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抗癌力

鎖定
抗癌力(anticancerability)指的是個體本身具有的一大類綜合能力,它可促使自我防範癌變,幫助擺脱癌症干擾,或從癌症傷損中修復,從而維持健康的能力。 [1] 
中文名
抗癌力
外文名
anticancerability

抗癌力簡介

抗癌力相對於各種藉助外在的防癌療法而言,它有一些較為核心的特點:自我性(個體差異性)、綜合性(涉及諸多環節)、潛在性(隱而不顯,卻常功能頗巨)、可變性(可自我強化或削弱)。 [1] 

抗癌力歷史淵源和現實意義

真正抗癌的源頭來自於人體內在的綜合能力,而這種能力,在廣泛意義上講,可以叫做正氣,著名腫瘤專家、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何裕民教授把它歸納為“抗癌力”。 [2] 
什麼是抗癌力?何裕民教授常用“好孩子”與“壞孩子”理論來説明。 [2] 
研究證實,癌細胞是人體正常細胞的變異,幹細胞在分化過程中受到致癌因素等的影響,正常分化過程受到干擾,產生分化紊亂不成熟的細胞,完全或部分失去了正常細胞的結構與功能。這就像嬰幼兒在向成人的漫長髮育成長過程中,受到了內外周遭諸多因素等的影響,在長大過程中會學壞一樣,成為了“壞孩子”。“好孩子” 是指高度分化的正常細胞,而“壞孩子”則是幹細胞分化過程中出現障礙未分化成熟的癌細胞。因此,“好孩子”多,抗癌力就強,“壞孩子”多,抗癌力就弱。 [2] 
通俗的説,以前人們錯誤地把癌症當成炎症,針對炎症人類發明了抗生素,以為用抗生素消滅病菌身體就會康復。癌症真正的自愈還是要靠自身的綜合能力。在臨牀上,許多疾病就是依靠病人自身的力量,加上適當的治療,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最後取得了抗癌的成功。 [2] 

抗癌力組成結構及相互關係

抗癌力核心

“認知及態度”是抗癌力最核心的部分,實際上就是抗癌力的體現,把握着總體的調控力和協調力。它涉及到軀體(生理)的和個性(心理)方面,生理上包括遺傳(基因)、體質、年齡、性別、代謝、免疫力等,生理上包括個性、情緒等。這個核心決定了人體是處於良性互動還是負性互動。積極樂觀的認知和態度能夠促進身體進行良性互動,消極的認知和態度會讓身體進入負性互動。 [2] 

抗癌力具體表現

抗癌力 抗癌力
飲食及生活方式、自我應對方式、應激持續壓力、慢性炎症等四個方面就是人對世界的認知和態度的具體化表現,兩者是相互影響的關係,既能相互促進,又能相互抑制。其中,慢性炎症主要影響生理,自我應對方式主要影響心理,飲食及生活方式、應激持續壓力對生理和心理都有所影響。自我應對方式中,完美主義(較真潔癖)、壓抑型(抑鬱)、操持型(性急操勞)、不穩定型(焦慮)是抗癌力比較反對的四種態度,看似很好,實則不利。慢性炎症和應激持續壓力都是慢性應激,慢性炎症例如肺炎、胃炎、肝炎等屬於生物方面的,難以避免,但應激性持續壓力是壓力型的,它的應對方式就是人的情緒。 [2] 

抗癌力外圍環境

抗癌力最外層的因素就是環境了。包括自然生態環境、家庭及人文氛圍、工作及起居條件。人和自然的關係要儘可能地和諧,抗癌力才能更大化。這就是為什麼病人應該去環境較好的地方修養的原因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