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扁擔山公墓

鎖定
扁擔山公墓座落在漢陽區永安堂,離二橋中心區僅1.5公里,像一根長扁擔東挑磨山,西挑鍋頂山,南沿龍陽湖,北靠漢沙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墓園已有150年的安葬歷史,辛亥革命後,革命軍在漢陽保衞戰中曾在這一帶與清軍激戰,許多烈士就長眠在扁擔山。1954年,人民政府闢扁擔山為公墓山。同年底,將漢口寶豐路天主堂墓場、黃浦路公墓、漢陽六角亭紅色戰士公墓等遷到這裏,建立一個辛亥革命烈士公墓。墓園佔地面積600多畝,環境幽雅,山上樹木葱葱,山下碧草青青,湖水漣漣,與仙女山遙遙相望,清澈的龍陽湖如蛟龍守護,是逝者回歸安息的聖地,生者祭祀踏青的遊園。
中文名
扁擔山公墓
地理位置
漢陽區的西北部
佔地面積
600多畝
成立於
1954年

扁擔山公墓陵園概況

扁擔山取名來源於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説。相傳仙女漢皋解珮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韓詩外傳》裏説“邦交甫將南適楚。道彼漢皋台下,遇二女佩兩珮。交甫目而挑之,二大解珮贈之。”故事流傳到民間,更為生動、豐富。説有仙女思凡,肩挑米糧、石磨、炊鍋下界,被王母娘娘發覺,遭到風、雨、雷、電諸神的襲擊,立地化山,即仙女山。她所挑的米糧、石磨、炊鍋和扁擔,散落在附近,分別化為米糧山、磨子山、鍋頂山和扁擔山。這幾座山從北到南,逶迤相連,成為漢陽城區的天然屏障。辛亥革命後,革命軍在漢陽保衞戰中曾在這一帶與清軍激戰,許多烈士就長眠在扁擔山。1954年,人民政府闢扁擔山為公墓山。同年底,將漢口寶豐路天主堂墓場、黃浦路公墓、漢陽六角亭紅色戰士公墓等遷到這裏。此後建設長江大橋時,又將武昌、漢陽龜蛇二山的公墓也遷到這裏。武漢人已把扁擔山作為人們最後歸宿的同義語。 [1] 

扁擔山公墓公墓地址

武漢扁擔山公墓管理處地址:武漢市漢陽區永安堂特1號 [1] 

扁擔山公墓榮譽稱號

多年來,扁擔山公墓在大力宏揚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堅持“誠信為本,服務為民”的宗旨,堅持“墓區建設園林化、功能多樣化、管理現代化、服務優質”發展方向,堅持貫徹和執行殯葬政策和物價規定,積極倡導厚養薄葬,探索不佔或少佔地的多種骨灰安葬形式,推進生態陵園建設。先後被省人事廳、民政廳授予“殯葬改革先進單位”,被市政府授予“殯葬工作先進單位”、“文明單位”,連續多年被漢陽區委、區政府授予“先進集體”、“文明單位”等稱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