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扶胥古運河

鎖定
扶胥古運河位於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開鑿於北宋,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成就了“舟舶繼路,商使交屬”的商貿繁華景象,肩負起了溝通中外的重要歷史使命。1994年6月扶胥古運河遺址被列為黃埔區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扶胥古運河
地理位置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
自古以來,黃埔即為廣州外港,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之一。而隋、唐、宋、元時期,黃埔港被稱為扶胥港。扶胥之口,中外商船往來穿梭,為避海上風浪,宋朝年間決定建設這條運河,扶胥古運河因此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交通要道。數百年,這條運河至今大部分河段仍在通航使用。 [2] 
唐宋時期,南海神廟前的黃木灣,是海外到廣州的第一站。黃木灣,為珠江三角洲東、西、北三江合流的總彙。水面寬,風大浪高,影響海船停靠,每當風海咆哮,在港船無安全避風之所,時有覆沒之危。繁榮的貿易和頻繁的出行需求,需要更安全的運輸通道,因此宋朝決定開鑿扶胥古運河。
運河建好後,中外商船往來穿梭,不僅經此避開大風大浪,航程也有所縮短,來往貿易更加便利。唐宋是扶胥港最繁榮的時期,宋代自扶胥港出發的商船,可達“西南諸蕃三十餘國”,扶胥古運河就是服務於當時的貿易往來。八百年通航至今,扶胥古運河曾為海上絲綢之路交通要道,為廣州對外貿易的發展貢獻了磅礴之力。 [2] 
辭海》注:“扶蘇,同扶疏、扶胥。大木枝條四布,即謂大木”。《毛傳》解釋為:“扶蘇、扶胥,小木也”。許氏《説文》皆謂大木。由此可見,扶胥即為木之義,以木為名,其寓意不難猜測,便是寄予這片土地的美好祝福——枝繁葉茂,瓜瓞綿綿。 [3-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