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找尋京郊旗人社會

鎖定
《找尋京郊旗人社會》是“北京口述歷史”叢書中的一部,作者邱源媛,北京出版社出版發行。
書    名
找尋京郊旗人社會
作    者
邱源媛  
ISBN
9787200109320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找尋京郊旗人社會出版信息

作者: 邱源媛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副標題: 口述與文獻雙重視角下的城市邊緣羣體
  出版年: 2014-10
  頁數: 280
  定價: 58.00元
  裝幀: 平裝
  叢書:北京口述歷史
  ISBN: 9787200109320 [1] 

找尋京郊旗人社會內容簡介

在北京郊區的村村落落中,“隱匿”着這樣一個被遺忘的人羣。他們的祖先,都是清代八旗制度下的“莊頭”。“莊頭”既不同於漢族地主,也不同於內城旗人或八旗兵丁,他們為皇室和王公貴族經營莊園、土地,催租督產,是清代八旗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或可富甲一方,但卻世代為奴。如今,關於他們的歷史記憶,正在一代代人的淡化中逐漸泯滅……本書通過將口述訪談、田野調查和文獻考證相結合,在多重視角下,考察了京郊地區旗人社會及其後裔的生活狀況。 [1] 

找尋京郊旗人社會作者簡介

邱源媛,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清史、滿族史,著有《清前期宮廷禮樂研究》。 [1] 

找尋京郊旗人社會目錄


  第一章被遺忘的人羣——尋找北京郊區的皇糧莊頭
  一、莊頭“臉譜”種種
  二、莊頭後人覓蹤
  第二章史書中的皇糧莊頭
  一、清初的圈地與莊園的建立
  二、皇家奴僕——皇糧莊頭
  1.從龍入關的老圈莊頭
  2.帶地為奴的投充莊頭 [1] 
三、清末皇莊的範圍和規模
  第三章下坡屯商家:“姓商的就是滿族人”
  一、家族來源:“來了就是來種地的,四等皇糧莊頭”
  二、家族世系
  1.家族身份的確認:訪談——户口冊——訪談——檔案
  2.分家:“西門接了莊頭以後……他是屬於旺門”
  3.莊頭一支:“當時就是長子繼承莊頭,就是商繼剛”
  4.商大爺的本支:“永伶啊是我們的直系祖先”
  5.家族世系
  三、辛亥革命之後的家族演變
  1.口述記憶
  2.文獻記載
  第四章老莊頭於家:“這麼大的一個家族,怎麼就沒人了呢?”
  一、尋找于姓莊頭
  二、家族的來源和世系
  1.“我們隨老罕王過來的”
  2.家族世系 [1] 
三、家族的衰落
  四、三支于姓家族:李橋北河於家、李遂溝北於家、柳各莊於家
  五、於家的民族成分
  六、于姓莊頭後人的生活
  1.於大媽訪談:“給他的時候,都不知道他們家是滿族”
  2.於大爺訪談:“我們家爺爺那輩兒不行,都是我父親置的地”
  3.於大爺訪談:“我除了知道我爸爸……連我爺爺我都不知道”
  第五章莊頭家族
  一、順義馬坡鎮肖家坡(蕭家坡)、大營村吳姓莊頭
  1.文獻中的吳莊頭
  2.尋訪肖家坡、大營村
  3.主子與奴僕
  二、順義李橋鎮北河村網户王莊頭
  1.家族來源與世系
  2.“我爺爺親哥兒仨,俺們家最窮”
  3.在北京
  三、順義李遂鎮柳各莊楊莊頭
  1.家族世系
  2.莊頭楊新齋一支
  3.“我們這支延續到現在,不犯法,但不是那種很本分的”
  4.“我爺爺不敗家,四七年‘土改’我們就成地主了”
  5.“我爸爸四七年入黨,五六年開除黨籍”
  四、河北省霸州市陳廚營鄧家
  1.訪談緣由簡介
  2.“我們姓鄧的……是燕王掃北帶過來了”
  3.第二次訪談 [1] 
餘論:關於旗人與民人的一點思考
  一、富甲一方與奴才本色:旗人莊頭的雙重身份
  二、分家而不析產:旗人莊頭土地所有權的特殊性
  三、漠視與淡忘:旗人民眾的歷史記憶
  參考書目
  索引 [1] 

找尋京郊旗人社會叢書信息

北京口述歷史 (共10冊), 這套叢書還有 《宣武區消失之前》,《生在城南》,《府門兒·宅門兒》,《城牆之外》,《詩書繼世長》 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