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抗病性

鎖定
抗病性是病理學用語,指植物與病原物在長期進化和相互作用的複雜過程中,逐漸形成和表現出各種抵禦有害病原物的特徵和能力。這在病理學上稱之為抗病性 [1] 
中文名
抗病性
外文名
Disease resistance
性    質
病理學術語
領    域
農業科學

抗病性基本信息

抗病性的表現,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影響下寄主植物的抗病性基因和病原物的致病基因相互作用的結果,是由長期的進化過程所形成;植物的抗病性是相對的。寄主植物抵抗病原物侵染和為害的遺傳性狀。在寄主和病原物相互作用中抗病性表現的程度有階梯性差異,可以表現為輕度抗病、中度抗病、高度抗病或完全免疫。一種植物或一個植物品種的抗病性,一般都由綜合性狀構成,每一性狀由基因控制。在病原物侵染寄主植物前和整個侵染過程中,植物以多種因素、多種方式、多道防線來抵抗病原物的侵染和為害。不同植物、不同對相應病原物的抗病機制各有不同。

抗病性來源

抗病性是生物進化的產物。生長在大自然中的每種植物都會遭到各類病原物的侵襲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有的甚至是毀滅性的。儘管如此,但是許多植物仍能經受住這些侵害而存活下來,並生長良好和得到可觀的產量。這説明什麼呢?植物存在抗病性(不同程度的)。如果沒有抗病性,就不可能保存至今。所以抗病性是植物與其病原物在長期的協同進化中相互適應,相互選擇的結果。在進化過程中,病原物發出不同類別,不同程度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也相應地形成了不同類別,不同程度的抗病性。研究植物的抗病性的目的在於瞭解寄主植物、病原物在環境條件影響下的相互關係,以及寄主植物如何產生抗病現象的規律性。這種研究工作始於20世紀初孟德爾遺傳規律的被重新發現。其後,遺傳學和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的長足進展,以及近百年抗病育種的實踐經驗的積累,都促進了植物抗病性的研究。

抗病性性質

抗病性是植物普遍存在的,相對的發送。所有植物都是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性。從免疫(根本不發病)、高度抗病到高度感病,抗病性強便是感病性弱,抗病性弱便是感病性強,抗病性與感病性兩者共存於一體,並不相互排斥。所以抗病性是相對的,只有以相對的概念來理解抗病性,才會發現抗病性是普遍存在的。
遺傳性:抗病性又是可遺傳的。它由專門的基因所控制,並遵循一定的遺傳規律。有的是由單個或少數幾個主效基因控制,按孟德爾法則遺傳,抗病性表現為質量性狀,有的則由多數微效基因控制,抗病性表現為數量性狀。要從以上方面去理解抗病性,從而全面理解抗病性 [2] 

抗病性環境影響

環境條件對抗病性的影響很大,但只表現在當代而不遺傳。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可能對制約着抗病性的生理生化系統、組織和器官生長髮育以及產品形成過程產生影響。如大多數土傳的苗期病害都是低温下發病較重,因為根外部皮層的形成、傷口癒合以及組織木栓化等抗病因素都要求較高的。穗期日平均温度低於20℃或光照不足會削弱水稻對的抗病性,因為在這些條件下,稻株體內遊離氮素的比例增高,有利於稻瘟病菌的發育。過多還會削弱小麥對等的抗病性,而氮肥不足則會削弱水稻對胡麻斑病和玉米對大斑病的抗病性。大氣污染有時也會對寄主的抗病性產生影響,如只有在二氧化硫污染地區,松樹針枯病才會嚴重發生。生物因素中,土壤中的某些線蟲能破壞植物對根病和維管束病害(如棉花枯萎病、煙草黑脛病等)的抗性。此外,日常管理措施如修剪、施用等農事操作也都會使某些植物的某種抗病性不同程度地增強或削弱。環境條件對抗病性的影響可發生在病原物侵染寄主的一段時間內;也可發生在病原物侵入之前,使植物的生理、生化或生育狀況變得容易感病,然後在侵染時才顯露其影響,後一種情況稱為誘病作用 [2] 
參考資料
  • 1.    陳曉陽.林木育種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63
  • 2.    李振岐,商鴻生主編,中國農作物抗病性及其利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