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抉擇

(張平著長篇小説)

鎖定
《抉擇》是當代作家張平著長篇小説,1997年首次出版。《抉擇》以現實生活中大中型企業的艱難為背景,描述了一羣領導幹部腐敗和廣大羣眾反腐敗的激烈鬥爭。 [1] 
《抉擇》展現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反腐敗工作的複雜性和緊迫性,塑造了李高成這樣一位對黨和國家的事業忠貞不渝、大義凜然,為國家利益拋卻個人情義的反腐敗英雄形象,洋溢着一種理想主義、英雄主義的激揚澎湃之情。 [2] 
2008年,《抉擇》獲得第五屆茅盾文學獎。 [3]  2019年9月23日,《抉擇》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説典藏”。 [4] 
作品名稱
抉擇
作    者
張平
創作年代
當代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説
首版時間
1997年
字    數
430000

抉擇內容簡介

海州市長李高成自願請命調查中陽紡織廠的破產問題,從而陷入了反腐敗的複雜局面和尖鋭矛盾中:以前一手提拔過他的公司總經理郭中姚與自己的妻子、反貪局局長吳愛珍以及提拔過自己的省委常務副書記嚴陣將“權錢交易”發展到“關係網”,製造了貫穿廠級、市級甚至省級領導在內的“集體腐敗”,從而搞垮了有着輝煌過去的中紡集團。在李高成面臨兩難境地的同時,腐敗分子又為李高成的調查設置重重障礙,還設計讓吳愛珍受賄30萬,製作假錄音栽贓給李高成。是勇敢地站在人民利益一邊,還是選擇隱瞞事實、與腐敗集團同流合污,這是擺在李高成面前的一種嚴峻考驗。 [2] 

抉擇創作背景

反腐敗問題是眾所注目的社會熱點問題。呼應着這樣的社會熱點,尤其是所呈現出的社會意志社會心態、社會情緒,許多作家也將自己的文學目光投向了這一題材領域,創作出了許多揭露和鞭撻腐敗,歌頌反腐敗鬥爭的作品,張平的《抉擇》就是其中之一。 [5] 
1996年,張平參加一部電視劇的改編,先後採訪了數十個國有大中型企業,許多工人含着淚水一遍一遍問張平,“你們為什麼就不能寫寫我們工人呢?那麼多的編輯、導演、作家、藝術家,為什麼就只把眼睛盯在那些廠長經理和大款的身我們工人不是國家的主人嗎?為什麼你們會把我們給忘記了。”張平在工廠裏瞭解到,工人們對企業有深厚的愛,對改革有強烈的渴望。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了一些腰纏萬貫的老闆、經理是如何的對企業前景漠不關心、對工人死活麻木不仁,張平感到了一股難以言表的憤懣和痛苦,於是寫出了《抉擇》。 [6] 

抉擇人物介紹

李高成
李高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早的一批紡織學校畢業的中專生,在紡織行業度過了大半生。他曾憑着自己的實幹精神,在中陽紡織廠創造過歷史上的最發達最繁榮最興盛、發展最快的時期,也曾憑着自己的魄力和膽識,渡過了中陽紡織廠因中美關係緊張而造成的困難階段,他以自己的清正廉明讓老百姓感到親切、可信,在廠裏威望極高。正因如此,李高成以全國優秀企業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勞動模範的身份,當選為省會城市的副市長,並很快晉升為市長。“在這將近十年的時間裏,李高成為這個省會城市幾乎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他從來都沒有退縮過,更沒有被嚇倒過。”然而,圍繞中紡集團公司職工“鬧事”,揭出公司領導層腐敗問題,李高成親自處理這個問題的過程,他卻經歷了一個由猶豫到最後抉擇的艱難而曲折的心靈歷程。 [5] 

抉擇作品鑑賞

抉擇作品主題

《抉擇》不僅以尖鋭的鋒芒、犀利的筆觸,深刻地剖析和批判了社會上的腐敗現象,而且在較為廣闊的背景上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和廣大人民羣眾同仇敵愾與腐敗分子進行鬥爭的決心、信心和勇氣,濃墨重彩地塑造了以主人公李高成為代表的,具有較大思想深度,因而也具有一定典型意義的反腐敗鬥士的藝術形象,奏響了一曲昂揚激越的反腐敗頌歌。 [5] 
《抉擇》對於腐敗現實的極致書寫更多的是一種膽量上無畏的極致,主題上的關乎國家生死存亡、人民切身利益的嚴峻性的極致,尤其是對這一醜惡現象的撻伐之心、疾惡如仇的極致,在文本層面,它走的是平實路線。在如此平實的文本風貌裏,處處彰顯的卻是國家的榮譽、人民的幸福、中國共產黨的利益等高昂的曲調。這裏有極惡的慘象,也有極美的壯景。面對總體黯淡的腐敗現實,李高成並沒有退縮到與腐敗現實沆瀣一氣,儘管有家庭親情的牽絆,有上級提攜的感恩之情的影響,有豐碩利益的誘惑和重大人生災難的威脅,李高成依然選擇了堅決地站在人民一邊,站在工人那裏。工人階級在小説中是轉型期一切無着的羣體,不僅沒有工資,而且沒有工作,境遇可謂十分悲慘,但他們依然沒有喪失對這個國家的熱情和對政府、政黨的信心。他們從來不相信這個將自己從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三座大山之下解救出來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會拋棄他們,會置他們的利益於不顧,會不傾聽他們的呼聲。在最低限度的意義上,小説呈現了國家和工人階級從微有矛盾到重新和解的真實過程。這個過程實際上最終只是將國家和人民本來的那種魚水情再行清晰化,排除腐敗分子的趁機鑽入和思想誤導。之所以説最低限度,是因為黨、國家和廣大工人、農民等的同心同德本來是中國政治的顯著特點,最低限度也就是基本的限度,是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之所以説最低限度,還有兼顧文本表意層面的意思:雖説光明面的表達是小説深處的思想,也是作家要極力傳達的,但事實上在文本的重大之處幾乎都密佈着光明面背後的艱難和曲折,那些腐敗現實的晦暗氣氛遍佈各處,揮之不去。這樣,小説對於肯定意義的呈示就正好是在一種最低限度的意義上言説。即是説縱使一無所有,為國為民的情懷和思想依然是中國國家和政黨的最根本和唯一的考慮。這是孤注一擲的局面,也是命懸一線的狀態,官民一心,黨羣一心,在所有的破敗之外,要建立和擎起的是它們。這是中國最大的現實,是超越於腐敗現實的最大現實。也是小説最後時刻出示的最低訴求和最後呼喚。 [7] 

抉擇藝術特色

小説在揭示人物性格深度方面的挖掘值得稱道。小説着力刻畫了李高成在面臨身家性命、政治前程、家庭幸福等問題時的哈姆雷特式的猶豫、彷徨,而沒有將他的性格簡單化,最終讓其在左右矛盾和最後的突圍中實現了人格昇華,從而增強了人物形象的真實性。 [8] 
環繞着李高成,《抉擇》中還寫到了眾多的可親可近可敬可愛的人物,他們也各具特色,像眾星捧月一樣,與主人公的形象相映生輝,為整個作品增色添彩,如省委書記萬永年、省長魏振國,省紀委書記柏衞華 [11]  ,市委書記楊誠等。特別是楊誠,這個年輕的市委書記,不僅以他紮實嚴謹的工作作風,及時地掌握了中紡集團領導層的問題,而且還以其坦率真誠的個性,冷靜的思考,機智的鬥爭策略,在李高成心靈歷程發展變化的許多關鍵時刻,給他以充分的信任,幫助他了解情況,鼓勵他放下包袱,推動、支持他同腐敗分子進行鬥爭;中紡集團的廣大職工也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性格顯示着工人階級的高尚品格和對企業對國家的高度責任感,建國後第一任黨總支書記、八十多歲的丁晉存原總工程師張華彬,老廠長高明亮等,雖早已離開工作崗位,但仍心繫工廠,情掛工人,憂患國家;高級技工胡輝中、老勞模範秀枝、老紡織女工夏玉蓮等,雖身處逆境,連自家生活都難以維持,仍體諒國家困難,牽掛別人的安危,維護黨和國家的形象;老工人王英烈堅決頂住腐敗分子的利誘威逼,拒不交出他們坑騙國家的大量罪證。這一切都鼓舞和激勵着李高成一次次果斷地做出正確抉擇,決不和腐敗分子同流合派。 [5] 
《抉擇》大場景的運用十分頻繁。作品的開始就是一個矛盾集中的場景:上萬工人聚集,黑壓壓的人羣聚在中紡宿舍門口,而且還出動了幾十輛大卡車,事態非常嚴重,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暴動。作家這麼直奔主題的開篇,就把李高成放到了一種極端困境裏,他單槍匹馬地去解決這麼大的事情,作家的安排大概也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其魄力和膽識。 [9] 

抉擇作品影響

《抉擇》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並先後有上百家報紙連載,上百家電台連播,印數超過百萬冊,同時還被改編為電視劇、電影、話劇、戲曲、評彈、連環畫、廣播劇等多種藝術形式。 [10] 

抉擇作者簡介

張平 張平
張平(1954~),生於西安,山西新絳人。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説《抉擇》、《法撼汾西》、《天網》、《十面埋伏》、《對面的女孩》、《國家幹部》,中短篇小説集《祭妻》、《姐姐》,長篇報告文學《孤兒》等。 [2] 
參考資料
  • 1.    陸梅著,誰在暢銷[M],學林出版社,2003年04月第1版,第167頁
  • 2.    王萬森,吳義勤,房福賢主編,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讀[M],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7.3,第353頁
  • 3.    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抉擇(張平)  .新浪讀書.2008-10-25[引用日期2018-08-10]
  • 4.    《平凡的世界》等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説典藏”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9-09-29]
  • 5.    中共山東省委黨校;昂揚激越的反腐敗頌歌——評長篇小説《抉擇》[J].理論學刊.1998年06期
  • 6.    張平再作《抉擇》[J].當代作家評論.1997年06期.第47頁
  • 7.    黃永林,閻志,張永健主編;李遇春執行主編;樊星,賀仲明,周新民副主編,新文學評論 6=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criticism[M],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06,第17-18頁
  • 8.    朱德發主編,中國現當代文學500題解[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11,第446頁
  • 9.    周路平;從《抉擇》看張平的創作特色[J].美與時代(下) .2017年01期.89-91
  • 10.    《抉擇》——塑造豐滿共產黨人形象  .人民網.2016/0624[引用日期2018-07-20]
  • 11.    【聆閲NO.137】《抉擇》  .微信公眾號-瀋陽師範大學圖書館[引用日期2024-02-2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