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手足躁擾

鎖定
手足躁擾形容四肢被邪火逆亂時不安定的狀態,分虛實兩大類,實證為熱邪熾盛所致,用羚角鈎藤湯、羚羊角湯等治之,虛證因危重病元氣將脱所致,用生脈散、增液承氣湯等治之。
中文名
手足躁擾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概    念
指手足擾動不寧的症狀

目錄

手足躁擾解讀

手足躁擾指手足擾動不寧的症狀。分虛實兩類。實證是熱邪熾盛所致。症見心中煩躁不寧,手足躁擾不得安卧,灼熱,口渴等。《温病條辨·雜説》:“熱淫於內,則心神煩擾,風淫於內,故手足躁亂……”。虛證是因危重病元氣將脱所致。症見循衣摸牀,四肢躁擾等無意識的動作。

手足躁擾中醫應用

一、可出現手足躁擾症狀的證候類型舉例(以手足躁擾或神智異常為主證):
1、心肝痰火,清氣失寧證之手足躁擾
心肝痰火藴逆,心肝火旺,挾痰熱內蒸,上幹滑道,擾亂上焦清氣,致清空失寧,清竅失利,何廉臣曰:“痰火爍肝,肝藏相火而主筋,直上巔頂,衝激神經”。治以清瀉心肝之火為主,兼以化痰降逆,方用羚角鈎藤湯加減。
2、木火藴閉,肝膽風陽證之手足躁擾
肝膽風陽藴閉,木火內盛,火旺生風,風火交煽,上蒙機竅,氣火逆衝,心神矇蔽,而成內竅猝閉之狂亂痙厥重證。治以降火熄風,尤以清降肝陽膽火為主,方用羚角鈎藤湯加減。
3、陽氣厥逆,肝膽風陽證之手足躁擾
肝膽風陽閉厥,肝陽內亢,陽亢動風,猝然上衝,矇蔽機竅,神明內亂,痙厥並瑧,古人謂“厥返則生,不返則死”。治以重鎮肝陽,降火熄風,方用羚羊角湯加減或鎮斂浮越方加減。
4、陰液閉厥,胃腸燥火證之手足躁擾
胃腸燥火閉厥,燥火內藴胃腸,失於清下,或更加誤治,致燥火熾爍,陰液枯竭,燥火上逆,矇蔽神明,引動肝風,而成陰枯火熾風動之危候。治以大滋其陰液為先,兼以清降燥結,方用增液承氣湯加減。
5、陰竭陽越,心腎陰虛證之手足躁擾
心腎陰虛厥脱,心腎陰虛之人,過用疏散克削,重耗陰液,陰虛不能戀陽,陽氣無根,浮越於上,甚則外散欲脱。治以滋陰納陽,方用生脈散合八味方,或加味金匱腎氣湯。
二、《傷寒論》中關於“手足躁擾”的條文
太陽病中風,以火劫法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燻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牀,小便利者,其人可治。(111)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112)
[1-3] 
參考資料
  • 1.    李湘雲.《温病學辭典》:中醫古籍出版社,1991年
  • 2.    李洪成,李新平,李新曄.《中醫證候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3年
  • 3.    (漢)張仲景.《傷寒論》: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