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打水滸

鎖定
打水滸是南京高淳和安徽湖陽的一種民俗。它的真意是表演水滸人物的武術技藝。是武術高手們把武功融入雜耍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武術風格、套路。它剛柔並濟,粗獷與優美結合,既可以強身健體,培養尚武精神,又具有欣賞娛樂價值。打水滸一般由36人組成,在鑼鼓指令下,滾、打、騰、躍,頗顯梁山英雄之氣。
中文名
打水滸
含    義
南京高淳和馬鞍山湖陽的一種民俗
朝    代
宋代
地    區
南京高淳和馬鞍山湖陽

打水滸簡介

高淳武術源遠流長,宋朝時就頗有名氣。明清時期習武練功在民間已有了相當規模,並形成了"高淳世家"和"高淳正宗"兩大派。宋以來,高淳先後有53人中過武舉人或武進士。曾經出現了綽號"神腿"、"水上飛"、"鎮 太湖"等傳奇色彩的武術高手。1958年以來,高淳武術健兒在全省武術比賽中奪冠,共獲金牌18枚,銀牌21枚,多次獲集體基本功第一和團體總分第一,享有"武術之鄉"譽稱。

打水滸詳細介紹

打水滸並非上演攻打水滸梁山戲劇,真意是表演水滸人物的武術技藝。是武術高手們把武功融入雜耍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武術風格、套路。它剛柔並濟,粗獷與優美結合,既可以強身健體,培養尚武精神,又具有欣賞娛樂價值。這項活動,早年是遍佈高淳,尤以圩區的丹湖、磚牆更出色。陽江鎮的小花村是一個數千户的大村莊,老中少與打水滸結上了緣,上至八十三,下至手裏攙,都會擺弄幾下"花架拳"。其中一些佼佼者,已成了受人敬慕的"拳師",當地有句民諺:看看"不登樣"(瘦小意),能打三個幫,五十年代初,小花村的"打水滸"就參加了蘇南行署舉辦的武術表演並獲獎。其後又進入鎮江、南京等城市表演,得到一致好評。

打水滸表演形式

打水滸一般由36人組成。根據梁山英雄扮演一定角色,使用真刀真槍,十八般武器輪流槭鬥,打鬥起來是刀光劍影,險象環生,叫人驚心動魄,如身臨其境。招式套路有;武松十八棍、林沖刺槍,孫二孃雙刀、魯智深醉拳、肖翁的板凳花等多套,先是以散打練兵開場,其後是雙打戰鬥,到打眾場得勝收兵終場。表演者一式短衫輕裝,繡花布底鞋,扎英雄頭巾。在鑼鼓指令下,滾、打、騰、躍,頗顯梁山英雄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