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所以

(漢語詞語)

鎖定
所以,本是一個固定詞組,是代詞」和介詞」的組合,一是表示動作、行為賴以存在或發生的原因,二是表示動作、行為賴以存在或發生的方式、憑藉,經過長期使用,就凝結為一個因果連詞,經常搭配表因連詞「因」「為」使用。
中文名
所以
外文名
reason
cause
外文名
so
therefore
拼    音
suǒ yǐ
解    釋
因此、因而

所以詞義源流

因果連詞「所以」,來自固定詞組的凝結。如:
①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②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孟子·梁惠王上》)
③夫虎之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韓非子·二柄》)
④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戰國策·齊策四》)
⑤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也,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莊子·人間世》)
例①—⑤, 「所以」不是連詞,而是一個固定詞組,是代詞「所」和介詞「以」的組合。「所」,義同「此」。「所以」詞組加在謂語動詞之前,一是表示動作、行為賴以存在或發生的原因(如例①—③所示),二是表示動作、行為賴以存在或發生的方式、憑藉(如例④⑤所示)。詞組「所以」經過長期使用,就凝結為一個連詞了。 [1] 
連詞「所以」,大約起源於魏晉時代,中古以後,得到廣泛應用。如:
①(鄰人)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説符》)
②(顏回)曰:「吾昔聞之夫子曰:『樂天知命,故不憂』,回所以樂也。」(《列子·仲尼》)
③官本是臭腐,所以將得而夢棺屍;財本是糞土,所以將得而夢穢污。(《世説新語·文學》)
④亦不見者,不見天地人過罪,所以亦見亦不見也。(唐·法海:《六祖壇經》)
⑤家中新婦有難,拾月將充,苦痛逼身,所以匆速。(變文《八相變》)
⑥只是公等不曾通得這個門路,每日只是在門外走,所以都無入頭處,都不濟事。(《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⑦此犯系十惡大罪,元不曾有祠,所以不曾祭的。(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
⑧他與人只是誠義,所以人都信服他。(明·劉璟:《遇恩錄》)
⑨我是個窮官,怕他們爭行財下禮,所以躭遲着。(《儒林外史》,第八回)
例①,王叔岷鶡冠子·天權篇》注引「所以」作「是以」,足證「所以」就是「是以」,是個連詞。此亦足證「所以」在《列子》裏是個連詞。今本《列子》八篇,已非《漢書·藝文志》所著錄的原書,今學術界已公認其為魏晉時代的作品。
到了中古、近古漢語裏,這種「所以」,由於和表因連詞「因」「為」經常搭配使用,從而更進一步強化了它的連詞功能,如:
①和上答:「皆頓漸不同,所以不許。」(《神會語錄》)
②只無過,所以不喜見。(《祖堂集》,卷十一)
③有飯吃的皆是看覷糞壅,耕種得到,所以有飯吃。(《皇明詔令·諭武臣恤軍敕》)
沒有人認識他,所以受屈到此田地。(《儒林外史》,第二回)
⑤只我那宗病又發了,所以且靜養兩天。(《紅樓夢》,第七回) [1] 

所以例句

所以單標誌的因果句

所謂單標誌的因果句,是指表因分句或表果分句中只出現一個因果連詞的因果句,主要是使用在中古、近古漢語裏。
①亦不見者,不見天地人過罪,所以亦見亦不見也。(唐·法海:《六祖壇經》)
②又舊有條流,不許僧尼午後出寺,又不許犯齋鍾及向別寺宿,所以僧人不得看南郊也。(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③汝將妄心,以口亂説,所以必受罪報。(《祖堂集》,卷十四) [2] 

所以雙標誌因果句

所謂雙標誌的因果句,是指表因分句和表果分句都使用因果連詞的因果句。這種句子有兩個小類:一是前因後果類,此為多數;二是前果後因類,此為少數。
忍禪師無遙授記處,所以不許。(《神會語錄》)
②師雲:「只無過,所以不喜見。」(《祖堂集》,卷十一)
③只漢儒一向尋訓詁,更不看聖賢意思,所以二程先生不得不發明道理,開示學者。(《朱子語類·訓門人》)
後來風俗變化,多有昏昧之處,孔子所以説這在明明德,正是教後人改了。(元·許衡:《魯齋遺書·直説大學要略》,卷三)
老爺這裏不知他這些事,所以留他。(《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他有玉,所以才問我的。(《紅樓夢》,第三回)
以上為前因後果類。
前果後因類句子較少,下僅舉數例,其中或有混合型者。如:
①江南所以再三遣使懇請上國,正生靈不得休息,所以再遣某等前來,欲得早定議和。(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二)
②昨日聞先生教誨做工夫底道理,自看得來,所以無長進者,政不曾如此做工夫,看文字時,不失之膚淺,則入於穿鑿。(《朱子語類·訓門人》)
③近覺得學者所以不成頭項者,只聖賢説得多了,既欲為此,又欲為彼。(《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2] 
參考資料
  • 1.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94-596
  • 2.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91-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