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打開我們的文學理解

鎖定
《打開我們的文學理解》是山東文藝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圖書,由張新穎編著。“e批評叢書”是一套關於幾十年代的中國文學評論。由十位大多出生於十二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批評家所著,他們在九十年代取得了豐碩的批評業績,他們的地位、名聲和影響也許還無法與八十年代那批批評家相比,但是他們已經開始了全新的追求,他們的第一次“集體亮相”也算得上是對一個時代文學批評成就的一次總結和展鑑。這套書不是宣言,也不是證明,而是一次貨真價實的“呈現”與“展示”,這代批評家將用他們最優秀的批評文章標示一個新的時代的到來。
書    名
打開我們的文學理解
作    者
張新穎
出版社
山東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年12月1日
頁    數
262 頁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32924981
叢書名
e批評叢書
版    次
1

打開我們的文學理解內容簡介

這套叢書共由10本組成,每本都是各位評論家在九十年代以來所作研究成果的精選結集,它們包括:王彬彬《一噓三嘆論文學》、王幹《灌水時代》、黃髮有《媒體制造》、李建軍《必要的反對》、張清華《天堂的哀歌》、賀仲明《真實的尺度》、張學昕《唯美的敍述》、張新穎《打開我們的文學理解》、楊揚《無限的增長》、張頤武《新新中國的形象》等。作為“e時代”青年評論家的代表,他們以各自不同的一套批評筆墨,或深刻精警、或犀利獨特、或嚴謹紮實、或自由放達,從不同的視角或層面來切入當下的文學創作,表達訴説着他們作為一個文學評論家的良知、正義、職責以及對於當前的文學現象、文學性質、文學發展以及具體作家作品的獨到見解與鮮明立場,撇開浮沫,洞入真知,再現了當下文學的本真狀態與精神走向。可以説,近十年來我國文壇的潮起潮落,重要的作家作品以及文學理論上的突破與收穫,在這些批評家們的著作中都得到了評説和總結。

打開我們的文學理解作者簡介

張新穎,男,1967年生於山東招遠,文學博士,現任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和當代文學批評。
主要著作有:《棲居與遊牧之地》(上海:學林出版社,1994年);《20世紀上半期中國文學的現代意識》(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文學的現代記憶》 [1]  (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讀書這麼好的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默讀的聲音》(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沈從文精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等。

打開我們的文學理解目錄

瞧,他們走來了(代總序)
文學不是意見,生活也不是(代自序) [2] 
輯一 打開我們的文學理解
如果文學不是“上升”的藝術,而是“下降”的藝術
——談《婦女閒聊錄》
打開我們的文學理解和打開文學的生活視野
——從《婦女閒聊錄》反省“文學性”
知道我是誰
——漫談魏微的小説
堅硬的河岸流動的水
——《紀實和虛構》與王安憶寫作的理想
“我們”的敍事
——王安憶在九十年代後半期的寫作
小説精神的源頭、生活世界、現代漢語創作傳統
——林建法編《二O O三中國最佳短篇小説》序
輯二 從寫作中聽“説話的聲音”
平常心與非常心
——史鐵生論
大地守夜人
——張煒論
不絕長流
——再説張煒言及張承志
行將失傳的方言和它的世界
——從這個角度看《醜行或浪漫》
附錄:關於《行將失傳的方言和它的世界》的通信
風與流水所遇見的
——《沉鍾》漫議
《馬橋詞典》隨筆
讀《碑》
亂語講史俗眼看世
——劉震雲《故鄉相處流傳》的無意義世界
輯三 先鋒小説和文學的青春
重返八十年代:先鋒小説和文學的青春
馬原觀感傳達方式的歷史溝通
——兼及傳統中西小説觀念的比較
荒謬、困境及無效克服
——餘華小説試評一
恐懼和恐懼價值的消解
——殘雪小説論一
“瀰漫性文本”及其他
——理解呂新
新空間:中國先鋒小説家接受博爾赫斯啓悟的意義
輯四 火焰的心臟
論沈從文:從一九四九年起
路翎晚年的“心臟”
輯五 界外消息
中國當代文化反抗的流變
——從北島到崔健到王朔
張楚與一代人的精神畫像
困難的寫作
——述論九十年代的詩人散文
帶着偏見、麻木和心動
——《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大系二00一年中國最佳散文》序言
界外消息
——《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大系二00二年散文》序言
可以一篇一篇讀下去
——《新世紀編年文選二00三年散文》序言
代跋:半島的靈性
——讀張新穎有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