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扶溪鎮

鎖定
扶溪鎮,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下轄鎮,位於仁化縣境東北部,東連南雄市百順鎮,南接聞韶鎮,西與丹霞街道、縣城為鄰,北與長江鎮交界,屬山區鎮。鎮政府距縣城28千米。 [1]  轄區面積180平方千米。 [2]  截至2018年末,扶溪鎮户籍人口13805人。 [1]  截至2020年6月,扶溪鎮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 [3] 
1949年,置扶溪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建區;1986年,改扶溪鎮。 [1]  境內有古夏古村、雙水塔、南台廟、蛇離梯田、拱橋、竹海等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有八音、花燈、舞龍、舞獅、禾齋等民俗文化。 [4] 
2018年,扶溪鎮有工業企業19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家。 [2] 
中文名
扶溪鎮
外文名
Fuxi Town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
地理位置
仁化縣境東北部
面    積
180 km² [2] 
下轄地區
1個社區、9個行政村 [3] 
政府駐地
紫嶺村
電話區號
0751
郵政編碼
51233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粵F
人    口
13805人(2018年户籍人口) [2] 

扶溪鎮歷史沿革

唐垂拱四年(688年),始以仁化、光宅、清化、潼陽四鄉置為仁化縣,扶溪屬清化鄉。
明朝設為都坊,洪武七年(1374年),仁化劃為六都,扶溪都轄扶溪、長江。
民國時期,先後劃為區鄉。
1949年冬,成立扶溪鄉人民政府,原屬長扶區。
1957年,撤區建鄉,劃為扶溪鄉。
1958年,與長江、聞韶地域成立長扶公社。
1961年,分出,成立扶溪公社。
1983年,撤社,建立扶溪區公所。
1986年冬,成立扶溪鎮人民政府。 [1] 

扶溪鎮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扶溪鎮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扶溪社區、左龍村、蛇離村、厚塘村、長坑村、古夏村、扶中村、紫嶺村、水口村、斜周村。 [3]  鎮政府駐紫嶺村。 [1] 

扶溪鎮地理環境

扶溪鎮位置境域

扶溪鎮位於仁化縣境東北部,東連南雄百順鎮,南接聞韶鎮,西與丹霞街道、縣城為鄰,北與長江鎮交界,屬山區鎮。鎮政府距縣城28千米。 [1]  轄區面積180平方千米。 [2] 

扶溪鎮地形地貌

扶溪鎮是典型盆地山區鎮,整個地勢屬山地丘陵地帶,山嶺連綿起伏、茂林修竹終年覆蓋,地形特徵俗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 [1] 
扶溪鎮地形圖 扶溪鎮地形圖

扶溪鎮氣候

扶溪鎮境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扶溪鎮水文

扶溪鎮境內,錦江河與扶溪河相接。 [1] 

扶溪鎮自然資源

扶溪鎮境內水資源豐富,年均降雨量達1690毫米,水能藴藏量達10000千瓦。 [1] 
扶溪鎮境內物產資源豐富,礦產資源主要有鈾、鐵、鎢、硅石、花崗石等。 [1] 

扶溪鎮人口

2017年末,扶溪鎮常住人口10656人。 [5] 
截至2018年末,扶溪鎮户籍總户數3763户,户籍人口13805人。 [1] 

扶溪鎮經濟

扶溪鎮綜述

2010年,扶溪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2.1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297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656元,與去年同比增長18.71%;2010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為650萬元(加上上級下撥資金),同比增長10%。 [6] 
2014年,扶溪鎮社會生產總值達22942萬元,全鎮(街道)工業總產值 6596萬元,農業總產值19268.5萬元,完成財政收入1031.87萬元,農村年人均純收入10126元。 [4] 
2019年,扶溪鎮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99.03萬元,同比增長36.03%;農業總產值21483萬元,同比增長3.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45元,同比增長9.26%。 [1] 

扶溪鎮第一產業

2019年,扶溪鎮扶持苦竹坪梯田復耕;扶溪鎮和古夏村分別被認定為市級“一鎮一業,一村一品”農業特色專業鎮和專業村。 [1] 

扶溪鎮第二產業

扶溪鎮境內有3條河流,水能藴藏量達10000千瓦,境內有電站27座,裝機總量達14700千瓦,年發電量3500萬千瓦時,總產值達2000萬元。其中政府擁有電站7座,裝機容量4395千瓦,年總產值380萬元,是鎮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6] 
2018年,扶溪鎮有工業企業19家。 [2] 

扶溪鎮第三產業

2018年,扶溪鎮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家。 [2] 

扶溪鎮社會事業

扶溪鎮教育事業

2015年,扶溪鎮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1所(其中,中心小學1所,完全小學1所,教學點3個、幼兒園1所),在校學生867人。 [4] 

扶溪鎮文化事業

2015年,扶溪鎮有文化站1個,廣播站1個。 [4] 

扶溪鎮醫療衞生

2020年,扶溪鎮有1間衞生院:仁化縣扶溪鎮衞生院。 [7] 

扶溪鎮交通

省道S342公路貫穿扶溪鎮全境。 [1] 
扶溪鎮電子地圖 扶溪鎮電子地圖

扶溪鎮歷史文化

扶溪鎮境內存有石拱橋、石坎路、古亭、寺廟、寶塔、碉樓、明清古建築羣體和土法造紙的遺址,部分保存完好。其中,明代水口白塔(又名水口塔、雙水塔),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南台廟(龍母廟)具有深厚文化底藴,是旅遊和歷史考察景觀。扶溪鎮有八音、花燈、走馬燈、火獅、火龍、禾齋、板凳舞等民俗文化。其中,八音、走馬燈、土法造紙列入韶關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6年2月,古夏村被評為廣東省古村落;2016年12月,古夏村上榜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1] 
扶溪鎮是革命老區。民國十八年(1929年),彭德懷先後率紅五軍遊擊仁化時,在扶溪籌集大量錢財和物資;1931年,鄧斌(鄧小平)、李明瑞率紅七軍經扶溪轉戰至長江、贛南,完成“7000裏遠征”;1932年4—5月,彭德懷率紅三軍團轉戰至扶溪1周餘;紅軍長征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扶溪先後成為南方三年遊擊活動範圍和中共五嶺地委遊擊範圍。 [1] 

扶溪鎮特產美食

扶溪鎮特產美食主要有蛇離金蟬花雞湯、扶溪泡菜、古夏餈粑(九層餈、灰水餈、留葉餈、蝦米餈等)、扶溪優質米、板鴨、冬筍、沙糖桔、鳳姐泡菜。 [1] 

扶溪鎮風景名勝

扶溪鎮蛇離梯田

蛇離梯田位於仁化縣扶溪鎮蛇離村,總面積有129畝,主要分佈在上下俚社、苦竹坪、木應村,端午前後,所有梯田犁耙後,映入眼簾的是由眾多形狀各異的“明鏡”構成的絕美版畫。2018年12月,蛇離梯田被評為縣環丹十大景點之一。 [1] 
蛇離梯田

扶溪鎮古夏古村落

古夏,字面的意思是古老的華夏族後裔。古夏村是個有着近八百年曆史的古村落,全村户籍户數470户,户籍人口1906人,村中95%的人都姓李,大都是唐朝名將、西平郡王李晟後裔。 古夏村坐落在鎮政府的東面,與扶溪墟隔河相望,2016年2月,古夏村被評為廣東省古村落;2016年12月,古夏村上榜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村主要民俗有:大銅鑼、鏜鼓、舞龍、招龍、舞獅、花燈、鬧春牛、八音、禾齋(開始收割上造時,即農曆六月初二扛“王母娘娘”“五龍”“將軍”遊田一週,蟲害不侵)。2018年,扶溪鎮加強古夏古村落的保護髮展,編制了《韶關市仁化縣扶溪鎮古夏村傳統村落保護髮展規劃》和《中國傳統村落檔案》,修建簡易停車場1個和旅遊公廁1處,改造、新建古夏村路面,加強河流淤泥整治,新建河堤護欄。2018年12月,古夏古村被評為縣環丹十大景點之一。 [1] 
古夏古村落

扶溪鎮南台廟

南台廟,俗稱龍母廟,則位於扶溪鎮厚塘村南面。據民間流傳的廟志記載,南台廟創建於唐朝儀鳳元年(676年),歷經唐、宋、元、明、清五朝的風雨,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後經民間多次捐款修建,廟宇得以完整地保留下來。廟祠佔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多平方米。整個建築屬於明清結構,分前殿、中殿、後殿三大部分。 [1] 

扶溪鎮榮譽稱號

扶溪鎮 扶溪鎮
2019年,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授予扶溪鎮“廣東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稱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