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手太陽經別

鎖定
手太陽經別為十二經別之一,是從手太陽經別出,深入體腔,增強手太陽經與小腸的聯繫的經絡。
中文名
手太陽經別
出    處
《黃帝內經》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概    念
十二經別之一。原稱手太陽之正

目錄

手太陽經別解讀

手太陽經別為十二經別之一。手太陽經別,入腋,進入體腔,走心,系小腸,出於面部天窗穴,出體腔後與手少陰經別合於手太陽小腸經。故與手少陰經別為一對,稱為一合(第四合)。本經別是從四肢向軀幹走行,為向心性走行。
十二經別,是從十二經脈另行分出,深入體腔,以加強表裏相合關係的支脈,又稱“別行之正經”。十二經別一般多從四肢肘膝上下的正經分出,分佈於胸腹腔和頭部,其間有“離、合、入、出”的分佈特點。從十二經脈分出稱“離”,進入胸腹腔稱“入”,與表裏經別同行稱“合”。在頭項部出來稱“出”。出於頭頸部後,陽經經別合於原經脈,陰經經別合於相表裏的陽經經脈,如手陽明經別合於手陽明經脈,手太陰經別也合於手陽明經脈。手足三陰三陽經別,按陰陽表裏關係組成六對,稱為“六合”。
手太陽經別走向:
手太陽之正,指地,別於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腸也(《靈樞·經別》)
手太陽經別,在肩關節部從手太陽經分出,進入於腋窩部,走向心臟,聯繫小腸。

手太陽經別中醫應用

經別通過離、合、出、入的分佈,溝通了表裏兩經,加強了經脈與臟腑的聯繫,突出了心和頭的重要性,擴大了經脈的循行聯繫和經穴的主治範圍。
1、十二經別加強了經脈與臟腑的聯繫。
經別通過離、合、出、入的分佈,溝通了表裏兩經,加強了經脈與臟腑的聯繫,突出了心和頭的重要性,擴大了經脈的循行聯繫和經穴的主治範圍。經別的作用加強了臟腑與四肢頭面的聯繫和陰經陽經之間的聯繫,經別處於經絡系統中經與絡之間,補充了兩者之間的空白。故手太陽經別加強了手太陽經與小腸的聯繫,擴大了手太陽經穴位的主治範圍。
2、更好的解釋了五輸穴的治療作用。
“五輸穴”在臨牀被廣泛應用於遠端取穴且有明顯治療效果。從其在《靈樞》中的論述來看,它們與經別學説是一脈相承的。五輸穴均位於四肢肘膝關節以下,是在經別離開經脈之處的遠端,且五輸穴的經氣運行順序是向心性的,與十二經的環周循行不同。那麼,它是通過什麼途徑來達到“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呢?顯然,單從十二經的循行規律來解釋,是不能自圓其説的,只有藉助於經別系統的運行分佈規律,即通過井→榮→輸→經→合→經別→臟腑→經別→經脈這樣的氣血運行途徑,五輸穴的治療作用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釋。
3、構建以心為中心的整體體系。
經別和經脈均與臟腑發生聯繫,但相比而言,經別和臟腑的聯繫更為密切,它大大加強了整個經絡系統和內部臟腑的聯繫。其中值得説明的是,由於多數經別都直接或間接地與心發生聯繫,突出了心在人體系統中的中心地位,從而構成了以心為中心,通過經絡系統的網絡分佈,把全身聯結成一體的整體體系。
[1-3] 
參考資料
  • 1.    李經緯等.《中醫大辭典》:人民衞生出版社,1995年
  • 2.    沈雪勇.《經絡腧穴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年
  • 3.    李永芝,經別淺議,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5年7月,第15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