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扁萼苔

鎖定
扁萼苔(Radula complanata (L.) Dumort.)
中文名
扁萼苔
拉丁學名
Radula complanata (L.) Dumort. [2] 
植物界
地錢門
葉苔綱
光萼苔目
扁萼苔科
扁萼苔屬
扁萼苔
分佈區域
主要分佈於北半球

扁萼苔形態特徵

植物體小,標本黃綠色。莖長4—10毫米,直徑0.1—0.13毫米,帶葉寬1.8—2毫米,具不規則羽狀分枝,分枝向上斜伸出,較短,一般2—3毫米長,直徑約0.08毫米,帶葉寬0.6—1毫米;莖的橫切面6個細胞粗,皮部和莖中部細胞同形,薄壁,具小三角體。葉背瓣稀疏或密覆瓦狀,向側方伸出,近似平展或略呈瓢形內凹,卵圓形,長0.8—0.9毫米,寬0.6—0.8毫米,先端圓鈍,內曲或直,背緣基部弧形,完全覆蓋莖。
芽胞少,生於邊緣上,小盤形;葉邊細胞10—12×6—10微米,中部17—20×10—15微米,薄壁,具小三角體,基部細胞19—22×13—16微米;表面平滑;腹瓣體積較大,方形或近似方形,貼在背瓣上,約為背瓣的1/2大,長0.4—0.5毫米,寬0.2—0.3毫米,先端鈍或截形,與莖平行,上邊直,近基部弧形,成鈍角,常覆蓋莖的1/3—1/2寬,鞘狀部分不或稍膨起;假根區凸起或不明顯,假根少,透明或褐色;背脊外伸與莖呈70—80度角,長0.3—0.4毫米,直或略有小彎,凹處鈍或不明顯。雌雄同株。精子器枝常生於雌苞下方,有2—4對苞葉。雌苞生於頂端,常具2對苞葉,苞葉背瓣常為卵圓形,先端圓鈍,腹瓣常較短,背脊多背凸弧形。蒴萼扁筒形,長1.2—1.5毫米,中部寬約0.9毫米,口寬大,平滑。

扁萼苔地理分佈

產於永善、德欽梅里石、貢山獨龍江、河口。分佈於廣西、四川以及東北地區。

扁萼苔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1400—3500米樹枝或巖面薄土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