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名
- 嬴扶蘇
- 別 名
- 公子扶蘇
- 所處時代
- 秦朝
- 民族族羣
- 華夏族
- 出生地
- 咸陽
- 逝世日期
- 公元前 210年
- 身 份
- 秦始皇長子
扶蘇人物生平
編輯扶蘇敢於直諫
扶蘇,秦始皇長子。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侯生、盧生相互譏諷、評議秦始皇的暴戾,並因此逃亡而去。秦始皇聞訊勃然大怒,於是命令御史拘捕審訊咸陽城的術士。術士們彼此告發,秦始皇就親自判處違法犯禁的四百六十多人,把他們全部在咸陽活埋。
扶蘇針對始皇帝坑術士一事,曾上書勸諫秦始皇説:“天下剛剛安定,邊遠地區百姓尚未歸附,儒生們全誦讀並效法孔子的言論,而今陛下卻用嚴厲的刑法處置他們,臣擔心天下會因此不安定。希望陛下明察。”秦始皇大怒,於是將扶蘇發配,讓他前往上郡監督大將軍蒙恬的軍隊
[1-4]
,協助蒙恬修築萬里長城,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匈奴。
扶蘇逼令自殺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巡行天下。當年七月,行至沙丘時病重,秦始皇命中車府令趙高寫遺詔給扶蘇,遺詔內容是讓扶蘇將兵權交給蒙恬,趕快回咸陽主持喪事並繼承帝位。當時遺詔已經封好,還沒來得及交給使者送去,秦始皇便不幸去世。
[5]
秦始皇死後,趙高和丞相李斯等人與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陰謀篡改秦始皇的遺詔,立胡亥為太子。
[6]
同時偽造一封遺詔賜給扶蘇,列舉扶蘇和蒙恬的罪過,命令他們自殺。
[7]
胡亥派使者將遺詔送到上郡給扶蘇,扶蘇看到遺詔內容,就哭泣着走入內宅,準備自殺。蒙恬阻止扶蘇説:“陛下如今在外,還未立太子,派我率領三十萬大軍把守邊疆,讓公子你來監督,這是關係天下安危的重大任務!如今只因一個使臣到來,你就想自殺,你哪裏知道這不是奸詐的詭計呢?我請求你重新去請示一下,等請示之後再死也不遲!”使者在旁邊一再逼迫催促,扶蘇對蒙恬説:“如果父親命令兒子自殺,那還要再請示些什麼呢?”説完便自殺而死。
[8-9]
扶蘇死後,胡亥登基,是為秦二世。
扶蘇素有賢名,所以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反抗秦二世暴政時,陳勝説:“天下受暴秦的統治已經很久。我聽説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兒子,不應該由他繼位,應該繼位的是公子扶蘇。就因為扶蘇屢次規勸秦始皇的緣故,秦始皇就派他領兵駐守外地。現在傳聞扶蘇並沒有罪,秦二世卻把他殺害。百姓都聽説扶蘇賢明,卻不知道他已死。項燕原是楚國的將軍,多次立下戰功,愛護士兵,楚國人都擁戴他。楚亡後有的人認為他已死,有的人認為他逃亡躲藏起來。現在要是我們冒稱公子扶蘇和項燕,向天下人們發出起義的號召,應該有很多人響應。”
[10]
扶蘇軼事典故
編輯扶蘇人物評價
編輯扶蘇史籍記載
編輯《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
[17]
《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14]
《資治通鑑·卷七》
[19]
扶蘇親屬成員
編輯祖父:秦莊襄王
祖母:趙姬
父親:秦始皇
扶蘇後世紀念
編輯扶蘇墓葬
扶蘇墓,位於陝西省綏德縣城東。其墓為長方形的封土堆,底邊長30米,寬6米,高8米,墓區佔地6800平方米,被譽為“天下第一太子墓”。1956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將扶蘇墓列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13]
扶蘇廟宇
扶蘇廟,位於山西省原平市境內,據説扶蘇和大將軍蒙恬率軍在此築城戍邊抗擊匈奴,但卻遭到奸臣陷害含冤而死。扶蘇死後,當地百姓為紀念扶蘇,特在此地建造扶蘇廟。此後歷經北魏孝文帝元宏“遣有司諭祭”,唐太宗李世民敕封“柏枝大王”,並令尉遲恭督工擴建廟院。北宋建隆年間,因扶蘇廟有數株千年柏樹,故改稱“柏枝神祠”,後又經元、明、清各朝多次維修。
[20]
扶蘇影視形象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長子扶蘇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
- 2. 《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 3. 《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始皇有二十餘子,長子扶蘇以數直諫上,上使監兵上郡,蒙恬為將。
- 4. 《資治通鑑·卷七》:侯生、盧生相與譏議始皇,因亡去。始皇聞之,大怒曰:"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妖言以亂黔首。"於是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坑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益發謫徙邊。始皇長子扶蘇諫曰:"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軍於上郡。
- 5. 《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趙高為書賜公子扶蘇曰:“以兵屬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書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 6. 《史記·卷八十八·蒙恬列傳第二十八》:始皇至沙丘崩,秘之,羣臣莫知。是時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車府令趙高常從。高雅得幸於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為己也。因有賊心,乃與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陰謀,立胡亥為太子。
- 7.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秦始皇)上病益甚,乃為璽書賜公子扶蘇曰:“與喪會咸陽而葬。”書已封,在中車府令趙高行符璽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丞相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秘之,不發喪。棺載輼涼車中,故幸宦者參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輒從輼涼車中可其奏事。獨子胡亥、趙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趙高故嘗教胡亥書及獄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與公子胡亥、丞相斯陰謀破去始皇所封書賜公子扶蘇者,而更詐為丞相斯受始皇遺詔沙丘,立子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公子扶蘇、蒙恬,數以罪,賜死。
- 8. 《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於是乃相與謀,詐為受始皇詔丞相,立子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長子扶蘇曰:“朕巡天下,禱祠名山諸神以延壽命。今扶蘇與將軍蒙恬將師數十萬以屯邊,十有餘年矣,不能進而前,士卒多秏,無尺寸之功,乃反數上書直言誹謗我所為,以不得罷歸為太子,日夜怨望。扶蘇為人子不孝,其賜劍以自裁!將軍恬與扶蘇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謀。為人臣不忠,其賜死,以兵屬裨將王離。”封其書以皇帝璽,遣胡亥客奉書賜扶蘇於上郡。使者至,發書,扶蘇泣,入內舍,欲自殺。蒙恬止扶蘇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眾守邊,公子為監,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使者數趣之。扶蘇為人仁,謂蒙恬曰:“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即自殺。
- 9. 《史記·卷八十八·蒙恬列傳第二十八》: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賜公子扶蘇、蒙恬死。
- 10. 《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 11. 李開元.《秦謎》: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0-9-28:ISBN: 9789570836523
- 12. 《詩經·國風·鄭風·山有扶蘇》: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 13. 綏德“天下第一太子墓” 扶蘇墓 .華商網[引用日期2014-12-30]
- 14. 《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1-01]
- 15. 《讀通鑑論·卷一·秦始皇》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1-02]
- 16.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1-01]
- 17. 《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1-01]
- 18. 《史記·卷八十八·蒙恬列傳第二十八》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1-01]
- 19. 《資治通鑑·卷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1-01]
- 20. 中國現存最古老楸樹守望秦公子扶蘇廟2000餘年 .中國日報網[引用日期2014-12-31]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