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手槍彈

鎖定
手槍彈,手槍配用的子彈。亦可兼供衝鋒槍發射。主要用於殺傷50米以內的有生目標,供衝鋒槍射擊時有效射程可達200米。初速較低,300~400米/秒,飛行時阻力較小;為了保證在緊急情況迅速擊倒敵人,彈頭一般為圓頭平底質量較大的普通彈,且口徑較大,通常在6~12毫米之間,以9毫米者居多。 [1] 
中文名
手槍彈
定    義
手槍配用的子彈
分    類
分為普通彈和特種彈兩類

目錄

手槍彈簡介

兼供衝鋒槍使用。主要用於殺傷近距離有生目標,有效射程一般為50米,要求有足夠的侵徹殺傷威力。

手槍彈分類

分為普通彈和特種彈兩類。普通彈是手槍的主要彈種,裝備數量多。特種彈包括空包彈、塑料彈、防暴彈、染色彈、曳光彈、高速彈、低威力彈等。空包彈採用無彈頭結構,用於射擊訓練、軍事演習、鳴放禮槍等象徵性射擊活動;塑料彈採用易碎的塑料彈頭,主要用於射擊訓練和對抗演習,安全性好;防暴彈採用橡皮彈頭,用於執行防暴維穩任務,以驅散非法鬧事的人羣,必要時可殺傷近距離的行兇暴徒;染色彈採用裝有染色材料的彈頭,在擊中目標時彈頭破碎,使染色物濺出着色,用於標識目標,追蹤逃犯;曳光彈採用裝有曳光劑的彈頭,發射後形成彈道光跡,用於修正射擊和指示目標;高速彈是一種帶塑料彈託的次口徑脱殼穿甲槍彈,用於殺傷有生目標,增加侵徹殺傷威力;低威力彈採用與普通彈一樣的彈頭,但裝藥量減少,對目標的殺傷威力降低,主要裝備警察,用於在有限場合對付犯罪分子,減少過度殺傷或傷及無辜者。手槍彈按配用手槍的不同,也可分為自動手槍彈和轉輪手槍彈。

手槍彈發展歷程

1835年,柯爾特手槍發射的是紙殼定裝手槍彈。1893年,美籍德國人H.博查特發明了7.65毫米C93式博查特鐵殼手槍彈。後來,德國人G.盧格成功設計了世界著名的9毫米巴拉貝魯姆手槍彈。20世紀初,先後研製了7.63毫米毛瑟手槍彈和11.43毫米柯爾特自動手槍彈。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各國實現了彈藥制式化、通用化。80年代,蘇聯研製了5.45毫米小口徑手槍彈,配用於5.45毫米PSM手槍,這是世界上第一種小口徑手槍彈。比利時研製了5.7毫米小口徑SS90槍彈。德國研製了4.6毫米手槍彈。中國手槍彈的研製始於1913年。50年代研製了7.62毫米手槍彈和9毫米手槍彈,以後相繼研製了1964年式7.62毫米微聲衝鋒槍彈、1967年式7.62毫米微聲手槍彈和DAP92式5.8毫米手槍彈。主要發展趨勢是口徑趨向9毫米和小口徑,將採用鋼芯結構和無污染硬質合金材料彈芯的彈頭,提高侵徹威力。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2] 
參考資料
  • 1.    熊武一、周家法主編.《軍事大辭海·上》:長城出版社,2000年5月:第451頁
  • 2.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