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打口青年

鎖定
自從1999年在一本叫《北京新聲》的搖滾畫冊上第一次出現了打口青年這四個字樣後,這個名號便不脛而走。它特指從1970年至1985年出生的新青年。
中文名
打口青年
出    處
北京新聲》的搖滾畫冊
屬    性
特指從1970至1985年出生的新青年
出現時間
1999年

打口青年簡述

後來慢慢地又出現了"打口一代"、"打口文化"等相關新名詞 [1] 

打口青年[打口]

專有名詞,指的是已進行損壞處理(用專用機器把光碟切掉一段)的國外音像製品。本質來説它們屬於"洋垃圾",通過各種非正式渠道重新進入城市消費流通領域,成為各種追求更廣音樂資訊與更多音樂選擇的新人類族羣的流行亞文化,被認為是20世紀末中國另類文化的一種奇特載體。

打口青年[打口青年]

標榜自我的一羣,他們以反流行為終極目標。一羣猥瑣在城市邊緣的青年,一天都無所事事,卻好遊蕩在城市的小衚衕裏為了一個打口帶跑遍全城。城市的秋天讓他們感到沮喪和難受,是因為他們快要有自己的工作。他們總是感到不滿和壓抑,但卻只能像孩子一樣嘟嚷着。他們不停地説着什麼也沒人搭理,愛自言自語。沒頭腦和不高興是他們共同的性格,他們大概快要被埋葬和唾棄了,因為他們被這個陌生的時代打上了口,成了自己的打口青年。

打口青年[打口一代]

把一億多新中國青年定位為"打口一代"顯然有點誣陷好人的傾向。但如果把這四個字的範圍縮小到一百萬就剛好合適了,它特指從1970年至1985年出生的新青年。(對於這一百萬之外的國人,他們有更多正經事要打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