西線先後佔領咸興、平壤。隨後,“聯合國軍”總司令D.麥克阿瑟改變原定作戰計劃,命令東西兩線部隊以最快速度向北推進。據此,“聯合國軍”東西兩線部隊以師甚至以團或營為單位,分兵多路向朝中邊境推進。其戰役佈勢是:西線為美軍第8集團軍,共6個師另1個旅、1個空降團,其中美軍第1軍指揮第24師、英軍第27旅及南朝鮮軍第1師由平壤地區向新義州、朔州、碧潼方向推進;南朝鮮軍第2軍團指揮第6、第7、第8師由成川、陽德地區向楚山、江界方向推進;美軍騎兵第1師(機械化師)及空降第187團為集團軍預備隊,位於平壤、肅川地區。東線為美軍第10軍及其指揮的南朝鮮軍第1軍團,共4個師,其中美軍第10軍指揮第7師、陸戰第1師由咸興、利原地區向江界及惠山鎮方向推進;南朝鮮軍第1軍團指揮首都師、第3師沿東海岸鐵路線向圖們江邊推進。“聯合國軍”在前線的地面作戰部隊總兵力約為13萬人。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
10月19日晚,中國人民志願軍開始渡過鴨綠江,秘密向龜城、泰川、球場、德川、五老裏一線開進。計劃先在此線組織防禦,穩定戰局,掩護朝鮮人民軍北撤整頓,待裝備、訓練完畢,再組織反攻。20日,“聯合國軍”已抵近或進至志願軍預定防禦地區,志願軍已不可能按原定計劃在預定地區組織防禦。但“聯合國軍”未發現志願軍入朝,仍放膽前進,兵力逐漸分散,東西線部隊之間敞開80餘千米的缺口,西線南朝鮮軍第2軍團態勢突出,造成了志願軍在運動中各個殲敵的有利戰機。21日,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審時度勢,當機立斷,電示志願軍改變原定計劃,採取在運動中殲敵的方針。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隨即調整部署:西線集中第40、第39、第38軍(附第42軍第125師)在温井、雲山、熙川以北地區,分別殲滅南朝鮮軍第6、第1、第8師;以第42軍(欠第125師)在東線黃草嶺、赴戰嶺及其以南地區阻擊美軍第10軍及南朝鮮第1軍團,保障西線主力的翼側安全。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令第66軍立即北上安東(今丹東)集結,作為志願軍預備隊,並以1個師進至朝鮮西海岸鐵山,準備阻擊向新義州推進的美英軍部隊。 [2]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戰役經過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
10月25日,志願軍發起第一次戰役。7時許,志願軍第40軍第120師第360團在雲山以北與北進的南朝鮮軍第1師先頭部隊接觸,將其擊退。10時許,第40軍第118師在温井西北兩水洞地區與南朝鮮軍第6師第2團第3營和1個炮兵中隊預期遭遇,採取攔頭、截尾、斬腰的戰法將其全殲,從而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序幕。當夜,第118、第120師乘勝前進,佔領温井。25日,西線美軍第8集團軍繼續以師或團為單位分兵冒進。26日,南朝鮮軍第6師先頭營進至鴨綠江邊的楚山,並炮擊中國邊境,該師主力位於熙川地區;南朝鮮軍第8師主力進至熙川;南朝鮮軍第1師主力進至雲山地區;英軍第27旅、美軍第24師進至龍山洞、博川地區。根據戰場形勢,彭德懷迅速調整作戰部署,決心以軍或師為作戰單位,分途殲滅冒進之敵。西線志願軍各部隊邊打邊進,第40軍主力於28日在温井以東龜頭洞地區,向南朝鮮軍第6、第8師各2個營發起攻擊,至29日晨將其大部殲滅。該軍第118師進至古場地區,於29日晚將南朝鮮軍第6師第7團大部殲滅。與此同時,第39軍進至雲山地區,對南朝鮮軍第1師構成三面包圍。第38軍進至熙川附近,第66軍進至龜城以西地區,志願軍預備隊第50軍主力渡江,向鐵山半島集結。至10月31日,西線志願軍主力已進至古軍營洞、塔洞、泰川以北、雲山以北、温井、熙川一線,完成了戰役展開,並殲滅南朝鮮軍第6師大部和第8師一部。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
“聯合國軍”遭打擊後,雖已發現志願軍入朝參戰,但認為中國是象徵性出兵,故以美英軍接替南朝鮮軍,繼續向中朝邊境推進。10月31日,英第27旅進至定州、宣川,美軍第24師進至泰川、龜城,騎兵第1師北調雲山、龍山洞地區接替南朝鮮軍第1師繼續北進,第2師進至安州地區作為第8集團軍預備隊,南朝鮮軍則收縮防線,屏護美軍右翼安全。志願軍領導人決心採取側後迂迴、結合正面突擊的戰法,以第38軍沿清川江左岸向院裏、軍隅裏攻進,斷敵退路,以第40、第39、第66軍對當面之敵展開攻擊,先打南朝鮮軍,而後視情殲滅美英軍部隊,力爭在清川江南北地區各個殲滅敵人。各軍按統一部署,於11月1日黃昏發起攻擊。第39軍向雲山發起進攻,至3日夜,殲滅美騎兵第1師第8團大部和南朝鮮軍第1師第15團大部,重創美軍騎兵第1師。第40軍經石倉洞、曲波院攻擊前進,逼近寧邊;第38軍經球場沿清川江左岸攻擊前進,佔領院裏地區,對西線“聯合國軍”側後構成威脅;第66軍主力進至龜城以西、以北地區,將美軍第24師先頭團阻於大安洞以南;第50軍第150師由安東渡江後進至新義州以南,準備阻擊進至南市洞的英軍第27旅。美軍第8集團軍遭到志願軍連續突擊,且側後受到嚴重威脅,被迫於11月3日開始全線撤退。志願軍轉入追擊作戰。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
4日,第39軍主力在上楊五里殲英軍第27旅1個榴彈炮兵營;第40軍在龍淵洞殲美軍1個加強連;第38軍攻佔軍隅裏東北龍登裏、飛虎山等地後受阻,配屬該軍作戰的第42軍第125師佔領德川;第50軍前出至鐵山、古軍營洞地區;第66軍逼退美軍第24師。“聯合國軍”除以一部兵力扼守清川江北灘頭陣地外,主力全部撤至清川江以南,並佔領沿江有利陣地。志願軍為保持主動,於5日停止進攻,結束西線作戰。在西線志願軍主力實施反擊作戰期間,第42軍主力在東線黃草嶺、赴戰嶺英勇阻擊美軍第10軍部隊的進攻,保障主力的翼側安全。10月25日,第42軍先頭1個營到達黃草嶺佔領陣地,抗擊南朝鮮軍進攻。27日,軍主力到達該地區後,即以第124師部署於黃草嶺以南草芳嶺、煙台峯地區,並以該師1個加強營控制小白山要點;以第126師1個團部署於赴戰嶺以北地區,以另2個團為軍預備隊。28日~11月1日,第124師在人民軍一部的配合下,多次擊退南朝鮮軍第3師的進攻。第126師第376團在南朝鮮軍首都師1個團南撤後,進佔赴戰嶺。11月1日,美軍第10軍調陸戰第1師參戰。2日,該師與南朝鮮軍第3師在50餘架飛機、40餘輛坦克配合下,向志願軍煙台峯一線陣地猛攻。第124師依託野戰工事,在給敵以大量殺傷後主動撤出煙台峯陣地。4日,美軍和南朝鮮軍以40餘輛坦克、200餘輛汽車和裝甲車組成快速突擊部隊,在飛機掩護下,沿公路向草芳嶺進攻。志願軍和人民軍防守部隊頑強抗擊,有效遲滯了美軍的進攻。7日,第42軍奉命撤出黃草嶺以南陣地轉移至柳潭裏一帶組織防禦。 [2]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戰役結果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
此次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將“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擊退到清川江以南,斃傷俘敵1.5萬餘人,粉碎了“聯合國軍”在感恩節(11月23日)前佔領全朝鮮的計劃,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為以後作戰創造了有利條件。作戰中,志願軍傷亡1萬餘人。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