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扣帽子

鎖定
扣帽子(英語:name-calling或labelling)又名貼標籤、咒罵法或鬥臭法,是一種非常基礎的政治宣傳修辭手法;其也是一種典型的人身攻擊,讓閲聽人在還無法深入瞭解、思考之前就被負面的標籤所影響、產生負面的情緒與認知,併產生抗拒,同時這種宣傳也使攻擊對象深受打擊。
現代漢語詞典對其釋義為:對人或事不經過調查研究,仔細分析,就輕率地加上現成的不好的名目,如“落後分子”、“官僚主義”等。 [1] 
中文名
扣帽子
外文名
name-calling
別    名
貼標籤
咒罵法或鬥臭法
性    質
非常基礎的政治宣傳與修辭手法

扣帽子簡介

由於扣帽子這個名稱在文革時十分常用,所以不少人為了政治中立的緣故而改用貼標籤等相對較為中立的名稱。

扣帽子定義

貼標籤的手法十分普遍、歷史久遠,根據美國宣傳分析中心(Institute for Propaganda Analysis)1937年在《宣傳的藝術》中歸納的宣傳7大手法中,貼標籤就名列第一,屬於最常用在宣傳上的文字遊戲。其與貼標籤有異曲同工之妙,其着重於自身正面宣傳的手法稱為“光輝普照”法。
美國宣傳分析中心認為,貼標籤在歷史與個人人格發展上都有著極為重大的影響力。貼標籤不但可以摧毀一個人的名譽,也可以激勵一個人達到非凡成就、或把人送入監獄、讓人瘋狂挑起戰爭並屠殺同袍。標籤可以貼在個人身上,也可以貼在團體、幫派、部落、學校、政黨、鄰居、邦、國家的區域、國家或種族身上。
貼標籤的手法將上述的個人或團體,也可能是一種事物,與一個負面的符號連結在一起。宣傳者希望利用這種技巧,讓閲聽人在沒有任何依據的情況下,單單憑藉著被賦予的負面符號就直接拒絕某種事物或人物,同時這種宣傳也使攻擊對象深受打擊。

扣帽子應用

在政治中,貼標籤也是一種常見的操作方法。以其他地方為例,台灣民進黨曾經以“再怎麼野蠻”系列廣告攻擊反對黨,暗示選民在野的反對黨就是野蠻政黨,並順利地將此一負面印象與反對黨連結在一起。小布什政府為了攻擊伊拉克,在戰爭前與戰爭中也不斷結合雙言巧語的技巧,將邪惡軸心、獨裁、恐怖主義等等標籤賦予薩達姆的伊拉克政權。
除了政治宣傳外,貼標籤也常利用於商業或廣告上,藉以打擊對手的產品,這種手法在商業規範先進的國家通常會受到一定的約束。而在家庭、校園中,職場中,人們也經常在無知的情形下替其他人出於某種不可告人的秘密人貼標籤,經常對於人格發展造成莫大的傷害,使攻擊對象深受打擊。

扣帽子常見的標籤

反革命、反動、恐怖分子、獨裁、漢奸、美分精日、噴子、資本家、鍵盤俠、現實生活不如意的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