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托勒敖

鎖定
托勒敖,哈薩克語意為“抒懷”、“抒情詩”、“啓示歌”、“宣敍調”,是一種由一人以冬布拉自行伴奏,坐着(後來有站在舞台上)進行説唱表演的曲藝形式。流傳於新疆哈薩克族聚居區。 [1] 
托勒敖內容多為歌者或詩人對人生、社會的觀察而引發的抒懷,往往有情節、有故事。表演以吟唱為主,唱腔以傳統民歌為基礎,無固定曲調,一人自彈自唱,可即興填詞,過門速度一般偏於徐緩。托勒敖音樂在調式結構、旋律等方面與鐵爾麥音樂基本相似,但其音樂的旋律更加簡潔而悠揚,感情深沉。 [2] 
托勒敖不僅是哈薩克民族中最早形成的一種曲藝形式,而且對於教育、啓發、感化哈薩克人民,並引導人們對各種社會問題、事項做出睿智結論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托勒敖在哈薩克民族的歷史中有着特別重要的地位。2014年,托勒敖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 
中文名
托勒敖
批准時間
2014年
非遺級別
國家級非物質物化遺產
非遺編號
Ⅴ-127
申報地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
遺產類型
曲藝
別    名
哈薩克族托勒敖
托勒傲
代表人物
阿里甫斯拜·木哈買提江

托勒敖歷史沿革

托勒敖是哈薩克族較早盛行的一種曲藝形式。最早的創作者和演唱者都是宮廷詩人和國王的謀士,他們通過托勒敖這種形式歌頌汗王的治世之道,英雄人物的壯舉,描述勝利歸來的喜悦,哀悼去世的英賢,或者闡發生活哲理與治世之道。其前身為公元5-6世紀流傳於民間的薩仁與阿薩阿塔亞克吉爾。相傳8-9世紀生活在錫爾河流域的哈薩克族彈唱家闊爾庫特供職於九姓烏古斯,他曾創作、演唱過許多托勒敖,對當時和後世都有很大影響,以至雖民族遷徙,政權更迭,仍流傳不息。南宋寶慶三年(1227),乃蠻部落的演唱家克爾布哈曾以朮赤汗之死為題創作、演唱托勒敖,緬懷他的道德風範。13世紀的演唱家阿塔勒克也曾演唱過表現《朮赤汗之死》的托勒敖。 [1]  [4] 
15-18世紀,阿山·薩比特(藝名阿山·海戈)創作演唱了《贊賈尼別克汗王》,夏力克爾創作演唱了《向鐵木爾畢官宣敍》,季葉木別特創作了《陶吾開汗》《居力木別特》《我的手腳被捆綁》等托勒敖曲目,至今都在民間傳唱。相傳哈薩克汗國的陶吾開汗(1680-1718)之子去世,布哈爾·哈爾卡曼前往王宮表示哀悼、慰問,即興吟唱了托勒敖《陶吾開汗之子去世以後》,情真意切,感人肺腑。阿布來汗(171-1781)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左右決定襲擊準噶爾貴族,在各部落首領研討作戰方案的集會上,布哈爾·哈爾卡曼演唱了《您的心比天高》的托勒敖曲目,盛讚阿布來汗的英明果斷,指揮有方,各路首領的團結協力,人強馬壯,相信此役定獲成功。他的演唱鼓舞了士氣,為取得勝利立下功勞。清乾隆四十六年,阿布來汗病重,布哈爾·哈爾卡曼在他病榻前面演唱了托勒敖《我的汗》,稱頌了他的功勳和百姓對他的愛戴。 [4] 
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個叫甫德巴依的富人搶佔了窮人的土地,為了解決爭端,吾吉來·阿依曼別特(1836-1930)在羣眾中演唱了《沒有水的湖是泥灘》的曲目,採用對比的手法諷刺欺壓牧民為富不仁的剝削者。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哈薩克重要詩人阿拜(1845-1904)的兒子去世,歌手江布爾(1846-1945)曾給阿拜演唱了一首名為《不要説自己是個獨根》的托勒敖曲目,對他進行真摯的勸慰。 [4] 
20世紀前半葉,正是社會急劇變革、階級矛盾異常尖鋭的時期,哈薩克族一批進步知識分子也以托勒敖為武器,並注入了鮮明的追求民主、反對暴政、反對黑暗統治的內容。例如阿合特·烏魯米基(1862-1940)的托勒敖曲目《活在世上走正道》,提倡學習文化,掌握科學知識,團結互助的道德風尚,深受羣眾歡迎。唐加勒克·珠勒德創作演唱的不少托勒敖曲目《阿肯的心聲》《團結》《獄中狀況》《告別家鄉》都有鮮明的愛懵,強烈的感情,反映了人民對現實的不滿。 [4] 
20世紀70年代末,托勒敖開始登上高台演出。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舉辦的歷屆阿肯彈唱會,都有托勒敖曲目的演出,並出現了新一代的托勒敖藝人及曲目。 [4] 

托勒敖藝術特點

托勒敖表演方式

托勒敖
托勒敖的演唱形式較為靈活、自由。以冬不拉或其他樂器伴奏,一人自彈自唱,也可以不用樂器伴奏。演唱者可以坐唱,也可以站唱。通常會藉助面部表情和手勢動作輔助彈唱,但沒有定的程式。 [5] 

托勒敖音樂特點

托勒敖的唱腔以哈薩克傳統民歌為基礎,沒有固定的曲調,完全由演唱者自編或自選,也可以直接套用本民族的民歌,有時候還可以見到同曲異詞現象。這説明托勒敖音樂已經初步具備了曲牌的性質。 [5] 
托勒敖音樂在調式結構、旋律等方面與鐵爾麥音樂基本相似。不同的是鐵爾麥音樂多為七聲調式,以do為主音的五聲調式見得不多。而在托勒敖音樂中則主要為以do為主音的五聲調式,以la、sol為主音的調式及六聲、七聲調式見得不多,音域多在一個八度之內。相比而言,托勒敖音樂的旋律簡潔而悠揚,感情深沉。 [5] 
托勒敖音樂中常見自由散板,旋律較為平直,陳述性強。但也可見節奏、節拍變化較多的托勒敖音樂。這類托勒敖主要表現複雜、激動、昂揚的情緒,具有獨特的風格和表現力。托勒敖音樂中也常見與克薩、鐵爾麥音樂相同的“緊彈慢唱”的伴奏形式。一般説來,唱段開始時的過門和間奏的速度較快,歌唱的速度較慢,這是哈薩克民族以彈撥樂器冬不拉自彈自唱而形成的特點之一。但托勒敖的過門沒有鐵爾麥那樣急促、複雜、多變,速度一般偏於中庸或徐緩。 [5] 

托勒敖歌詞特徵

托勒敖的歌詞基本不分詩段,每句詩七到八個音節,韻律、押韻比較自由,也有些唱詞既押頭韻又押尾韻。托勒敖歌詞的篇幅分短小、中等、較長三種。短者只有十餘行,長的可達一千餘行。歌詞語言簡練通俗,旋律抒情優美。有些篇幅偏長、敍事性較強的托勒敖,因為表現內容的需要也出現了節奏的變化,隨着節奏和旋律的變化,其表現力更為豐富多彩。 [5] 

托勒敖流行地區

托勒敖主要流行於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和木壘、巴里坤兩個哈薩克自治縣以及烏魯木齊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的哈薩克人聚居區。在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蒙古等國也有。 [1] 

托勒敖傳承保護

托勒敖流傳現狀

托勒敖藝術是一種極其古老的藝術形式,流傳過程中,很多古老的曲調大量遺失,優秀的詞篇也散落民間,活態流傳的範圍變得狹小。托勒敖在傳承中面臨的困難,主要是理論研究不夠,普遍存在其與哈薩克族鐵爾麥等其他藝術形式間的區分研究不夠、往往混為一談的問題,導致了托勒敖藝術特性的消失與走樣。過去哈薩克族民間經常舉辦托勒敖活動的熱烈場面也已很少出現。牧民農閒時舉辦的家庭聚會、演唱會也越來越少。 [2] 

托勒敖保護措施

托勒敖 托勒敖
為保護和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尼勒克縣積極採取措施,提供了展示才藝和創業的平台。在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保護、建立有效傳承機制的同時,還為傳承人學習傳承提供必要場所,資助他們開展授徒傳藝及教學、交流等活動,對有突出貢獻的代表性傳承人給予表彰、獎勵,全力推動“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工作。 [6] 
新疆尼勒克縣文廣局文化館館長巴合達吾列提介紹:“目前,全縣申報成功國家級項目是一項哈薩克族托勒敖,為了更好的做好非遺傳承和保護工作,我們制定了關於在全縣中小學校利用課餘時間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一個活動的方案,我們也要讓非遺走進我們的學校,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開始做我們非遺的傳承人。” [6]  (2014年)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尼勒克縣文化館獲得托勒敖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7]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托勒敖項目保護單位尼勒克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11] 

托勒敖傳承人物

阿里甫斯拜·木哈買提江 阿里甫斯拜·木哈買提江
阿里甫斯拜·木哈買提江,男,哈薩克族。對托勒敖表演技能的掌握比較系統,對托勒敖傳統節目的繼承也較全面,還具有獨立編演新節目的較強創作能力。其托勒敖表演,説唱熱烈,行腔舒展,彈奏嫺熟,意態灑脱,具有自身鮮明的表演特點。且傳承效果明顯,社會影響較大,是托勒敖傳承的中堅力量。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托勒敖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他一直致力於托勒敖的蒐集整理和創作,2015年12月,出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托勒敖與托勒敖的研究》一書,這對社會各界瞭解、研究和交流托勒敖彈唱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8]  [9] 

托勒敖入選非遺

2014年,托勒敖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  [10] 

托勒敖曲藝價值

托勒敖不僅是哈薩克民族中最早形成的一種曲藝形式,而且對於教育、啓發、感化哈薩克人民,並引導人們對各種社會問題、事項做出睿智結論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托勒敖在哈薩克民族的歷史中有着特別重要的地位。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