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所在

(漢語詞彙)

鎖定
所在,讀音是suǒ zài,漢語詞語,意思是存在的地方,出自《山海經·海內西經》。
中文名
所在
拼    音
suǒ zài
釋    義
所處或所到之地

目錄

所在解釋

存在的地方。
處所、地方。 [1] 
到處,處處。
謂居其位。亦指居其位者。

所在出處

山海經·海內西經》:“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
《史記·項羽本紀》:“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四》:“舜陶河濱,皇甫士安以為定陶不在此也。然陶城在蒲坂城北,城即舜所都也,南去歷山不遠,或耕或陶,所在則可,何必定陶方得為陶也。”
唐·韓愈《故幽州節度判官張君墓誌銘》:“詔所在給船轝,傳歸其家,賜錢物以葬。”
《東觀漢記·明德馬皇后傳》:“明德皇后嘗久病,至卜者家,為卦問咎祟所在。”
宋·沈作喆《寓簡》卷一:“後之人莫能知其意之所在也。”
《魏書·崔鴻傳》:“自晉永寧以後,雖所在稱兵,競自尊樹,而能建邦命氏成為戰國者,十有六家。”
宋·葉適《上寧宗皇帝札子》三:“王安石大挈利柄,封樁之錢,所在充滿。”
明·劉基《橫碧樓記》:“天下之佳山水,所在有之。”
清·俞樾《諸子平議·呂氏春秋三》“令二輕臣也”:“古書錯誤,所在多有,學者宜悉心考正之。”
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三折:“此處有箇所在,叫做金線池。”
《西遊記》第七三回:“行者報道:‘師父,那所在也不是王侯第宅,也不是豪富人家,卻像一個庵觀寺院。’”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更見仙花馥郁,異草芬芳,真好個所在。
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二章:“她的眼睛瞬也不瞬地望着西邊的田野--這是燈光最繁密的所在,也是奮起的農民集聚最多的所在。”
《國語·晉語一》:“辭曰:成聞之:‘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長,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則致死焉。”韋昭注:“在君父為君父,在師為師。”
《後漢書·陳蕃傳》:“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為害,豈非所在貪虐,使其然乎?”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