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所好軒記

鎖定
《所好軒記》是清代文學家袁枚創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首先寫作者所好,所好甚多,但更好書;繼則進一步説明其它所好同世人,但好書獨甚;最後指出軒名是由好書而來。作者在談及愛書的同時,公開宣稱自己還“好味、好色、好葺屋”等,有悖於當時士大夫階層的窒慾説教,可見其灑脱處世、不屑世俗的思想。文章層層遞進,突出主題,不拘一格,信手寫來,文字簡潔,暢達自如。
作品名稱
所好軒記
作    者
袁枚
創作年代
清代
出    處
《小倉山房續文集》
作品體裁
散文

所好軒記作品原文

所好軒記
所好軒者,袁子藏書處也1。袁子之好眾矣2,而胡以書名3?蓋與羣好敵而書勝也4。其勝羣好奈何5?曰:袁子好味6,好色7,好葺屋8,好遊9,好友10,好花竹泉石11,好珪璋彝尊、名人字畫12,又好書。書之好無以異於羣好也13,而又何以書獨名14?曰:色宜少年。食宜飢,友宜同志15,遊宜清明,宮室花石古玩宜初購,過是16,欲少味矣17。書之為物18,少壯、老病、飢寒、風雨,無勿宜也。而其事又無盡19,故勝也。
雖然20,謝眾好而暱焉21,此如辭狎友而就嚴師也22,好之偽者也。畢眾好而從焉23,如賓客散而故人尚存也,好之獨者也。昔曾皙嗜羊棗24,非不嗜膾炙也25,然謂之嗜膾炙,曾皙所不受也26。何也?從人所同也。餘之他好從同,而好書從獨27,則以所好歸書也固宜28
餘幼愛書,得之苦無力。今老矣,以俸易書29,凡清秘之本30,約十得六七。患得之,又患失之。苟患失之31,則以“所好”名軒也更宜32 [1] 

所好軒記註釋譯文

所好軒記詞句註釋

  1. 袁子:即作者自謂。
  2. 眾:多。
  3. 胡:為什麼。以書名:以此(“所好”)作為書齋的名字。
  4. 蓋:發語詞,此處表原因。羣好:許多愛好。敵:匹敵、相當。
  5. 其:指書。奈何:如何,怎麼樣。
  6. 味:美味佳餚,好吃的東西。
  7. 色:指漂亮的女子。
  8. 葺(qì):修葺,修補。
  9. 遊:旅遊。他在六十三歲之後,一年中有半年時間還出遊在外,姚鼐説東南一帶的山水佳處都有他的足跡。
  10. 友:交朋友。
  11. 花竹泉石:花卉、竹木、清泉、奇石。
  12. 圭(guī)璋(zhāng)彝(yí)尊:泛指玉器、青銅器等古玩珍品。
  13. 無以異:沒有什麼兩樣。
  14. 何:為什麼。以書獨名:只給書齋取名。名:作動詞用。
  15. 同志:指志同道合者。
  16. 是:這個時候。
  17. 少:減退、減少。
  18. 之: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結構助詞,不作解釋,只起語法上的作用。
  19. 其事:指書中所記述的事情。
  20. 雖:即使。然:這樣。
  21. 謝:辭謝,意思是推開(各種愛好)。暱:親近。焉:指代書籍。
  22. 辭:遣去。狎(xiá):親近而態度不莊重。
  23. 畢:網羅無遺之意,引申為“盡”、“全”。焉:指代書籍。
  24. 曾皙(xī):名“點”。曾參之父,孔子的弟子。羊棗:果實名,實小而圓,紫黑色,今俗稱為羊矢棗。
  25. 膾(kuài):細切的肉。炙:烤肉。
  26. 受:接受,表示同意。不受:不認可。
  27. 從獨:只屬於我自己的。
  28. 也:起到句中表示停頓的作用。
  29. 俸:俸祿,薪水。易:交易,此指買書。
  30. 清秘:此指藏書的珍貴(版本)。
  31. 苟:如果。
  32. 名:命名。宜:適當。 [1] 

所好軒記白話譯文

所好軒是袁子藏書的地方。袁子的喜好有很多,而為什麼用書來命名呢?大概是各種喜好和書相比,袁子更喜愛書。他眾多的愛好都是什麼呢?説起來有:喜愛美味,喜愛美色,喜愛建造房屋,喜歡遊玩,喜歡結交朋友,喜愛花竹泉石,喜愛收藏名貴的古董和名人字畫,又喜歡書。對書的愛好和對其他各種愛好沒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偏偏用書來命名呢?回答説:美色適宜於少年,美味適宜於飢餓的人,交朋友應該交志向相同的,遊覽應該在天氣晴好的時候,房屋、花石、古玩適合於剛剛購買,所有這些都是過了時間就沒有新鮮勁兒了。只有書這種東西,不論少年壯年、老弱病殘、飢寒交迫、颳風下雨,沒有不適宜的。而讀書又是沒有窮盡的,所以,對書的愛好勝過其他愛好。
雖然對書的愛好勝過其他愛好,但謝絕其他各種愛好而惟獨溺愛書,這就好像辭去過於親熱而又很隨便的朋友,卻去跟隨一個很嚴厲的老師,這樣的愛好是假的。和其他各種愛好分別而跟從書籍,就像是賓客都散去了,而惟獨老朋友還在,這樣的愛好是偏好。過去,曾皙喜歡吃羊棗,並不是他不喜歡吃美味佳餚。然而,如果説他嗜好美味佳餚,曾皙肯定不會接受。為什麼呢?那是因為把他的嗜好和別人等同了。我的其他愛好和別人相同,而愛好書卻是我自己一個人的事,如此説來,把我的愛好歸結到書上,本來就是適宜的。
我自小喜愛書,想得到它卻苦於沒有能力。如今老了,用俸祿來買書,凡是珍貴的秘本,我大約已購得十分之六七。少年愛好書,恐怕得不到,如今有書了,又恐怕失去。假如害怕這些書失去,那麼用“所好”來命名書齋,就更合適了。 [2] 

所好軒記創作背景

乾隆十九年(1754年),袁枚徹底脱離官場,隱居小倉山下的隨園。隨園經過他的幾度修葺,頗具規模。這篇文章是他為自己在隨園的藏書處所好軒寫的一篇記文。 [3] 

所好軒記作品鑑賞

所好軒記文學賞析

在這篇文章中,袁枚表達了與西方文藝復興時代的思想家類似的思想:人所具有的,我無不具有。在表述這種思想的同時,袁枚又顯示了自己鮮明的個性。
人都有慾望,但在教人做假人、説假話的傳統社會中,人慾被看作是一種罪惡,所以幾乎無人敢披露自己真實的心靈慾求。袁枚的真誠和坦率在於,他老老實實地説出了自己種種生理和心理的追求:袁子好味,好色,好遊,好友,好宮室花石、古玩等等。他還敢於説出自己在這些方面的人生體驗:當血氣旺盛的時候,美麗的女色格外迷人;當腹中飢餓的時候,吃東西格外香;交朋友要找志同道合的人,出遊宜在風和日暖的時節,“宮室花石古玩宜初購”,否則很難充分領略箇中滋味。
除上述慾望之外,袁枚又明確表示自己好讀書,並認為這是更高層次的愛好和追求。如果説聲色、飲食、交遊等等愛好都受到生理、心理和外在環境種種限制的話,對書的愛好則是在人生旅程的任何時候都是適宜的。書海無涯,求知慾永難滿足,因此袁枚認為自己對書的愛好實在超勝於其他的欲求。然而,袁枚又強調,對於高層次的精神追求並不排斥其他的各種慾望,並明確指出,那種標榜自己只追求精神價值而沒有物質慾望的人是虛偽的。物質的追求與精神的追求可以統一起來,可以在人生的旅程中並行而不悖。物質的慾望有盡,而精神的慾望無涯,到最後血氣既衰、交遊散盡,也就只剩下愛書這一種愛好了。所以袁枚説:“餘之他好從同,而好書從獨,則以所好歸書也固宜。”他擔憂這一最後的愛好也將隨生命的消亡而失去,所以格外珍視,以“所好軒”來作為他藏書樓的名字。
袁枚的散文最大特點是不拘一格。從標題上説,這篇文章應當是記其軒,但袁枚不記其軒而在軒名“所好”上發揮。全文如抽絲剝繭,層層深入。作者先談自己喜歡書,次談書與別的玩好器物的不同之處,説明書值得愛;也表明了自己怎麼樣愛書;最後才點名為什麼只把書軒取名為“所好”。從這篇散文中,讀者看到的是一個真率無邪的活生生的人對生命的自我表白,感受到的是在封建禁慾主義統治下古老社會中吹過的一陣清新的風。 [4] 

所好軒記名家點評

黃山書社副社長於志斌《千古雜記》:此記文筆自然流轉,不見用力,而文氣完足,又讓人覺得結構頗嚴謹,表現了相當的修養和才氣。 [5] 

所好軒記作者簡介

袁枚(1716年—1798年),字子木,號簡齋、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進士,為翰林院庶吉士,出為溧水、沭陽、江寧等縣縣令。年四十即告歸,卜築江寧小倉山,號隨園,以讀書著述為事。性通脱,好賓客,負盛名數十年。其文古雅,長於言情。著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等。 [6] 
參考資料
  • 1.    楊文德,陳仲年.八年級古詩文·加油站.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34—236頁
  • 2.    曹道衡,李炳海主編;徐潛,衞紹生等譯評.新編古文觀止·明清精緻小品.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1月:第241—243頁
  • 3.    徐柏容,鄭法清.百花散文書系·袁枚散文選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4年:第54頁
  • 4.    宋致新主編.獨抒性靈·明清性靈小品.上海:崇文書局,2016年1月:第37—38頁
  • 5.    於志斌.千古雜記.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2006年4月:第255頁
  • 6.    夏鹹淳,陳如江主編.歷代小品文觀止.陝西: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第4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