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抗日救亡運動

鎖定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日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為主要矛盾,中國國內階級關係發生重大變動,抗日救亡運動在全國迅速興起 [3] 1935年一二·九運動是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到來的標誌。 [2] 
中文名
抗日救亡運動
時    間
1931年九一八事變
對    象
工人、學生
領    導
中國共產黨

抗日救亡運動九一八事變的爆發和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

1931年9月18日深夜,根據不平等條約駐紮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向中國軍隊駐地北大營和瀋陽城發動進攻。這就是九一八事變。第二天,日軍佔領瀋陽。至1932年2月,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淪為日本的佔領地。3月,以溥儀為 “執政 ”的日本傀儡政權偽滿洲國在吉林長春成立。 [1]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軍國主義者長期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結果,又是他們為把中國變成其獨佔殖民地而採取的嚴重步驟。 [1] 
空前的民族災難喚起了空前的民族覺醒。九一八事變後,中日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為主要矛盾,中國國內階級關係發生重大變動,抗日救亡運動在全國迅速興起。上海3.5萬名碼頭工人舉行反日大罷工。南京、天津、北平、漢口等城市的工人和其他勞動羣眾紛紛請願、募捐、禁售日貨。青年學生、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上層小資產階級和知識界上層分子都發出要求抗日、實行民主的呼聲。 [1] 
中國共產黨率先高舉武裝抗日的旗幟。1931年9月,中共中央發表《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佔領東三省事件宣言》,響亮提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強佔東三省!”中共滿洲省委指示各地黨組織,開展抗日鬥爭。黨中央派周保中、趙一曼等到東北,加強黨組織力量。到1933年初,由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巴彥、南滿、海龍、東滿、寧安、湯原、海倫等抗日遊擊隊相繼成立,逐漸成為東北主要抗日武裝力量。中國人民在白山黑水間的奮起抵抗,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同時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1] 
國民黨政府對日本侵略東北的行動一再妥協退讓。蔣介石在1931年7月間提出“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九一八事變發生時,國民黨政府電告東北軍:“為免除事件擴大起見,絕對抱不抵抗主義”。這一切,促使日本帝國主義更加無所顧忌地用武力大規模進攻中國。 [1] 
在民族危機的嚴重關頭,國民黨陣營出現分化。東北軍將領馬占山、李杜等在東北抗日。1932年1月28日,日軍進攻上海時,蔣光鼐、蔡廷鍇指揮第十九路軍奮起抵抗。但在求和的基本方針下,南京政府先後同日本侵略者簽訂了有損國家主權的《淞滬停戰協定》《塘沽協定》。馮玉祥在張家口組織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也遭到國民黨政府破壞和強行解散。 [1] 
受抗日救亡強烈氛圍的感染,由聶耳作曲、田漢作詞的《義勇軍進行曲》一經問世,就迅速傳遍祖國大地,成為時代最強音,對動員人民奮起抗日救亡起了巨大作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着發出最後的吼聲……”這首歌蕩氣迴腸、刻骨銘心,表達出全民族的滿腔悲憤,點燃了每個中國人強烈的愛國激情,唱出誓死保衞祖國的英雄氣概,成為偉大愛國主義精神的不朽傑作。 [1] 
這一時期國民黨統治區的左翼文化運動,鍛煉出一支堅強的革命文化隊伍,在促進抗日救亡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 

抗日救亡運動一二 ·九運動和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

日本侵略者在侵佔東北後,加緊了對華北的爭奪,策動了1935年華北事變。1935年6月中旬,在日本脅迫下,國民黨 “中央軍 ”撤出平津和河北。 [1]  11月下旬,日本扶植漢奸殷汝耕在河北通縣成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控制冀東22個縣。華北事變使平津上空烏雲密佈,整個華北危在旦夕。北平學生悲憤地喊出:“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 [2] 
在中共地下組織的領導下,北平學生在1935年12月9日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日遊行,遭到國民黨軍警鎮壓,由此開始的一二 ·九運動迅速波及全國。許多大中城市的學生和工人紛紛投身抗日救亡運動。上海和其他地方的愛國人士和團體成立各界救國會,要求停止內戰,出兵抗日。抗日救亡鬥爭發展成為全國規模的羣眾運動。 [1] 
12月下旬,在黨的領導下,北平學生聯合會組織平津南下擴大宣傳團,到河北農村進行抗日宣傳,走上同工農相結合的道路。在宣傳團基礎上,1936年2月初,成立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很快發展到2萬餘人,對團結廣大青年、促進抗日救亡運動發揮了重要作用。 [1] 
一二 ·九運動揭露了日本吞併華北進而獨佔中國的陰謀,打擊了國民黨的妥協退讓政策,極大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標誌着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