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扎賚諾爾區

鎖定
扎賚諾爾區,隸屬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呼倫貝爾市西北部,地處呼倫貝爾草原西部,屬北温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 [6]  毗鄰3個旗、市,總面積311.97平方千米。 [21]  截至2022年10月,扎賚諾爾區轄5個街道、1個鎮。 [17]  截至2021年末,扎賚諾爾區户籍人口8.39萬人。 [28] 
扎賚諾爾區,因呼倫湖而得名,由蒙古語“達賚諾爾”音轉而來,意為“海一樣的湖”。 [21]  1957年,改為扎賚諾爾礦區,升格為縣級建制。2004年,改為扎賚諾爾區,由滿洲裏市代管。 [1]  2013年,扎賚諾爾礦區以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區備案,由滿洲裏市代管。 [22]  2023年3月,由呼倫貝爾市直接管理。 [32-33] 
扎賚諾爾區主要景點有呼倫湖扎賚諾爾博物館猛獁旅遊區等。 [25-27]  是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 [20]  、第六屆內蒙古自治區文明城市”。 [19] 
2022年,扎賚諾爾區地區生產總值(GDP)69.9億元,同比增長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97億元,同比增長15.6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51億元,同比增長19.5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 [29] 
2023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73.6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9億元,比上年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49.19億元,增長2.8%;第三產業增加值21.89億元,增長8.3%。 [34] 
中文名
扎賚諾爾區
外文名
Jalainur 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150703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呼倫貝爾市西北部
面    積
311.97 km² [21] 
下轄地區
5個街道、1個鎮 [17] 
政府駐地
第三街道 [22] 
電話區號
0470
郵政編碼
021410
氣候條件
北温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 [6] 
人口數量
8.39 萬(截至2021年末户籍人口) [28] 
著名景點
呼倫湖
扎賚諾爾博物館
猛獁旅遊區 [25-27] 
火車站
扎賚諾爾西站
車牌代碼
蒙E
地區生產總值
73.66 億元(2023年) [34] 

扎賚諾爾區歷史沿革

舊石器時期,扎賚諾爾人在此活動。
商朝時期,扎賚諾爾地區屬肅慎和東胡的活動範圍,與商王朝有朝貢關係。
周朝至秦朝時期,屬東胡地。
西漢時期,為匈奴左賢王庭轄地。兩漢更迭時期,鮮卑拓跋部南遷至達賚湖一帶,扎賚諾爾地區為其領地,至東漢末年。
南北朝時期,屬柔然、突厥地。
隋朝時期,屬突厥南室韋地。
唐朝時期,屬西室韋地,受轄於室韋都督府。
遼朝時期,為契丹、烏古居地,受轄於上京道烏古敵烈統軍司。
金朝時期,為塔塔兒居地,受轄於東北路招討司。
蒙古太祖九年(1214年)後,為成吉思汗大弟哈布圖·哈薩爾封地,設齊王府治,屬嶺北行省和林路。
明朝時期,為蒙古脱古斯帖木兒駐牧地,受轄於奴兒干指揮使司斡難河衞海剌兒千户所。
清朝初期,境內蒙古族歸附清王朝,由黑龍江將軍統轄。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受轄於呼倫貝爾總管。雍正五年(1727年),呼倫貝爾總管在阿巴蓋圖設卡倫駐守。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新巴爾虎右翼四旗的鑲紅旗統領。乾隆八年(1743年),受轄於呼倫貝爾副都統銜總管。光緒六年(1880年),受轄於呼倫貝爾副都統。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在譯寫東清鐵路火車站的站名時,將“達賚諾爾”音轉為“扎賚諾爾”,後又以訛傳訛將煤礦名、地區名叫成“扎賚諾爾”。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裁撤呼倫貝爾副都統,改設呼倫貝爾兵備道,扎賚諾爾地區歸其管轄。宣統元年(1909年)10月,設立臚濱府,扎賚諾爾被劃為區,歸臚濱府管轄。
民國元年(1912年)2月,陳巴爾虎總管車和扎率蒙俄聯軍攻陷臚濱府,歸附“呼倫貝爾自治政府”,扎賚諾爾屬之。民國九年(1920年)8月,呼倫貝爾自治政府宣佈取消“自治”,設臚濱縣,扎賚諾爾受其管轄。民國十九年(1930年)9月,扎賚諾爾設鎮。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6月,“滿洲國”裁撤臚濱縣,扎賚諾爾鎮受轄於興安北省駐滿洲里辦事處。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月,扎賚諾爾屬新巴爾虎右翼旗。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設扎賚諾爾街,屬新巴爾虎右翼旗。民國三十年(1941年),扎賚諾爾街從新巴爾虎右翼旗劃出,直屬興安北省。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月,扎賚諾爾街改設為扎賚諾爾市,直屬興安北省;同年8月9日,蘇軍進駐紮賚諾爾,日偽扎賚諾爾市政權垮台;同年8月19日,蘇軍組織選舉大會,成立扎賚諾爾市政府;同年10月1日,呼倫貝爾自治政府成立,扎賚諾爾市屬之。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中共西滿軍區護路軍第三團接管扎賚諾爾市政府,建立人民政權。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月1日,呼倫貝爾地方政府取消自治,建立呼倫貝爾盟,隸屬內蒙古自治區,扎賚諾爾市隨之屬內蒙古自治區;同年5月,扎賚諾爾市改稱扎賚諾爾區,隸屬呼倫貝爾盟。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扎賚諾爾區改稱扎賚諾爾街,仍屬呼倫貝爾盟;同4月,扎賚諾爾街併入滿洲裏市,稱扎賚諾爾區。
1954年4月,扎賚諾爾區政府改稱扎賚諾爾區人民政府,扎賚諾爾區隸屬滿洲裏市。
1955年5月,扎賚諾爾區人民政府改稱扎賚諾爾區人民委員會。
1957年2月,扎賚諾爾區改為扎賚諾爾礦區,升格為縣級建制。
1958年6月,撤銷扎賚諾爾縣級建制,同時撤銷扎賚諾爾礦區人民委員會;同年10月9日,成立滿洲裏市人民委員會扎賚諾爾辦事處和滿洲裏市紅旗人民公社。
1960年6月,扎賚諾爾礦區人民公社成立,保留辦事處,隸屬滿洲裏市人民委員會。
1961年12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批准成立扎賚諾爾礦區人民委員會,隸屬滿洲裏市人民委員會。
1962年5月,滿洲裏市人民委員會批准成立扎賚諾爾礦區人民代表大會和扎賚諾爾礦區人民委員會,礦區人民委員會同時也是礦區城市人民公社,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同年7月,扎賚諾爾礦區城市人民公社撤銷。
1968年2月,成立扎賚諾爾礦區革命委員會,取代扎賚諾爾礦區人民委員會。
1969年8月,扎賚諾爾礦區隨滿洲裏市劃入黑龍江省
1979年7月,扎賚諾爾礦區隨滿洲裏市重新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1980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批准扎賚諾爾礦區恢復旗縣級建制。
2004年2月,扎賚諾爾礦區改為扎賚諾爾區,由滿洲裏市代管。 [1] 
2013年3月,扎賚諾爾礦區以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區備案,為縣級行政區劃建制,由滿洲裏市代管。 [22] 
2023年3月,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屆黨委常委會會議決定,扎賚諾爾區由呼倫貝爾市直接管理。 [32-33] 

扎賚諾爾區行政區劃

扎賚諾爾區區劃沿革

清宣統元年(1909年)10月,扎賚諾爾區轄大河沿兒、禿尾巴山、扎賚諾爾車站地區、勾東、“八乍市”、西山、波老尼果夫二礦地區(靈泉)、阿巴該圖、阿巴該圖卡倫,面積約800平方千米(不包括扎賚諾爾鐵路、扎賚諾爾煤礦轄地)。
民國十九年(1930年)9月,扎賚諾爾鎮轄阿巴該圖、西山、“八乍市”、扎賚諾爾小站、小屯、南菜園子、波老尼果夫第二礦場地區。
民國三十一年(1932年),達蘭鄂羅木河以東礦區、車站劃入新巴爾虎左翼旗,達蘭鄂羅木河以西、“八乍市”、西山、靈泉等區域劃入新巴爾虎右翼旗。扎賚諾爾鎮轄溝東、“八乍市”、西山、波老尼果夫二礦(靈泉)區域,面積約600平方千米。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扎賚諾爾街轄二卡、西山、“八乍市”、小屯、南菜園子、波老尼果夫第二礦地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劃入新巴爾虎左翼旗、新巴爾虎右翼旗的地界重新並回扎賚諾爾街。扎賚諾爾街轄車站街區、“八乍市”街區,總面積1000平方千米。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扎賚諾爾市轄車站街區(包括東西小屯、扎賚諾爾小站區域)、“八乍市”街區事務所(包括西山、“八乍市”、溝東、南菜園子、靈泉區域)。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扎賚諾爾市轄5個區:中央區(“八乍市”)、南園區(南菜園、靈泉)、社宅區(溝東白房子)、西山區(西山、鐵路北)和車站區(扎賚諾爾車站、東西小屯)。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月,扎賚諾爾市由原5個區合併為3個區。中央區轄原中央區、南園區;解放區轄原社宅區、西山區;勝利區轄扎賚諾爾車站、小屯。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扎賚諾爾區轄勝利街。
1957年2月,扎賚諾爾礦區轄中央街管理區、勝利管理區和靈泉管理區。
1958年6月,撤銷中央街管理區。
1960年6月,扎賚諾爾礦區城市人民公社轄光榮管理區、勝利管理區、靈泉管理區。
1962年7月,撤銷扎賚諾爾礦區城市人民公社,新成立的扎賚諾爾礦區人民委員會轄光榮管理區、勝利管理區、靈泉管理區、中央街管理區、滿洲裏市紅旗人民公社。
1976年,扎齎諾爾礦區與鄰旗重新劃界,扎賚諾爾轄區為東臨新巴爾虎左旗,西接新巴爾虎右旗,南瀕呼倫湖,北與俄羅斯水路相接,面積為532平方千米。滿洲裏市紅旗人民公社轄扎賚諾爾車站、靈泉農業生產隊、道北農業生產隊。
1980年7月,扎賚諾爾礦區轄6個街道:東風路街道、紅衞路街道、道北街道、車站街道、西山街道和靈泉街道。
扎賚諾爾區衞星地圖 扎賚諾爾區衞星地圖
1981年3月,撤銷東風街道、紅衞街道、西山街道、道北街道,成立第一街道、第二街道。扎賚諾爾礦區轄4個街道:第一街道、第二街道、車站街道、靈泉街道。
1985年,成立第三街道;撤銷滿洲裏市紅旗人民公社及其行政區域管理權,重歸扎賚諾爾礦區,公社成為純農業生產單位。
1992年,與所鄰旗再次劃界,將原屬扎賚諾爾礦區的二卡、扎賚諾爾車站劃出歸入滿洲裏市郊區(後改為東湖區)。
2000年2月,成立第四街道、第五街道。
2004年6月,扎賚諾爾區接管新開河鎮移交的“七百畝”地區(31.5平方千米)。 [2] 
2014年,撤銷靈泉街道,設立靈泉鎮。 [3] 

扎賚諾爾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10月,扎賚諾爾區轄5個街道、1個鎮。 [17]  區人民政府駐第三街道。 [22] 
扎賚諾爾區區劃詳情
/
/

扎賚諾爾區地理環境

扎賚諾爾區位置境域

扎賚諾爾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呼倫貝爾市西北部,介於北緯49°19′—49°46′、東經117°12′—117°53′之間,毗鄰3個旗、市,東與新巴爾虎左旗接壤,南瀕中國第五大淡水湖呼倫湖新巴爾虎右旗相連,西臨滿洲裏市,北經二卡口岸與俄羅斯赤塔州的阿巴蓋圖水陸相通。全區總面積為1311.97平方千米,南北最長距離約49.83千米,東西最長距離約49.77千米。 [21] 

扎賚諾爾區地質

扎賚諾爾區地形圖 扎賚諾爾區地形圖
距今約3.6億年前的古生代下石炭紀,扎賚諾爾地區為海洋。中上石炭紀成為陸地。在2.25億年前的中生代為沉降盆地,地表為熱帶森林。燕山運動中地表植物被埋入地下,形成巨厚的煤層以及化石。第三紀末期形成西山斷裂。第三紀末至第四紀初,扎賚諾爾地區繼續隆起並不斷夷平,長期受侵蝕、剝蝕作用,形成準平原地貌。250萬年前因地塊下陷形成呼倫湖。至全新世,現代地貌基本形成。
扎賚諾爾區地層簡表
厚度
(米)
地層特點
分佈區域
新生界
第四系
全新統
<20
由沖積、沉積、風積物的砂、砂石、粘土組成
境內大部分地區
中生界
侏羅紀
上統
扎賚諾爾羣
伊敏組
400—475
由泥岩、粉砂岩、砂岩、礫岩、炭質泥岩和煤組成
東部
西部
大磨拐河組
750
由礫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組成,中上部夾有凝灰砂岩、凝灰岩
東部
西部
古生界
泥盆系
中統
烏奴耳組
>400
由礫岩、砂岩、粉砂岩、灰巖、白雲岩組成
西部
扎賚諾爾地區地質構造處於第三沉降帶海拉爾多字型構造地區,由額爾古納隆起帶和呼倫貝爾沉積帶組成。北部略微凸起,東有嵯崗大斷層,西有扎賚諾爾大斷層。扎賚諾爾斷裂由於沉降帶由一系列呈北東向的扭性斷裂組成,區域內褶曲不發育,構造比較簡單。沿扎賚諾爾斷裂有大量燕山期的酸性中性火山岩噴發。淺層侵入岩由於自然力的作用廣泛出露。 [4] 

扎賚諾爾區地形地貌

扎賚諾爾區正射影像圖(2006年) 扎賚諾爾區正射影像圖(2006年)
扎賚諾爾區為典型的新生代準平原地貌,海拔高度在545—600米之間。轄區內和緩起伏的低山丘陵之間為發育開闊的盆地,地形剖面呈正弦曲線,西部為低山丘陵,東部低窪平緩,二卡至炅泉一線以東有河谷漫灘、湖濱平原、沖積平原、沙地、沙崗和高平原。
扎賚諾爾西北部的達賚諾爾低山呈東北—西南走向,一般海拔600—800米,相對高度100—400米。山體由中生代的中酸性火山岩組成。丘陵區在轄區西部,海拔高度624—700米,地面坡度一般為2‰—3‰;丘陵頂部經長期風化、剝蝕成渾圓狀;基岩埋藏較淺,有的直接裸露為侏羅紀凝灰岩,風化較嚴重已成碎石狀。
扎賚諾爾境內的湖濱平原和沖積平原與沼澤濕地、沙地、沙崗等地貌類型互相交錯(呼倫溝與達蘭鄂羅木河通湖口之間分佈有若干沙丘,扎賚諾爾東南面有高出湖濱平原21米的孤立的平頂沙崗沙子山)。濱洲鐵路兩側大河沿一線有海拉爾河沖積形成的平原。靈泉一帶可見到一些坡積物,顆粒較粗有稜角。海拉爾河、達蘭鄂羅木河、額爾古納河、新開河交匯處為河灘階地;達蘭鄂羅木河附近由於在20世紀修築鐵路和煤礦截斷河道,使路北形成了河灘沼澤斷續階地,水深0.3—1米;河灘階地北段河流堆積作用旺盛,斷續階地較平坦。 [5] 

扎賚諾爾區氣候

扎賚諾爾區屬北温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氣候寒冷,四季分明,無霜期短,日照充足,晝夜温差大。夏季短暫、温暖,春季乾旱多風,秋季降温急劇,霜凍早,冬季漫長、嚴寒。年平均氣温1.0℃。最低氣温≤-30℃年均30天,1月平均氣温-23.8℃,極端最低氣温-42.7℃(1960年1月16日);夏季平均氣温19.8℃,極端最高氣温40.5℃(2004年7月21日),年平均氣壓934.6毫巴。降水集中於七八月份,年際分佈不均。年降水量最大為448.01毫米(1958年),最小為141.6毫米(2004年)。全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平均風速4.1米/秒,8級以上大風天數年均40.1天。 [6] 

扎賚諾爾區水文

扎賚諾爾區全境屬額爾古納河流域,境內河道均為坡面徑流形成,主要河道為三級支流。達賚湖漁場溝全長71.7千米,流域面積374.4平方千米,流經扎區境內長度1.98千米。扎賚敖爾金河長度44.9千米,流域面積286.3平方千米,均在扎區境內。泉水溝全長35千米,流域面積296平方千米,流經扎區境內4.6千米。達蘭鄂羅木河(又稱烏勒格寧河、烏日根河、木得那亞河、混河、渾濁河、圈河)位於轄區東南部,南起呼倫湖東北角,18世紀中葉以前為呼倫湖唯一出水口,河道淺平,蛇曲發達,兩岸為沼澤地,蜿蜒向北注入額爾古納河。18世紀中葉至1958年,呼倫湖水位下降,河水倒灌入湖。1958年後湖水上漲,扎賚諾爾礦在河上築壩堵截。1965年在達蘭鄂羅木河東側開挖新開河,使達蘭鄂羅木河中部河牀改道,導湖水入海拉爾河。達蘭鄂羅木河成為調節呼倫湖水位的吞吐性河流,其中段舊河道被廢棄後呈斷續之狀,變為封閉泡澤。 [7] 

扎賚諾爾區土壤

扎賚諾爾區境內的土壤分為5個土類、13個土亞類、4個土綱,養分普遍較高,有機質、全氮含量豐富。 [8] 
扎賚諾爾區境內土壤分類
土類
分佈區域
剖面組成
所含亞類
備註
鈣層土綱慄鈣土類
二卡至靈泉一線以西的低山丘陵區
腐殖質層、
鈣積層、母質層
暗慄鈣土、慄鈣土、
草甸慄鈣土、鹽化慄鈣土、鹼化慄鈣土
是境內的地帶性土壤
腐殖質土綱草甸土類
草甸土分佈於二卡至靈泉小河口一線以東地區,石灰性草甸土和鹽化草甸土分佈於扎賚諾爾車站附近,沼澤化草甸土集中分佈於禿尾巴山以北地區,溝谷中零星分佈鹼化草甸土
腐殖質層深厚
腐殖質含量高
草甸土
石灰性草甸土
鹽化草甸土
鹼化草甸土
沼澤化草甸土
為隱域性土壤
水層土綱沼澤土類
三叉河一帶
草根盤結層、
粗腐殖質層、潛育層
草甸沼澤土
地勢低窪積水,成土時間短,肥力低下
初育土綱風沙土類
轄區東南部
腐殖質層、
過渡層、沙質母質層
固定風沙土
地勢平緩,發育時間較長,植被覆蓋度大於30%
初育土綱粗骨土類
山嶺的山頂和山坡上
腐殖質層、
碎石為主的母質層
鈣質粗骨土
風蝕水蝕作用強,固土層極薄,難以利用

扎賚諾爾區植被

扎賚諾爾區境內植被屬短草植被類型,典型草原分佈面積較大,是天然草原的主體類型,其中羊草、大針茅叢生小禾草草原以旱生叢生禾草、根莖禾草建羣為特徵,叢生禾草小半灌木草原建羣植物以旱生叢生禾草為主,伴生克氏針茅、羊草、小半灌木和灌木。草甸草原主要建羣植物為羊草、貝加爾針茅、線葉菊、日蔭菅、鐵桿蒿和其他旱生植物。沼澤植被建羣植物主要有塔頭苔草、三楞草、蘆葦、修氏苔草、水葱等。沙生植物主要為沙蓬、差巴嘎蒿、冰草、黃柳、小葉錦雞兒等灌木,分佈於轄區東南部沙地上。境內天然林木極少,現有林木多為20世紀80年代後栽植,主要種類有楊樹、榆樹、河柳、丁香、樟子松、榆葉梅等,其中自然散生的河柳分佈於海拉爾河沼澤灘地上。 [9] 

扎賚諾爾區自然資源

扎賚諾爾區土地資源

扎賚諾爾區土地面積24459公頃。其中農用地19996.24公頃,佔總面積的81.75%;建設用地3560.83公頃,佔總面積的14.56%;未利用地901.93公頃,佔總面積的3.69%。 [11]  草原面積9600公頃,其中可利用草場7466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鮮草1035公斤。 [12] 

扎賚諾爾區礦產資源

扎賚諾爾境內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褐煤、沸石、芒硝、麥飯石、石灰石、珍珠岩、瑪瑙等10餘種。扎賚諾爾煤田南北長45千米,東西寬23千米,總面積1035平方千米;含有4個煤層羣,煤系總厚82米;共有14個煤層,其中主要煤層8層,煤層厚1.9—25.9米;煤炭地質儲量101億噸,累計探明儲量88.4億噸,表外儲量4.1億噸,保有儲量8.6億噸,已動用儲量1.5億噸。煤炭品種為褐煤,煤質屬中低灰分,平均灰分13%,每公斤低值發熱量3000—3800大卡。煤田發育穩定,結構簡單,斷層少,落差小,煤炭含硫量低,適宜大規模機械化開採。 [13] 

扎賚諾爾區生物資源

植物資源
扎賚諾爾區境內有野生高等種子植物57科、202屬、284種,菊科最多,其次是禾本科、豆科。飼用植物是天然草場的主體植物,有52科194屬275種,主要有羊草、無芒雀草、寬穗雀麥、草地早熟禾、大針茅、黃花苜蓿、狗尾草、銀穗草等。有價值的食用植物有草原白蘑、金針、細葉百合、山丹、黃花菜、野韭菜、山葱等。有價值的藥用植物有69科、128屬、420種,其中藥用孢子植物有白蘑、雷蘑、脱皮馬勃、大馬勃、問藺、水木賊等,藥用種子植物主要有麻黃、黃苓、知母、漏蘆、柴胡、黃苔、沙蓬、細葉白頭翁、多葉棘豆等。水生植物主要為蘆葦類,分佈在河流交匯處和湖泡之中,分為大蘆葦、中蘆葦、小蘆葦3種類型,此外還有蒲草、水葱等植物。浮游植物分佈於呼倫湖和境內河流中,其中呼倫湖有浮游植物8門、88屬、21目、38科,以綠藻門、藍藻門、硅藻門、裸藻門、甲藻門、金藻門、隱藻門、黃藻門等為主,其中藍藻門為優勢門,極易形成“水華”。 [14] 
動物資源
鳥類主要分佈在呼倫湖周圍濕地和二卡濕地內,有18目、50科、303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9種,二級重點保護鳥類43種。鳥類中以夏候鳥為主,其中大部分為鸊鷉、鸕鷀、雁鴨、、秧雞、鷸、等水禽和近水雀形目鳥類。每年亦有大量旅鳥途徑扎賚諾爾,如小天鵝、大濱鷸、金鴴、小杓鷸等。冬候鳥有毛腳鵟、雪鴞、灰伯勞、鐵爪鵐、朱頂雀等。雀形目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留鳥,如蒙古百靈、角百靈等。境內共有獸類6目、13科、35種,其中齧齒動物15種,食肉動物12種,以小型獸類為主,如黃羊水獺、旱獺、兔猻、狐狸、沙狐、紫貂、麝鼠、刺蝟等。呼倫湖及境內河流中共有魚類4目6科30種,鯉形目鯉科佔大多數,主要經濟魚類有鯉魚、鯽魚、紅鰭鮊、蒙古紅鮊、油餐鰷、狗魚、鯰魚7種,其他經濟水生動物有秀麗白蝦、蚌等。浮游動物有37種,其中輪蟲類25種,橈足類3種,枝角類2種。兩棲動物有1目、2科、2種。爬行動物有1目、2科、2種。 [14] 

扎賚諾爾區水資源

扎賚諾爾境內河流湖泊分佈廣泛,水資源豐富。地表水方面,海拉爾河年均徑流量30.4億立方米,呼倫湖蓄水量138.5億立方米,新開河引水年徑流量約110萬立方米。地下水分為4個供水區:山間窪地(谷地)孔隙潛水供水區、山前坳地和丘陵底部裂隙潛水供水區、低山丘陵結構裂隙承壓水供水區、低窪河灘地孔隙水供水區。 [10] 
扎賚諾爾區地下水資源補給量表
區域
面積(平方千米)
補給模數
(立方米/年·平方千米)
年補給量(立方米)
地表水開發利用區
191.00
3.51
670.40
低山丘陵水土保持區
217.30
0.82
178.22

扎賚諾爾區人口

扎賚諾爾區數量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扎賚諾爾區常住人口為84424人。 [16] 
截至2021年末,扎賚諾爾區户籍人口8.3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8.3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383人,人口出生率4.54‰;死亡人口558人,人口死亡率6.61‰;人口自然增長率-2.07‰。 [28] 

扎賚諾爾區民族

截至2005年,扎賚諾爾區共有14個民族。其中漢族88984人,佔總人口的94.42%;少數民族5256人,佔總人口的5.58%。少數民族中,蒙古族2372人,回族1454人,滿族1055人,達斡爾族236人,朝鮮族91人,俄羅斯族72人,鄂倫春族19人,鄂温克族18人,錫伯族16人,苗族13人,壯族、土家族各4人,彝族2人。 [15] 

扎賚諾爾區經濟

扎賚諾爾區綜述

2022年,扎賚諾爾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9.9億元,同比增長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97億元,同比增長15.6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51億元,同比增長19.5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 [29] 
2023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73.6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9億元,比上年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49.19億元,增長2.8%;第三產業增加值21.89億元,增長8.3%。 [34] 

扎賚諾爾區第一產業

2022年,扎賚諾爾區農作物種植面積達9000畝,果菜產量3400噸,牲畜存欄量達到6.21萬隻,微生物菌劑改良土壤、水肥一體化栽培等農牧業技術得到有效推廣,雙實肉類公司榮獲呼倫貝爾市牛羊肉品牌授權,“雙實”品牌納入內蒙古自治區農產品品牌目錄;引進果蔬新品種6個、赤松茸菌種1個,發放養殖貸款50萬元。 [29-30] 

扎賚諾爾區第二產業

2022年,扎賚諾爾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8.1%;扎煤公司入選中國煤炭工業安全高效集團,達賚湖熱電榮獲自治區高新技術企業;全年完成原煤生產1810.6萬噸,累計發電28.8億千瓦時,2×35萬千瓦熱電聯產項目通過自治區能源局核准,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合閘試驗成功,0.8萬千瓦分散式風電啓動建設,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佔比達48%,發電量佔比達22.7%;中草藥加工項目成功落地,格潤富園油脂油料、林樂化機漿試車生產,工業園供汽管網二期竣工投用。 [29] 

扎賚諾爾區第三產業

2022年,扎賚諾爾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億元,塑造“呼倫湖畔·猛獁草原”旅遊品牌形象,成功舉辦“文化旅遊宣傳月暨猛獁夜市”、“銀色扎賚諾爾”冰雪季活動,協同滿洲裏市開展“歡購邊城、惠享生活”系列促消費活動;呼倫湖小河口景區整體提升改造項目積極推進,《呼倫湖景區概念性規劃》完成初步設計。 [29-30] 

扎賚諾爾區交通運輸

扎賚諾爾區交通便利、通訊便捷,境內有濱州鐵路西北—東南貫穿,東經哈爾濱通向全國各地,向西通往俄羅斯,成為聯接歐亞鐵路運線的大陸橋;301國道縱貫而過,向東與全國公路網相併,向西穿越新巴爾虎右旗通向蒙古國,向北經滿洲里公路口岸直達俄羅斯。 [31] 

扎賚諾爾區政治

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區委書記
區長
截至2023年6月 [23-24] 

扎賚諾爾區社會事業

扎賚諾爾區教育事業

2022年,扎賚諾爾區投入3000餘萬元改善辦學條件,第一幼兒園按期推進,小學教學功能室改造升級,智慧校園試點項目建設完成,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和小學課後服務率均達到100%。 [29] 

扎賚諾爾區文體事業

截至2022年末,扎賚諾爾區舉辦精品賽事和全民健身系列活動30餘場,開展線上線下讀書教學活動40餘次,舉辦書畫、攝影展覽6次。 [29] 

扎賚諾爾區醫療衞生

2022年,扎賚諾爾區人民醫院二期工程主體封頂,婦幼保健中心業務用房完成改造,疾控中心綜合應急庫房、中蒙醫院PCR實驗室順利投用;簡化異地就醫備案流程,實現出院一站式結算。 [29] 

扎賚諾爾區社會保障

截至2022年末,扎賚諾爾區民生支出4.12億元,同比增長19.69%,全年新增就業56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33%,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城鎮低保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835元,特困人員集中和分散供養標準全部提高至每人每月1430元,臨時救助人次、發放救助資金同比增長58.7%和100%;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社區養老服務站服務覆蓋率達到90%以上,全區60週歲以上老年人無償享受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29] 

扎賚諾爾區歷史文化

扎賚諾爾區地名由來

扎賚諾爾名稱來源於呼倫湖,呼倫湖的習慣稱謂為“達賚諾爾”,“扎賚諾爾”為“達賚諾爾”的同音異譯,系蒙古語,意為“海一樣的湖”。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中東鐵路修築至此地。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火車站建成後譯寫站名時將“達賚諾爾”音轉為“扎賚諾爾”,扎賚諾爾由此得名。

扎賚諾爾區方言

扎賚諾爾區方言,屬東北官話,是北京官話方言次方言東北官話的地方變體,屬於漢藏語系—漢語—東北官話—黑松片—嫩克小片。東北官話裏,古入聲的清音聲母字今分歸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且並無明顯規律,這點與北京官話類似。但東北官話裏的古清音入聲字今轉為上聲的比北京多得多。東北官話四聲調值和北京官話相近,但陰平的調值音比北京低。 [18] 

扎賚諾爾區風景名勝

呼倫湖
呼倫湖
呼倫湖(3張)
呼倫湖,又名呼倫池、達賚湖、達賚諾爾,與貝爾湖互為姊妹湖,蒙古語意為“海一樣的湖”,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草原西部的新巴爾虎右旗、新巴爾虎左旗和扎賚諾爾區之間,呈不規則斜長方形,長軸為西南至東北方向,湖長93千米,最大寬度41千米,平均寬32千米,湖周長447千米,面積2339平方千米,最大水深為8米,平均水深為5.7米,蓄水量138.5億立方米,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大湖、東北地區第一大湖、中國第五大湖、第四大淡水湖。 [25] 
扎賚諾爾博物館
扎賚諾爾博物館
扎賚諾爾博物館(6張)
扎賚諾爾博物館,位於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區,南臨301國道,是一座以展示地域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為主題的休閒娛樂中心,呼倫貝爾境內最大的博物館,也是呼倫貝爾蒙元文化的集中展示之地。博物館佔地面積2480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8320.5平方米,分為3個系列展廳,分別為扎賚諾爾歷史文化廳、呼倫湖生態濕地廳、扎賚諾爾煤炭廳。展出展品430餘件,標本230餘件,照片100餘張。 [26] 
猛獁旅遊區
猛獁旅遊區
猛獁旅遊區(4張)
猛獁旅遊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滿洲裏市扎賚諾爾區,佔地面積100萬平方米,總投資4.4億元,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集文化展示、遊樂體驗、生態觀光為一體的公益休閒場所和文化旅遊景區。 [27] 

扎賚諾爾區榮譽稱號

2017年2月,扎賚諾爾區入選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 [20] 
2023年1月,扎賚諾爾區入選第六屆內蒙古自治區文明城市。 [1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