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所樹非人

鎖定
《所樹非人》,又名《桃李滿天下》,是戰國時期韓嬰所作的傳記類文言文。
作品名稱
所樹非人
作品別名
桃李滿天下
作    者
韓嬰
創作年代
公元前150年左右
作品出處
《韓詩外傳》
文學體裁
文言文-傳記

目錄

所樹非人翻譯

字詞翻譯
魏文侯:戰國時代魏國的開國君主。
②堂:殿堂。
③劫我以兵:拿着武器攔擊我。
簡主:趙簡子,名鞅。
去:離開。
樹:培養,提拔。
是以:所以。

所樹非人原文

魏文侯①之時,子質仕而獲罪焉,去而北遊,謂簡主曰:“從今已後,吾不復樹德於人矣。”簡主曰:“何以也?”質曰:“吾所樹堂②上之士半,吾所樹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樹邊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惡我於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邊境之人劫我以兵③,是以不復樹德於人也。”簡主曰:“噫!子之言過矣。夫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春樹蒺藜,夏不可採其葉,秋得其刺焉。由此觀之,在所樹也。今子之所樹,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擇而種也。”
(《韓詩外傳》)或曰(選自《説苑》)。
譯文
魏文侯在位的時候,子質做官犯了罪,他離開魏國北上謀生,他拜見趙簡子説:“從今以後,我不再對別人施恩德了。”簡子説:“為什麼呢?”子質説:“我培養提拔了一半的士在殿堂上,朝廷裏的大夫也由我培養提拔的佔一半,邊境守衞的人由我培養提拔的也佔一半。如今殿堂上的士利用君王使我處於危險之中,朝廷裏的大夫用法律威脅我,邊境的人拿着武器捉拿我,所以我不再對別人施德了。”趙簡子説:“您的話這樣説就錯了,如果春天栽種桃李,夏天就可以在桃李樹下乘涼,秋天就可以吃到果實。如果春天栽種蒺藜,夏天就不可以摘它的葉子,秋天也只能得到它長成的刺。由此看來,得到什麼結果在於栽種什麼樹。是因為您所培養提拔的對象不對啊。所以君子應該事先選準對象再培養提拔。”

所樹非人寓意

這説明,人才的培養提拔應該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