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投擲之錘

鎖定
投擲之錘,日本輕小説《新約魔法禁書目錄》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融合科學與魔法的組織“搗蛋鬼”所屬魔法師。自願接受身體改造成為圓筒形狀的少女。
中文名
投擲之錘
外文名
Throwing Hammer
性    別
登場作品
日本輕小説《新約魔法禁書目錄》及其衍生作品
身    份
魔法師
隸    屬
搗蛋鬼

投擲之錘角色形象

融合科學與魔法的組織“搗蛋鬼(音譯:格雷姆林)”中直接戰鬥要員, 自願將自己變成最佳化型態的少女。控制支撐着巨大的空中要塞“無線電探空儀要塞”浮力的金屬製氣球的管理者 [1]  。非常信任瑪莉安·史琳格奈亞,是不會對她的言行抱有任何避忌情緒的稀有人材 [2]  。總是和將她改造成這種模樣的瑪莉安共同行動 [3] 
本人沒有固定的形狀,通常是黑色圓筒形狀。其外表非常怪異,解析北歐神話中雷神索爾所持的武器“雷神之錘(Mjolnir)”,將身體徹底改造,與人類形態相距甚遠,可以自由變更為圓筒、球、立方體、十字架等形狀。基本的形狀是直徑55cm、高約1米、黑色石材質地的可以自由飛行的圓筒。極其憤怒時,表面會浮現許多張嘴,在這個時候能夠説話。
圓筒形側面可以像開門一樣打開,使用內部形成的弩、火繩槍這樣的“飛行道具”攻擊。立方體展開後有數個形狀(即展開圖)。其中之一是十字架,此時其表面會浮現出無數大小各異的人類的嘴唇。以十字架形狀展開圖為中心,可以放出半徑400米的高壓電流。
以“雷神之錘(Mjolnir)”為模板而成的與十字架形狀相似的肉體“投擲之錘”,利用強大的高壓電流在空中以半徑20公里左右的圓形軌道持續高速運轉,形成閃耀着藍白光芒猶如天使光環一樣的巨大圓環,使圓環內部所有的帶電空氣獲得垂直方向的運動矢量。其由此從圓環正中心釋放出高壓電流的魔法“雷神之錘 [4]  ”,其威力能夠一擊將全場幾十公里的“無線電探空儀要塞”的三分之一摧毀到渣都不剩。

投擲之錘角色經歷

11月5日,為搜尋上條當麻,“無線電探空儀要塞”飛向學園都市,襲擊登上要塞的英國清教魔法師神裂火織。由於現代魔法師的“飛行禁止(Flight was prohibited)”,在被神裂火織識破“投擲之錘(Throwing Hammer)”是人類魔法師的事後,被神裂使用“擊墜術式(Anti-flight Spell)”擊墜。由於受到“比原本墜落更大的傷害”,維持展開圖展開圖狀態而無法恢復到立體,並且分裂成大量細小的立體展開圖,如同大量蝴蝶飛舞一般,試圖選擇飛行逃走。雖然被神裂使用“擊墜術式”全部擊落,但是並未死亡。在由埋在學園都市中誘導要塞的發信器被上條當麻破壞,失去浮力的“無線電探空儀要塞”最終通過學園都市墜入大海。
11月13日,隨瑪莉安·史琳格奈亞來到夏威夷,將從噴發的基拉韋厄火山中抽出的能量妥善收容管理。
《新約》第5卷中,隨瑪莉安·史琳格奈亞來到學園都市。
《新約》第10卷中,隨瑪莉安·史琳格奈亞來到丹麥向歐提努斯復仇,在瑪莉安·史琳格奈亞戰敗馱着失去意識的她脱離戰場。
參考資料
  • 1.    鐮池和馬.《新約魔法禁書目錄》第2卷.台北:台灣角川,2012年:第四章第8節,第192頁
  • 2.    鐮池和馬.《新約魔法禁書目錄》第5卷.台北:台灣角川,2013年:第四章第4節,第176頁
  • 3.    鐮池和馬.《新約魔法禁書目錄》第10卷.台北:台灣角川,2016年:第十三章第8節,第177頁
  • 4.    “雷神之錘”既是靈裝名,也是魔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