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投宋於庭翔鳳

鎖定
《投宋於庭翔鳳》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詩人寫給友人宋翔鳳的一首詩。詩中回憶了二人最初相識和一起遊歷山川的情景,高度讚美了翔鳳學識淵博、品格高潔,表現了二人深厚的友誼和詩人受到翔鳳人格力量的感染之深。全詩巧妙化用典故,以形象誇張之語稱讚對方,情真意摯,餘味無窮。
作品名稱
投宋於庭翔鳳
作    者
龔自珍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處
定庵文集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投宋於庭翔鳳作品原文

投宋於庭翔鳳
遊山五嶽東道主,擁書百城南面王
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1] 

投宋於庭翔鳳註釋譯文

投宋於庭翔鳳詞句註釋

⑴宋於庭翔鳳:宋翔鳳(1776—1860),字虞廷,一字於庭,江蘇長洲(今蘇州)人。嘉慶五年庚申(1800)舉人。曾官湖南新寧、耒陽等地知縣。訓詁學家、經學家,又能詩、詞、駢文,著述甚豐。
五嶽: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東道主:原指東路上的主人,後泛指主人。語出《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⑶“擁書”句:語出《北史·李謐傳》:“丈夫擁萬卷書,何假南面百城?”南面王,古代以坐北朝南為尊,稱王者都面南而坐。此句意思説宋翔鳳藏書很多,學問很高,勝似統治百城的王者。
⑷衣袖三年香:化用李商隱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謝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燻爐更換香。”又《韓翃舍人即事》:“橋南荀令過,十里送衣香。”據《太平御覽》卷七百零三引習鑿齒《襄陽記》,漢末曾官尚書令的荀彧,每“至人家,坐處三日香”。這兩句是稱讚宋翔鳳的人品高潔,學問深厚。 [1]  [3] 

投宋於庭翔鳳白話譯文

我遊歷名山大川時,你願意做東道主。你又擁有許多書籍,等於是南面稱孤的侯王。
在成千上萬的人羣中,幸運地與你握了一下手,使我的衣袖直到三年後還留有香氣。 [1]  [4] 

投宋於庭翔鳳創作背景

該詩作於道光二年壬午(1822),是詩人寫給友人宋翔鳳的。清初至清中葉,統治者提倡的程朱理學古文經學都是沒有思想性、只是教人做奴隸的學問。西學東漸,促成了知識分子的覺醒,公羊學派逐漸興起。常州經學大家莊述祖曾説:“吾諸甥中,劉申受可以為師,宋於庭可以為友。”可見宋翔鳳少時學即有成,受到舅氏的器重。龔自珍曾師事劉逢祿學習公羊學,因此宋翔鳳也算是龔自珍的師輩,加之其曾出入於龔自珍外祖父段玉裁之門,二人又多了一層親密關係。自嘉慶二十四年(1819)相識之後,龔、宋二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龔自珍寫了多首贈翔鳳詩,該詩是其中之一。 [3]  [5] 

投宋於庭翔鳳作品鑑賞

投宋於庭翔鳳文學賞析

這首詩是贈翔鳳詩中寫得較好的一篇,不僅突出了翔鳳的好客與學識,而且還寫出了翔鳳的風采及兩人一見如故的深厚友誼。
“遊山”二句寫翔鳳為人。“五嶽”在這裏泛指名山大川。龔自珍曾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遊太湖洞庭二山,翔鳳家鄉在太湖邊,成為作者的“東道主”。他熱情地接待了龔自珍,談學論道、陪同遊覽。翔鳳長龔自珍十六歲,其折節下交給龔自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晚年,龔自珍還寫道“長州重到忽思君”。“擁書百城”言宋氏學問之富。《北史·李謐傳》有云:“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言擁書萬冊而學,勝於做百城之諸侯。作者變換李謐字句,言翔鳳擁書眾多,而且能夠統領眾書,彷彿學界之“南面王”,而非“書奴”匍匐在書前。宋氏待人熱情,是理想的東道主。他坐擁書城,又能驅使書籍,是個會讀書的學者,這些有目共睹,龔自珍用精練的詩句把它表現了出來。
“萬人叢中一握手”寫龔、宋二人初相識的情景。古人描寫邂逅相遇,即成知音,曾用“傾蓋如舊”來形容。而龔自珍是寫兩人相知已久,只是茫茫人海,無由相見,因此他們的情感交誼往往存在於思念之中。龔自珍特別愛回憶兩人初相識的情景,那是在紅塵擾攘的京師,彼此都聞名已久,待親見其面,自然就有相見恨晚之意。“一握手”含意豐富,有握手即別之意,也有握手談心之意,給人留下寬闊的想象餘地。最末一句寫翔鳳之風采,《襄陽記》曾雲漢末荀彧“至人家,坐處三日香”。後多用以形容高人雅士之風采。詩中變“三日香”為“三年香”,一方面是極言其馨香流芳之久;另一方面從龔、宋相識到寫詩之時恰恰三年,意為握手之後衣袖之香至今不滅。可見翔鳳的人格力量給詩人感染之深。此句為點睛之筆,不僅突出了翔鳳的精神風貌,也表達出詩人對他人格的崇仰。龔詩含蓄精緻,包含了豐富的情意。 [5] 

投宋於庭翔鳳名家點評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朱則傑清詩選評》:詩歌主旨,在於表達對這位“樸學奇才”的景仰之意。全詩不講平仄,但寫來卻更加情真意摯。尤其是後面兩句,改原來典故的“三日香”為“三年香”,以形象、誇張的手法,讚美對方的人品和學問。假如撇開學術事業這層關係,詩歌寫得如此風光旖旎,使人很難想象出自龔自珍這樣一位以提倡社會改革為己任、富有政治色彩的詩人之手。當然,它與龔自珍詩歌總體上的浪漫主義特徵,還是非常一致的。 [3] 

投宋於庭翔鳳作者簡介

龔自珍 龔自珍
龔自珍(1792—1841),字璱人,更名易簡,字伯定,又更名鞏祚,號定庵,又號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九年(1829)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禮部主事等職,道光十九年(1839)辭官南歸,兩年後暴死於丹陽雲陽書院。論學主公羊學派,講求經世致用,主張革新,與同時的魏源齊名,稱為“龔魏”,為近代思想界的先驅者。其詩多感時傷世的憂患意識和衝破沉悶、呼喚風雷的理想。既有斑斕變化、詭異譎怪的色彩,也有天然真率,淡宕清新的風致。對後世的黃遵憲譚嗣同梁啓超柳亞子等人,都有較大影響。著作有《定庵文集》等。今人輯有《龔自珍全集》。 [2] 
參考資料
  • 1.    (清)龔自珍著.龔自珍詩集編年校注 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88-189
  • 2.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編.元明清詩鑑賞辭典 第1版 清、近代.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8:1565
  • 3.    朱則傑注評.清詩選評.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512-513
  • 4.    劉毅編著.中華詩詞名句鑑賞辭典.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414
  • 5.    王學泰著.清詞麗句細評量.北京:東方出版社,2015:50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