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扜,漢字,拼音是yū、wū,注音是ㄩ(yū)ㄨ(wū),本義是指揮;持;引;拉。
中文名
拼    音
yū wū
部    首
五    筆
RGFH
倉    頡
QMD
鄭    碼
DAD
部外筆畫
3
總筆畫
6
筆順編號
121112
四角號碼
51040
統一碼
CJK 統一漢字U+625C
注    音
ㄩ(yū)ㄨ(wū)

基本信息

扜部首:扌 部外筆畫:3 總筆畫:6
基本字義
1. 指揮。
2. 持。
3. 引;拉:“有人方~弓射黃蛇,名曰蜮人。”
詞條:扜彌,扜罕,扜冞,
基本字義
1. 〔~零〕中國古代西域小宛國地名。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扜
唐韻》憶俱切《集韻》邕俱切,𠀤音紆。《説文》指麾也。 又持也。 又《廣韻況於切《集韻》匈於切,𠀤音籲。義同。 [1] 

説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扜
指麾也。從手虧聲。億俱切

説文解字注

(扜)𢫾𪎮也。𪎮各本作麾。俗。今正。扜𪎮為雙聲。山海經曰。有人方扜弓射黃虵。從手。虧聲。億俱切。五部。亦匈於切。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