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打口帶

鎖定
歐美國家(尤其是美國,日本也加入進來)將國內賣不出去的音像製品,經過特殊加工(就是打口),以廢塑料的形式賣到中國,這就是打口帶。
中文名
打口帶
外文名
Cracked zone
來    源
歐美國家積壓貨
方    法
電鋸鋸口子

目錄

打口帶來源

打口帶 打口帶
打口帶的來源很多,一般是積壓貨,就是歐美唱片公司都有一個習慣,就是生產一部分唱片做這種唱片上市後的備用品,等上市的唱片銷售開始後(注意是市面上的已滿足市場後)這些往往就被打口了,還有一些是積壓貨,即市面上賣剩的最後也被打上口,這些一起當作廢塑料賣到發展中國家,因為是比較好的環保塑料。

打口帶方法

打口方法很多,一般是電鋸鋸口子(口帶較多),市面上的反而鑽孔的較多,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扎眼盤",沒打到的或只蹭了個邊裏面唱片完好的就叫原盤了,一般原盤較貴。由於打口基本上都是美國的正版貨,所以音質和國內唱片不可同類而語。

打口帶途徑

途徑一般是美國商人先派人監督打口過程,然後運到越南或香港再到廣東,廣東一帶農村很多都是靠這些東西謀生的,挑選出裏面打的不厲害尚可聽的唱片後,由遊擊批發商散播到各地。

打口帶原因

國情的原因,咱們的文化部很少引進國外的唱片,所以聽打口成了瞭解世界音樂的一個重要途徑。(打口東西除了唱片還有DVD,雜誌,甚至正規書籍。)
但是打口越來越被港版盤所取代,因為香港人的盜版技術很高,而且種類頗多,很多在打口中找不到的東西他也能給盜出來,打口作為一個時代的烙印正在離我們漸漸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