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扇鼓

鎖定
扇鼓,又稱太平鼓,起源於漢代,是由乞討者所用的工具和演唱行為演變而來的,是一種羣眾性很強的自娛性的民間舞蹈藝術形式。扇鼓是中國北方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亦神亦俗的中國民間藝術形式,也是一種古老的音樂文化。
扇鼓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舞蹈表達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良好願望。
中文名
扇鼓
外文名
Drum fan
別    名
太平鼓
類    型
音樂文化
起    源
漢代
地    區
北方

扇鼓扇鼓起源

扇鼓起源於漢代,是由乞討者所用的工具和演唱行為演變而來的,是一種羣眾性很強的自娛性的民間舞蹈藝術形式。在明清兩代遍及城鄉各階層,明未清初流傳到趙縣一帶,主要分佈在城東楊户,城南田村、北王村,城北中章等地,各自有不同的藝術特色。 [1] 

扇鼓邢台扇鼓

地處冀南的邢台地區是扇鼓文化的重要傳播區,傳承至今的邢台扇鼓已形成自己的地域性特色,成為中國扇鼓文化中的具有濃厚地域色彩的民間音樂形式。 扇鼓研究雖然早而有之,但對邢台扇鼓的研究卻鮮見於世。基於此,本研究以民族音樂學的理論為研究方法,在堅持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借鑑前人理論研究成果和相關文獻資料,對邢台扇鼓音樂進行研究。本研究主要包括邢台扇鼓音樂學研究和邢台扇鼓的文化學思考兩個方面。 邢台扇鼓音樂學研究主要對邢台扇鼓進行“音樂描述”。邢台扇鼓樂器形態描述為鼓頭、鼓柄、鼓尾三個部分。邢台扇鼓音樂形態主要從扇鼓調形態(包括唱腔、曲式等)、鼓樂、唱詞、表演隊形及舞蹈步伐等方面進行描述。同時理性認知扇鼓樂與民俗的關係。 邢台扇鼓的文化學思考是本研究的結論及其擴展。主要是從文化大背景下提出邢台扇鼓傳承和發展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如傳承人匱乏、生存土壤缺失,商業市場衝擊、資金不足等。試圖從現代文化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中謀求相應的解決途徑和方法,使邢台扇鼓這一民族文化傳統得以保存和發揚光大。 [2] 

扇鼓趙州扇鼓

趙州扇鼓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它的鼓點套路以及藝術風格都很獨特,是趙縣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河北省優秀的民間藝術之花。 [1] 
趙州扇鼓起源於漢代,由乞討者所用的工具和演唱行為演變而來,是一種羣眾性很強的自娛性民間舞蹈藝術形式。2007,趙州扇鼓被確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趙州扇鼓的鼓面為圓形,鼓柄下端彎成雲鈎狀,鈎的左、中、右三處各吊三個鐵環,共有九個鐵環,正如老藝人所説“扇鼓扇鼓圓又圓,上打下墜九連環”。鐵環表面突起螺旋狀菱形花紋。扇鼓表演具有多層次特點,有獨唱和對歌形式、故事形式、説唱形式以歌舞形式,藝術風格明快、活潑、詼諧、風趣,適合舞台表演和廣場表演。 [3] 
據悉,趙州扇鼓現今在趙縣城東楊户村,城南田村、北王村,城北中帳村等地還有分佈,其中楊户村扇鼓傳承已久,最具代表性。楊户村已過花甲之年的楊翠月曾經跟隨村裏的老藝人張四子學藝,她是村裏為數不多的能“掰開板”(鼓環節奏聲與擊打扇鼓聲清晰無混音)的一位,她説這全得益於張四子的言傳身教。 [4] 
扇鼓的表演具有多層次的特點,即獨唱和對歌形式、故事形式、説唱形式以歌舞形式。其藝術風格明快、活潑、詼諧、風趣,適合舞台表演和廣場表演。既有獨唱和對歌形式的《十二月》、《丟戒指》和有角色、有人物、有情節的《二姑娘騎驢王小趕腳》,還有以説唱形式出現的《呂蒙正趕齋》以及載歌載舞、舞蹈性較強的《撲蝴蝶》和《四輩上工》等等。
趙州扇鼓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它的鼓點套路以及藝術風格都很獨特,是趙縣民間文化的瑰寶,也是河北省優秀的民間藝術之花。1979年趙州扇鼓進京演出獲三等獎,經過不斷挖掘整理,多次參加省、市、全國大型文化活動的演出和比賽並獲獎,受到有關知名專家的肯定和鼓勵。當地已把趙州扇鼓列為打造趙縣文化品牌項目,組建了專業扇鼓藝術團隊,並在城區內設有三個培訓基地,即石塔學校、老幹部活動中心和縣文化館少兒藝術團。

扇鼓禮縣扇鼓

扇鼓流傳地區

扇鼓舞 扇鼓舞
扇鼓,即羊皮鼓,因形呈扇狀統冠為羊皮扇鼓,也叫太平鼓,是一種打擊樂器普遍流傳於全國各地,歷史悠久早在商代的《卜辭》中就有明確的記載。扇鼓活動一度時間為地方最為隆重而神聖的文化活動,曾普遍流行於禮縣大潭一帶和西和的部分地方,粗獷豪放具有明顯的號召力。
在大潭,扇鼓是舊時大潭一帶司公(舊時民間專門從事巫術祭祀活動的人,這裏也叫“傳爺的”)在民間祭祀活動“傳老爺”時表演的一種形式,可在多種祭祀活動和其他場合下表演,通過打羊皮扇鼓,進行祈福、禳災,實現某種虛構的願望。

扇鼓史料記載

古羌族多居住於天山南麓、青藏高原、黃土高原等高山寒冷地帶,長期過着遊牧、狩獵的生活。後一部分向西南遷徙,餘下的雖經強制同化於其他民族之中,其風俗及民間藝術亦同化其中,但仍不忘祖先,頑強地通過祭祀活動保留着能與自己祖先交流情感的古老巫舞。再者,這些古老氏族的後裔長期居住在秦巴山區隴蜀之間,這裏交通不便,與文明社會相對遙遠,文化信息也相對封閉。這種封閉無疑對當地社會進展起了阻礙作用,但封閉的狀態又似乎給原始民族藝術的保留創造了條件,使至今流傳於大巴山區的祭祀性歌舞仍保留着古老的原始風貌。禮縣大潭一帶無論從歷史淵源、地理特徵到羊皮扇鼓的表演本身,它的古老風格特徵就能證明一點,總之,許多跡象都説明它與羌族文化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緣關係。
現在,大潭一帶仍延續着扇鼓活動的場景,從扇鼓的活動過程中還能找出具有氐、羌等民族的影子。因為,扇鼓最早發源於羌族,並且扇鼓舞是羌族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廣泛流行於羌族地區。由於羌人族系分佈範圍廣泛,因而同是一種舞蹈各地卻稱謂不同:如四川的(羌族人後裔聚居地)龍溪一帶稱“莫恩納莎”,理縣佳山一帶稱“布茲拉”,在隴南,主要流行於嘉陵江上游一帶,而大潭,正地處上游、嘉陵江水系之一的西漢水流域。這一帶亦是“春秋為氐羌所居”、“古為白馬氐之境”(白馬氐即古代羌族之一支)。

扇鼓表演概況

扇鼓的表演有着不同的説法,在民間往往寄希望於消災免禍,而大規模的祭祀活動則反映出一種最原始的神靈崇拜。
扇鼓舞 扇鼓舞
這種壯觀的圖騰主要表現在“祭山”或“祈雨”時。有關史料表明,從祭山的意圖和目的看祭山很可能與古代羌人由遊牧轉向農耕的社會經濟生活有關。祭山來源於古代人們對日、月、山、水的崇拜,每年為了慶祝五穀豐登,在農曆六月初六、七月初七、八月十五等不同季節的時間裏,殺雞宰羊祭奠山神的恩惠,這種古老的習俗在一直延續,到現在,此風俗在大潭一帶的部分地方仍有保留。在羌族的宗教祭祀活動中還有一種山巫師主持的祈雨活動俗稱“搜山求雨”,羌族地區入夏以後常遇乾旱祈雨便成為經常的宗教活動,這與大潭一帶流傳的“祈雨”風俗同出一轍。十年前,筆者也曾目睹大潭一地久旱時祈雨的場面:烈日下,人們抬着佛像,由司公(即巫師)打着扇鼓,很賣力地唱着,真是人山人海、蔚為壯觀。
扇鼓舞也在廟會(城隍廟會)和春節期間作為一種表演性娛樂活動進行演出。這時的羊皮扇鼓舞完全成為娛樂性表演節目,毫無祭祀活動中的那種神秘、肅穆之氣氛,而充滿了熱烈、喜慶之氣。可作羣舞,也可雙人舞。並不拘泥人數。表演前,在原地先打一通固定套路的鼓點,既可醖釀情緒,又起着烘托氣氛和招徠觀眾的作用。表演時,兩人邊擊邊舞,在“嘭嚓嘭嚓”的鼓場、環聲中表演着“禳鼓”、“揉麻窩子”、“單腿跳”、“鳳凰三點頭”、“線筢子”、“禳星辰”、“勾腿跳”及“躺凳”、“跳凳”、“踩凳”、“跨凳”等粗獷、熱烈的舞蹈技巧動作,同時在鼓環聲的伴奏下配以曲調高亢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唱腔,給人一種別緻、獨特的韻味。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