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手背

鎖定
手背為人體部位名稱,即手的背面。在中醫學中,手診作為全身疾病診查的方法,手背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把手背看成是一個人坐在水平地面上,兩腳朝上,兩手朝上,而頭部居於中指上端的一個人體的全息縮影,可通過手背的每一個對應區域來診查全身其他部位的狀態。
中文名
手背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概    念
手的背面

目錄

手背解讀

手背是人體部位名稱,指手的背面,手背是手三陽經循行所過的地方,經脈豐富,穴位豐富,是中醫手診的重要部位之一;解剖學上,手背的皮膚薄而柔軟,富有彈性,移動性大,有毛囊和皮脂腺,其下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絡、淋巴及神經系統,具體如下:
1、淺層結構:手背的皮膚薄而柔軟,富有彈性,移動性大,有毛囊和皮脂腺。淺筋膜薄而鬆弛,內有豐富的淺靜脈、淺淋巴管和皮神經。手背淺靜脈非常豐富,相互吻合成手背靜脈網,收納手背淺、深部的靜脈血。手背靜脈網的橈側半與拇指的靜脈彙集形成頭靜脈;尺側半與小指的靜脈彙集形成貴要靜脈。手的靜脈迴流一般由掌側流向背側,從深層流向淺層。淺淋巴管與淺靜脈伴行,也形成豐富的淋巴管網,迴流與靜脈相似。故手部感染時,手背較手掌腫脹明顯。皮神經的橈神經淺支和尺神經手背支,兩者分別分佈於手背橈、尺側半的皮膚。
2、深層結構
(1)手背筋膜:為手背的深筋膜,分為淺、深兩層。①淺層:為伸肌支持帶的延續,與指伸肌腱結合形成手背腱膜,腱膜的兩側分別附於第2掌骨和第5掌骨。②深層:覆蓋於第2-5掌骨和第2-4骨間背側肌的背面,稱骨間背側筋膜。在各掌骨的近、遠側端,手背筋膜的淺、深兩側相互結合。
(2)筋膜間隙:由於手背筋膜在掌骨的近、遠側端彼此結合,因此在手背淺筋膜、手背腱膜和骨間背側筋膜之間形成兩個筋膜間隙。①手背皮下間隙:為手背淺筋膜和手背腱膜之間的間隙。②腱膜下間隙:為手背腱膜和骨間背側筋膜之間的間隙。
上述兩個間隙均比較疏鬆,且常有交通。因此,在手背感染時,炎症可相互蔓延,致使整個手背明顯腫脹。
(3)伸指肌腱:包括拇短伸肌腱、拇長伸肌腱、指伸肌腱、示指伸肌腱和小指伸肌腱。指伸肌腱在手背的4條,扁而薄,分別走向第2-5指,在近節指骨底移行為指背腱膜。指伸肌腱在接近掌骨頭處,各腱之間被3束斜行的腱纖維束連接,稱腱間結合。由於腱間結合的存在,伸指時各腱彼此牽拉,協同動作。
手掌正面對應的是全身臟腑,手背對應的則是人體背部、腰部的信息。把手握成拳,中指的掌關節處,凸起的關節對應的是人體第七頸椎。如果此處關節正常,無增生、畸形,對應的頸椎也是正常的;關節面靠小指邊增生或異常,提示頸椎右側有問題,關節面靠拇指邊增生或異常提示頸椎左側有問題;食指凸起的關節反映的是左邊肩周,小指凸起的關節反映的是右側肩周,如果這兩個關節有增生或旁邊有青筋凸起,可能患有肩周炎;手背靠上部分對應的是背,靠下部分對應的是腰。如果手背青筋凸起、扭曲、結節,或者按着有疼痛感,説明背部、腰部對應的部位有淤塞的現象;手背經常處於油亮(油亮和潤澤要注意區分),如同剛抹上一層厚油,表示濕症嚴重,容易出現全身疲倦乏力等等。

手背中醫應用

手背藏象
一、關節區的劃分與診斷
1、左下肢劃分:拇指的上指關節為左踝關節,拇指的掌指關節為左膝關節,拇指掌部與手臂手腕線相交的區域為左髖關節;踝關節與膝關節之間的部位為左小腿;膝關節與髖關節之間的部位為左大腿。
2、右下肢劃分:小指的上指關節為右趾關節,中指關節為右踝關節,掌指關節為膝關節,小指掌部與手臂手腕相交的區域為右髖關節。踝關節與膝關節之間的部位為右小腿;膝關節與髖關節之間的部位為右大腿。
3、左上肢劃分:食指的上指關節為左側腕關節,中指關節為肘關節,食指掌指關節為左肩關節;腕關節與肘關節之間的部位為前臂,肘關節與肩關節之間的部位為後臂;中指與食指指縫為右肩。
4、右上肢劃分:無名指的上指關節為右側腕關節,中指關節為肘關節,掌指關節為肩關節。腕關節與肘關節之間的部位為右前臂,肘關節與肩關節之間的部位為右後臂,中指與無名指指縫為左肩。
5、關節區診斷:當在手背的指關節處出現紅色小點,表示有風濕因素,或見於一些關節炎;當關節處出現褐色小點時,表示曾經發生過陳舊性關節炎,或者有勞損現象。當我們用手進行按壓探診的時候,如果某關節有疼痛發麻的感覺,除了手的外傷原因之外,應當考慮相對應的關節處於慢性病變存在。
二、脊椎段的劃分與診斷
1、脊椎段劃分
中指的上指關節為頭頂,中指關節為頭後,中指的掌指關節為頸椎。我們用力握拳,掌指關節隆起最高的中心點為起點,交於手背手腕線的中點,換句話説,就是在手背中,與中指同樣寬度的區域,這段區域稱之為脊椎區。
我們把脊椎段平均分為三段:靠近中指掌指關節的上端為頸椎段,中段為胸椎段,下段為腰骶椎段。
2、脊椎段診斷
(1)頭頂與頭後診斷:我們用手自己觸摸中指頭頂與頭後的手背段處,如有軟硬不勻,非常細小的慄粒狀感覺,提示腦動脈硬化;從頭後到頸椎段如果觸摸上去有硬結,表示頸椎勞損。
(2)頸椎段:當用手觸摸頸椎段,如果有小凹坑的感覺,表示頸椎勞損與生理性缺鈣;如果有慄粒狀凸起,表示頸椎有生理性增生;如果有豆狀硬結,按上去有疼痛麻癢的感覺,表示頸椎已經增生;如果頸椎段青筋怒漲,表示頸椎增生壓迫椎基底動脈而引起腦組織供血不足;當頸椎段上有褐色斑點,表示頸椎有過度使用和曾經有勞損現象;如果頸椎僅僅是按壓上去發睏發麻,表示頸椎最近使用過度,建議適當運動與工作。
(2)胸椎段:用手按壓胸椎段,如果發現慄粒狀硬結,表示有胸椎增生;如果胸椎段上有褐色斑點,表示胸椎勞損;胸椎增生與胸椎勞損在臨牀上輕者無症狀,重者常感背部沉痛麻木,有時候影響到頸肩的活動程度。
(3)腰骶椎段:用手推壓腰骶椎段,如果明顯感覺有隆起現象,表示腰椎間盤肥大;如果有硬結現象,提示腰椎骨質增生;如果此段有凹陷,表示生理性缺鈣,或觸摸上去有發軟的感覺,表示骨質疏鬆;如果用適當的力度按壓此部位,感覺困、麻、刺、痛,則提示腰肌勞損;如果此區靜脈怒漲。提示腎虛血瘀、腰肌勞損、風濕性腰痛、坐骨神經痛。
(4)肩區:發青發暗,表示風寒濕而引起的肩關節炎,在哪側肩區就表示哪側肩關節有此現象。如果肩區按壓有刺痛感覺,表示運動時有勞損。褐色斑點出現表示曾經發生過肩周炎或肩關節損傷。
三、手背的腎臟
1、定位:在中指與食指指縫對應的下方,在腰骶椎段與頸椎段分界處為右腎臟;在中指與無名指指縫對應的下方,在腰椎骶椎段與頸椎段分界處為左腎臟。
2、診斷:在此處有褐色斑點出現,表示有腎結石現象,哪側出現表示哪側有結實出現,斑點越大,結石越大。如果用手仔細觸摸此區,有慄粒狀的硬結,推之有滾動現象,表示有腎結石。如果此區發青發暗,表示腎功能不全。如果此區明顯凹陷,則提示容易發生腰肌勞損或腎精虧虛。
四、手背與臀部
1、定位:在中指與食指指縫對應的下方與手腕線相交的區域為左臀,在中指與無名指指縫對應的下方與手腕線相交的區域為右臀。
2、診斷:如果臀區有青筋怒漲,容易發生坐骨神經痛;如果臀區按壓有壓痛或刺癢,表示有痔瘡。
[1-4] 
參考資料
  • 1.    李經緯、餘瀛鰲、蔡景峯、張志斌、區永欣、鄧鐵濤、歐明.《中醫大辭典第二版》:人民衞生出版社,2004年
  • 2.    邵水金、楊茂有.《腧穴解剖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
  • 3.    王志金.《掌中有健康》:中國紡織出版社,2010年
  • 4.    樊紅傑.《手道圖説》: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