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打疊

鎖定
打疊,漢語詞語,拼音是dǎ dié,意思是整理、準備;調整、振作。出自《蘆蒲筆記·打字》。
中文名
打疊
拼    音
dǎ dié
注    音
ㄉㄚˇ ㄉㄧㄝ ˊ
出    處
《蘆蒲筆記·打字》

目錄

打疊解釋

①整理;準備:打疊行裝。 [1] 
②調整;振作:打疊精神來應付。 [1] 

打疊出處

宋·劉昌詩《蘆蒲筆記·打字》:“收拾為打疊,又曰打迸(一作並)。”
宋·龔鼎臣《東原錄》:“江南城破,曹彬見李國主,即放入宅,言令打疊金銀。”
元·汪元亨《醉太平·警世》曲:“喚山童門户好關者,把琴書打疊。”
《水滸傳》第三回:“喝教許多莊客,把莊裏有的沒的細軟等物,即便收拾,儘教打疊起了。”
明·施耐庵《水滸》第二十一回《虔婆醉打唐牛兒宋江怒殺閻婆惜》:押司不要見責。閒話都打疊起,明日慢慢告訴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一卷:一日,從外而來,平氏正在打疊衣箱,內有珍珠衫一件。興哥認得了,大驚問道:“此衫從何而來?”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如此攛哄了幾日,行裝打疊已備,齊齊整整起行,好不風騷!”
茅盾《路》:“這是因為近來風聲又緊,武昌城裏的老百姓,不得不打迭些細軟送進漢口租界。” [1] 
元·無名氏《紅繡鞋》曲:“強打疊精神怎過,思量的做不的生活,越思量越間阻越情多。” [2] 
巴人《運秧駝背》:“他打迭着精神起了牀,支撐着軟癱了的身體,走下山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