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房山城關

鎖定
房山城關為北京市房山區轄鎮之一,別名房山老城區,位置在房山區政府駐地良鄉新城區西南15公里。北臨青龍湖鎮;西接周口店鎮;東隔大石河與閻村鎮毗鄰;南與石樓鎮接壤。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同時現代設施齊備的城鎮。
中文名
房山城關
別    名
房山老城區 ,房山老城,城關街道辦事處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北京市房山區
地理位置
房山良鄉西南15公里
面    積
51 km²
下轄地區
22個行政村,21個社區居委會
政府駐地
房山老城區
電話區號
010
人口數量
約 7.01 萬(2005年)
火車站
房山火車站
車牌代碼
京A

房山城關燦爛文化

房山區城關街道辦事處東與閻村鎮和竇店鎮相接,南與石樓鎮接壤,西接周口店鎮,北臨青龍湖鎮。轄區總面積52平方公里。轄村民委員會22個、社區居委會21個。城關街道辦事處交通發達,另有京周路、大件路、房琉路、長周路等主要公路穿境而過。境內有大石河、馬刨泉河、東沙河、西沙河和丁家窪河5條河流。
轄區有房山區第一醫院、房山區中醫醫院,村級衞生室及社區衞生服務站。有中學5所、小學5所,幼兒園市級一級一類2所,私立幼兒園19所。居民知情台、村郵站、數字影院實現全覆蓋。擁有村文化室41個,健身場所22處,村級文化大院22個,文化廣場22個。有文物古蹟15處,街道社區、村成立了秧歌隊、大鼓隊等多種民間藝術組織。 [1] 
城關街道辦事處總面積51平方公里,其中丘陵約佔三分之一。轄22個行政村,21個社區居委會。2005年末,全街道户籍人口為70157人,比上年增加0.1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316人,人口出生率為4.5‰。死亡人口278人,人口死亡率3.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
境內有大小四條河流逶迤而過,即大石河、東沙河、西沙河和丁家窪河。境內礦產資源,以煤和花崗石為主,儲量大分佈廣。在花崗石中尤以“瑞雪——156”享有盛譽,屬建材名品。
交通發達;京廣鐵路經過城關鎮東側,琉璃河至東流水的鐵路支線縱貫南北,北京至港澳的G4高速公路經過其東側(由閻村/竇店北上高速),另有北京市區至周口店、房山到易縣兩條市級公路;房山至燕山、良鄉、張坊、琉璃河、窯上、河北省等6條區級公路。
房山區城關街道辦事處 房山區城關街道辦事處
2005年街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2億元,比上年增長14.5%。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1085.9萬元,比上年增長29.3%。其中,增值税完成7544.0萬元,增長7.3%;營業税完成7175.9萬元,增長29.4%;企業所得税完成4443.4萬元,增長105.5%;全年街道財政支出5291.4萬元,增長10.5%。
產業結構為“三、二、一”產業格局。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455.0萬元,比上年增長3.4%;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6823萬元,比上年增長19.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01884.5萬元,比上年增長12.8%。三次產業對比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0.6%、39.2%、60.2%。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7.1億元,比上年增長6.4%實現外貿出口供貨額0.61億元,比上年增長16.2%。其中石材出口佔外貿出口總額的30.1%,處於主導地位,其次是塑料、化工等。
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9468元,同比增長7.6%,是近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年。糧食直補總户達到9772户、發放直補資金53.8萬餘元,增長21%;養殖業產值6969.7萬元,增長16.05%。全年糧食總產量4740噸,比上年增長49.4%。
全地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7.1億元,比上年增長25.3%。工業增加值實現34828.5萬元,比上年增長17.9%,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2.9%,對全街道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7.4%。工業產銷銜接基本正常,全年工業產品銷售率達101%。建築業完成總產值4.1億元,比上年增長20.3%。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1994.5萬元,實現利潤4930.1萬元,比上年增長5.6%。
商業方面,由於工作重點的轉移,直屬企業加大了資本運營力度,把招商引資與盤活企業閒置資本結合起來,使企業增強了活力。2005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7.08億元,比上年增長6.4%。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增加值4.3億元,比上年增長4.9%;實現商業銷售收入48.5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實現利税2.84億元,增長52%。
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抓住科技工業園區被保留和北京市石油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成立的機遇,2005年共引進項目12個,協議資金17.3億元,到位資金6.3億元,新增註冊企業92家,總註冊資金8389.6萬元。
全街道中小學校辦學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教育水平整體提高。街道投資350萬元為房山三中進行全面裝修,投資68萬元完成了7所小學的“校校通”工程,完善了校園的防護網、空調等計算機聯網附屬設施。2005年末,城關街道所屬中學1所,在校生938人;小學7所,在校生1903人;幼兒園17所,共有在園幼兒1865人;成人學校1所,社區學校20所,其中完成農村成人培訓10000人次,崗位培訓1000人次。
辦事處駐地房山城,是座有着800年曆史的古城,城市基礎設施完善,郵政電信業發達。城內有歷史悠久的房山中學,有房山區第一醫院和房山區唯一一家中醫院。城內還有區屬檔案館和圖書館。城關街道辦事處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在區內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房山城關地區歷史建置沿革
據考古發現,新石器時期,今天的丁家窪村一帶已有人類活動。
殷商時期,在古燕山腳下,出現了一個和商同期形成的小國——(或郾),屬部族或方國。據專家考證,殷商時所説的燕山,就是今天的大房山。所以,房山城關地區的歷史建置,至少可以上溯至古燕國時期。後來,周武王興兵滅商,同時滅掉了自然形成的小國燕國,將其封給戰功卓著的召公,時間大約在公元前11世紀,距今已3000多年。周初分封的燕國,在古燕國基礎上建立,其都城遺址就是琉璃河燕都遺址。
戰國燕時,設中都縣。
秦漢之際,中都改為“良鄉”。漢初,今房山地區曾置良鄉(侯國)、西鄉(侯國)和廣陽縣,良鄉縣城在今竇店村西,即俗稱的“竇店土城”。依地理位置分析,今房山城關地區當屬良鄉縣。此後,歷三國、兩晉、南北朝至隋、唐,隸轄關係未變。
唐代,縣以下實行鄉、裏(村)制。幽州良鄉縣轄12鄉。
1987年3月,城關西墳上村北曾出土唐代墓誌一盒,志文“大唐故徵史府君墓誌銘並序……元和三年正月二十七日卜吉址於良鄉縣仁鳳鄉以夫人孫氏合塋於此石之原……”據此推斷,唐元和(806—820年)年間,西墳上屬良鄉縣仁鳳鄉。
1991年,城關辦事處北市村燒磚取土時發現了唐蔡雄墓。墓室已毀,僅存墓表一盒。志文:“唐故銀青光祿大夫瀛州別駕……蔡府君墓……貞元九年十月廿五日於良鄉縣邑北複葉鄉之原。”“銀青光祿大夫”為官名,在唐代,為文職散官,從三品。由墓誌文字可以看出,唐貞元(785—804年)年間,北市曾屬良鄉縣複葉鄉。據房山石經題記,仁鳳鄉和複葉鄉是良鄉縣並置的12個鄉中的兩個,可見,在唐代,今天的房山城關地區,應分屬於仁鳳鄉和複葉鄉。
五代時,劉仁恭佔據大安山,屬地方割據。劉仁恭奉道士王若訥為師,並單劃出一縣——玉河縣。據趙其昌《遼代玉河縣考》,玉河縣範圍從今天門頭溝三家店一帶起,包括大安山、良鄉、房山,直到石窩。玉河縣廢止時間,在金天眷元年(1138年)。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為奉山陵,始析良鄉、范陽、宛平三縣邊地,置萬寧縣。
金明昌二年(1191年),改萬寧縣為奉先縣。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改奉先縣為房山縣。
元代,實行鄉、裏、甲(村)制。房山縣原設4鄉16裏,到明中期,撤併5裏,存11裏。
遼金及元代史料中,載有張方里、西鄉里和昌黎裏,其中昌黎裏即在今天的房山城關一帶。
清康熙年間志書,載有4鄉11里名稱。其中一里為羊頭裏。但昌黎裏未見記載,可見康熙前設置已有變化。
清康熙《房山縣誌》載有縣轄179村,涉及今天城關地區的有饒樂府、定府辛莊、顧柵村、丁家窪、朱各莊、羊頭崗、迎峯坡等。
中華民國建立之初,房山縣設5個區,今城關地區屬中區。民國五年(1916年)改設9個區,一區包括房山城關四街、小洪寺、北莊、八十畝地、大董村、瓦窯頭等33村。
日軍侵佔房山城後,在其佔領區實行保甲制。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政府承襲日偽衣缽,在保甲上另設大鄉。據相關史料,房山縣共計編有9鄉210保1346甲,今城關地區編為縣城鎮(鄉)。
新中國建立後,縣以下實行區、村制。房山縣設10個區,城關地區和一區治所都設在房山城,可見,今天房山城關一帶,當時分屬於城關區和一區。1950年2月,城關區和一區合併。
1954年,河北省在房山縣進行“撤區建鄉”試點,全縣計劃為70個鄉。1956年,又調整區劃,全縣劃為30個鄉。
1958年3月,河北省房山縣和良鄉縣合併,建北京市周口店區,城關地區隸屬關係隨之變化。
1958年9月,建人民公社。周口店區共計設有8個人民公社,城關公社為其中之一。1961年,公社規模縮小,此後公社規模雖又有調整,但城關公社基本未動,但有一個時期,城關公社和城關鎮並設。
1983年,廢除公社,改行鄉、鎮制,城關公社改稱城關鎮。1990年,城關鎮改稱房山街道辦事處。
城關地區部分地名及其來歷
大房山 屬太行山餘脈,為房山平原與山區間第一道屏障。秦代稱大防嶺。東漢時改稱大防山。隋代稱防山。五代時複稱大防嶺。得名與古代兵事有關,因其山勢雄峻,且地形複雜,溝壑縱橫,易守難攻,故名。自金代起稱大房山。主峯貓耳山又稱茶棚嶺,海拔1307米。房山地區辦事處住於大房山東南山腳下平原丘陵區。
大石河 戰國時稱繩水。西漢時改稱聖水。隋代,因其流徑防山腳下,遂改稱防水。唐代夏稱聖水。五代時改稱石子河。金代,以龍泉為其源頭之一,改名龍泉河,至清未變。民國時期改稱大石河。大石河自八十畝地村入房山街道辦事處界,流經朱各莊,羊頭崗,馬各莊,至田各莊出界,境內流長約10餘公里。
丁家窪河 屬大石河支流。源於上店村北,向東南流經羊耳峪,東流水林,入丁家窪水庫,出水庫後向東流入大石河。河長11公里,流域面積22.8平方公里。
東沙河 發源於白水寺。鳳凰亭以上稱白水河,以下稱東沙河。經房山城北關、東關,過京周公路折轉向東,於北京化工四廠入大石河。河長8.5公里。
馬刨泉河 發源於房山城關西北坡村北,流經塔灣、洪寺村,經房山城西向南,在京周公路顧冊橋與馬刨泉匯合,上稱西沙河,下稱馬刨泉河。馬刨泉位於牛口峪村東,民國《房山縣誌》記載:“泉從地湧,奔馳迅速。”上世紀70年代,牛口峪水庫竣工,泉在水庫主壩之外,仍水流滌滌。
八十畝地 位於齊山地區辦事處境東北隅,鄰接青龍湖鎮沙窩村。清代成村。因此處原有某户地產80畝,故名。
後朱各莊 位於辦事處轄境東北部。明以前成村。村因此得名。
前朱各莊 位於辦事處轄境東北部。明以前成村。與後朱各莊原是一村,稱朱各莊,後分為前、後朱各莊二村。
羊頭崗 位於辦事處轄境東北部。名稱最早見於北魏時期,《水經注》稱羊頭阜,俗稱羊頭溪。五代時改稱羊頭崗。因山形酷似羊頭而得名。成村時間當不晚於遼金,村借山名。五代時,山前曾發生一場晉燕之間的戰事。
丁家窪 地處辦事處東北部。因此地曾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戰國時期文化遺址,説明先秦時代此地即有人類活動。新村落成以前形成,原坐落丁家窪河畔,1958年修水庫時搬遷今址。
迎峯坡 房山辦事處西北隅。清以前成村。清康熙年間志書記載即“迎峯坡”。概因近村有山峯兀立而得名。後漸演化成“迎風坡”。
塔灣 位於辦事處西北部。清代成村,因村南山上有古塔一座,村子恰處於塔下丘陵山灣中,故名塔灣。
洪寺 辦事處轄境西北部。元以前成村。因此地舊有古寺曰弘業寺,後衍稱洪寺。村因寺得名,清代稱大洪寺村。另有一小洪寺村,在大洪寺東。
饒樂府 辦事處轄境東部。元以前成村。清康熙年間志書記載有該村。考村各來歷,取“土地富饒、居民安樂”之意,疑與唐代塞外饒樂都督府僑治於此有關。
馬各莊 位於辦事處東南部,大石河西岸。明以前成村。因姓得名。
瓜市 地處辦事處轄境東南部。明以前成村。據傳過去自西南進京都的大道經此。自夏至秋瓜類買賣興隆,故名。
田各莊 地處辦事處轄境東南部。大石河兩岸平原。元以前成村。因姓得名。
東瓜地 辦事處轄境最南端行政村,毗鄰定府辛莊。據傳原是定王府種瓜用地,又在定府辛莊東,故名。明代成村。
定府辛莊 地處辦事處轄境南部。明代成村。因定王府於此設立莊田,因名定府辛莊。
東墳 地處辦事處轄境南部。明代成村。原為定王府墳塋用地,位置在定王府西,故稱“西墳”。因與大紫草塢鄉兩墳重名,1980年更名“東墳”。
顧冊 位於辦事處轄境西南隅。清康熙年間志書載有“缸窯村”、“西壩村”、“顧柵村”三村,成村年代均不晚於明代。顧冊成村應不晚於遼或金。顧柵原本為“固柵”,原指村四周設有堅固的柵欄,後取姓氏顧,又訛“柵”為“冊”,遂成“顧冊”。缸窯村則因村有燒製缸甕的窯坊而得名。西壩村因村外有陰擋村東河水的堤壩而得名。新中國建立後,三村全為一村,因顧冊村較大,遂以“顧冊”為統一村名。
北市 地處辦事處轄境南部。清代已成村。因貧苦農民為打工皆集結於此,形成自發勞務市場得名“北市”,後漸成村,沿用此名。
城關轄區
城關街道 轄20個社區、22個村委會。共計40個居民組織。
(萬寧橋社區、城北社區、北里社區、北街社區、永安西里社區、南里社區、南城社區、農林路社區、南沿里社區、新東關社區、大石河社區、礦機社區、管道局社區、化工四廠社區、城東社區、永樂園社區、永興達社區、興房東里社區、福興家園社區、府東里社區、顧冊村、北市村、東墳村、定府辛莊村、東瓜地村、田各莊村、瓜市村、馬各莊村、饒樂府村、丁家窪村、羊頭崗村、八十畝地村、前朱各莊村、後朱各莊村、洪寺村、塔灣村、迎風坡村、東街村、南街村、南關村、西街村、北關村)。
房山城關地區歷史大事記
新石器時代到殷商時期 今天的房山城關丁家窪村一帶已有人類活動,並掌握了陶窯燒製陶鬲、陶釜、陶豆等技術。
北魏時期 於今天城關西北塔窪村建龍溪寺。(唐代改稱洪恩寺)
唐代 今城關地區已有縣以下行政設置記載。據云居寺石經題記,唐代,這一地區分屬幽州良鄉縣仁鳳鄉和複葉鄉。
五代後梁乾化元年(911年) 幽州劉守光僭稱大燕皇帝,年號應元。晉遣周德威等率番漢之兵征討,連下岐溝關、涿州,劉守光出兵拒戰。翌年,晉師大破燕軍於羊頭崗,燕敗。德威進軍,營於幽州城下。
金貞元三年(1155年) 金陵築畢,因古剎洪恩寺正值謁陵往來要衝,因撤寺改建行宮,曰磐寧宮,以便謁祭時駐蹕。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 為奉山陵,始析良鄉、范陽、宛平三縣邊址置萬寧縣。嗣築土城于山前。萬寧縣城即後來的房山城。
金明昌二年(1191年) 改萬寧縣為奉先縣,隸中都路涿州。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 改奉先縣為房山縣。
明穆宗隆慶年間(1567年—1572年) 房山縣知縣李琮呈請朝廷撥帑銀並組織伕役改房山土城為石城。
明萬曆八年(1580年) 馬龍川修、黃榜纂《房山縣誌》8卷(崇禎十五年即公元1642年刻)。
明崇禎三年五月二日(後金兵攻佔良鄉城後) 約1000餘人來到房山城外東嶽廟附近,喊話要縣官開門相迎。知縣楊齊芳不予答應,後金兵遂揮動大斧猛劈城門。城中男女老幼倉皇號泣。房山縣生員李元勳、彌愈揚、曹耿挺身而出,對後金兵説:“你們既然知道房山縣是金陵所在聖地,就不應加害房山百姓。”後金兵遂退去。
清康熙三年(1664年) 刊刻佟有年修、齊推纂《房山縣誌》10卷。
清雍正四年(1726年) 於房山城東南隅建義學。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房山縣知縣邱錦創建雲峯書院。院址於房山城學宮義學側,基地為吉羊村苗氏所捐。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 十一月二十一日,以卓秉恬等奏參吸食鴉片之知縣典史一折,諭革房山縣知縣宋嘉玉職,永不敍用,以昭炯戒。
清光緒二十年(1904年) 房山學董趙連城、陳智、趙宗瀛倡辦學堂,招生授課,借書院址,建立房山縣高等小學校。
1913年 房山城內北街路東始設二等郵局。
1920年 10月20日,房山縣長育乙種工業學校舉行創建暨開學慶典。
1927年 廖飛鵬、馮慶瀾修、高書官等纂《房山縣誌》8卷(翌年鉛印成冊)。
1933年 房山縣始在洪寺村設簡易師範學校。
1935年 房山人祁久安,由北平汽車行租賃汽車一部,於北平到房山間行客貨運輸,開房山汽車運輸業肇端。
1936年1月 房山縣民馬寶榮等倡言“自治”,糾集六百餘眾湧入縣城,將縣長等拘執,國民革命軍二十九軍一部戡定方息。
1937年9月16日 日軍進佔房山縣城。
10月 日偽房山縣政府成立,縣長是大韓繼人項鎮安。
1944年夏 房山縣縣立初級中學建立。
1945年7月17日 八路軍十一軍分區七團以突襲方式攻入房山縣城,擊斃日偽保安聯隊副隊長孔憲江。
1948年12月12日—14日 解放軍冀中七縱二十旅執行平津戰役作戰方針,於12日完成對房山縣城的包圍併發起攻擊,至翌日午夜,克。房山縣城解放。
1949年1月 國屬金融機構中國人民銀行房山縣支行成立。
1949年8月 房山縣立中學首設師範班。
1950年9月2日 國民黨政府河北保安三十三團團長,反革命殺人犯張德祥被押赴房山縣城西門外執行死刑。翌日,房山縣城睹者萬計,莫不稱快。
10月 房山縣政府衞生科與人民診療所合併,建房山衞生院。
1952年 房山縣郵政局始承辦電報業務。
1958年5月11日 房山縣城內正式送電照明。
是年“天橋—良鄉—房山”客運線開闢,北平天橋長途客運站客車始達房山縣界。
是年房山周口店地區人民廣播站設立。站址在房山縣城中心東南側。
1959年 牛口峪水庫動工興修。(翌年停工。1970年復工,兩年後主體工程完成。)
是年崇文三星棉紡廠遷址房山,建房山棉紡廠。
1960年8月 房山城關公社丁家窪村發現新石器時期至殷商時期陶窯址6座。窯址呈圓形,長2米,寬1.7米,清理時發現火膛、爐篦殘跡,出土有陶鬲、陶釜、陶豆和網墜等物。
1960年 房山郵電局房山至北平三路載波電路開通。
1963年10月1日 房山縣城第一眼自來水井及供水設施投入使用,從而結束了城內居民多年以來飲用苦澀井水的歷史。
1964年 北平化工四廠遷址房山馬各莊村南。
1967年1月 上海羣眾造反組織“奪權”之風波及全國,房山縣各地亦紛紛效仿。進入縣城的“造反”組織分幾派聯合,佔據縣委和縣政府,宣佈奪取房山縣黨、政、財、文大權;各公社羣眾組織亦不甘落後,“奪權”鬧劇迭起。
7月13日—14日 房山縣兩大羣眾組織“造反有理總部”和“工人造反總司令部”數千人,於房山縣城東南發生械鬥,一村民在械鬥中喪生。
1971年 房山縣長途汽車站定址房山縣城東南隅。
1975年 房山影劇院落成。
是年房山至保定100多公里長途電話電纜工程告竣。
1978年7月1日 房山縣第一座大型綜合商場房山縣人民商場落成營業。
1981年 北平市燕山區正式建立,房山城關公社羊耳峪、崗山、鳳凰亭、北莊四村劃歸北平市燕山區。
1984年 房山縣城東沙河畔朝曦公園建成。
是年房山縣城東西大街拓寬工程完成。
1987年3月7日 房山縣城關鎮西墳上村北,出土唐代墓誌一盒,方形,邊寬62釐米,蓋頂篆書“史公志銘”。四面線刻人身獸首十二肖像,志文“大唐故徵史府君墓誌銘並序……元和三年正月二十七日卜吉址於良鄉縣仁鳳鄉以夫人孫氏合塋於此石之原……”
1988年6月21日 北京市公安局房山分局、燕山分局及市內有關部門民警配合,執行北京市人民政府防汛指揮部命令,將自春季以來佔據水庫泄水壩妨礙執行公務的顧冊村民強制帶離現場,房山牛口峪水庫安全放水。
1990年 房山縣城關鎮改為城關街道辦事處。位於房山縣城東佔地近百畝的房山迎賓公園建成。
1991年7月6日 房山街道辦事處北市村興華福利五金廠,發生一起因違反操作規程而觸電,造成3人死亡3人受傷的特大傷亡事故。
1991年 房山縣城關辦事處北市村燒磚取土時發現唐蔡雄墓。墓室已毀,僅存墓誌一盒。盒為長方形,蓋長0.52米,寬0.49米,厚0.09米,呈覆鬥形。中間篆書“蔡君墓誌”。志銘:“唐故銀青光祿大夫行瀛州別駕莫州刺史上柱國申國公蔡府君墓……貞元十九年十月廿五日於良鄉縣邑北複葉鄉之原。”
1992年4月25日 京周公路房山鐵路橋至房山棉紡廠段大街拓寬工程及該段立交橋建成通車。
1993年2月5日 北平天橋至房山“917”路公共汽車正式運營。
1998年 房山縣人民政府由房山縣城遷治良鄉新縣城,由此,已有800年曆史的房山縣城由縣邑變為城關鎮政府駐地。
1999年 全國第一家中法合資酒莊式生產模式村八十畝地北平龍冠山莊有限公司成立。
2002年11月29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覆《關於燕房衞星城總體規劃》。
2004年 北京市整體規劃編修完成。房山科技工業園區定位為房山區化工新材料新區,凡市區搬遷工業企業及招商引資企業均可將其作為首選入駐工業區。
2005年1月 國家重點輪胎生產企業北京首創輪胎有限責任公司正式入駐房山工業園區。
2月 《房山新城燕房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完成。
房山縣城
金貞元三年(1155年)三月,金海陵王命以大房山雲峯寺為山陵,建行宮其麓。五月,自上京(今黑龍江省阿城)遷太祖、太宗梓宮葬於大房山腳下三峯山麓和墳山兩處。第二年,又命太保昂如上京,奉遷始祖以下梓宮。十月,葬始祖以下十帝於雲峯寺山陵區。這就是北京地區修建年代最早,佔地範圍最廣的帝王陵墓羣——金陵。
據史書記載,金陵修成後,為奉山陵,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始析良鄉、范陽、宛平三縣邊地置萬寧縣。”萬寧縣在金明昌二年(1191年)改稱奉先縣。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又改稱房山縣。
自建萬寧縣起,直到一百年後改稱房山縣,縣城位置及規制如仍,但初建縣城位置又有存疑之處。雖然依舊史志記載,萬寧、奉先、房山三縣均治一城。然曹學《名勝志》卻記載萬寧縣縣城遺址位於房山城西。另有一説,即萬寧縣城在房山城西一里。
曹學佺是明代人。“事近則易核”,明人的記錄顯然比明以後的記載要準確,所以依曹學《名勝志》,最初建萬寧縣,曾築一座小城在山前,這座小城到明代仍有遺蹟。先築的小城位於後來的房山城西一里左右。小城何時棄用,很可能當年築成當年就棄用,因為據史書記載,萬寧縣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房山城歷史也追溯到這一年。由此推斷,小城築成後,因規模狹小,“奉山陵”尚可,作為一縣治所,顯得過於局蹙,於是在小城東又按縣城規制築一大城。
房山城原是土城,方方正正。城牆高丈餘,四周長四里有奇,所以基本上是每道城牆長一里。四面各有城門一座;東門稱“朝曦”;南門稱“迎恩”;西門曰“仰止”;北門曰“拱極”。
元至元二十七年“奉先”改稱“房山”,並在原基礎上擴建,周圍一千四百五十步。據李北嶽《房山城垣沿革紀略》,“西門額曰‘攬秀’”,或許是改後名稱。
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城牆又增高加厚,然仍是土牆。
明隆慶年間,山東武城舉人李琮推調房山縣任縣令,因“房山為京師首善之區,宜繕城以衞之”,於是親自度量,約計八百丈餘。又考慮民力不堪承負,先向上方申請,得朝廷內庫撥帑銀恤,又得縣內富紳巨賈資助,加上百姓出力,終於將有近四百年曆史的土城改建成石城。房山城由土城改建成石城工程開始於隆慶二年(1568年)秋,竣工於翌年(1569年)春。民國十七年(1928年)《房山縣誌》載有縣邑舉人鄭民悦《房山縣改建石城碑》銘文全文,詳細記載了由土城改建石城緣由及改建石城經過。文中説:“石採於西山,灰採於南阜,厥高三丈,厥厚三尺……”具體所指,是説用的歇息崗一帶堅硬的花崗石作石料,用周口店一帶所產石灰摻和沙子和黃土勾縫,實則裏面是土,外面包上石牆。改建後城高三丈,石牆厚三尺,城牆總厚近二丈。為什麼要將土城改成石城?通俗説法就是土牆易坍壞,如有戰亂,實難防守。改建成石城,垣高堞固,既防兵難,又防匪患。
到了清代,房山城又幾度修葺。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山西陽和衞毋配坤任房山縣令,曾捐出俸銀百餘兩,並號召全縣紳商捐資,百姓出力,修葺城牆一百二十丈。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縣令李圖復修城垣,並增築城門甕城。
1937年9月,日本侵略軍越過大石河,為佔領房山城,在開古莊土坡駕起重炮轟擊房山城,一發發炮彈落在城垣上,只炸出一個個凹坑,可見房山城垣之堅固。
《考工記》是在春秋時期形成的一部對後世有相當影響的關於手工業的官書。該書強調城市的基本形制是方形:城牆、街巷均為直線,各種不等的直線把全城劃分成大小不等的方形。房山城雖小,也同樣方正如棋。一座縣城,由東西南北兩道十字相交的大街分割,分成四個小的方塊。小方塊再由小的街巷分割成更小的方塊。
“坊”是城裏最小的行政單位。因城內居民經商者較多,所以往往“坊”和“市”連在一起。依據舊志書記載,房山城內主要坊市有:東街司經坊、登雲坊、名登天府坊、鴻臚坊;南街都憲坊、拔萃坊、桂林坊;西街雖仕坊。北街未見坊市記載。
據有關記載,坊市直到明代仍存在。清代坊市數量減少,但範圍擴大,之後才出現“街”和“巷”等通用名稱。清康熙年間志書,記載的街巷有儒學巷、草廠巷、馬神廟巷、城隍廟巷、三眼井巷、養濟院巷、大察院後巷、福勝寺巷等。“巷”即“衚衕”。到了民國年間,“衚衕”的叫法已很普遍。民國十七年(1928年)《房山縣誌》載有營房衚衕、趙家衚衕、馬家衚衕、倉房衚衕。有的名字至今仍在沿用,如倉房小區一名即源自倉房衚衕。
縣治在城西路北,創修於金元間。明洪武四年(1371年),主簿胡用賓擴修。到清康熙年間,縣衙東大門、角門、儀門、正廳及各部用房一應俱備。到了清朝末年,縣衙房舍,已陳舊不堪。民國六年(1917年),知縣張象琨又主持重修,遂煥然一新。
金代立都原在上京,即今天的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東南阿城一帶。出於對漢族佔領區統治的需要,天德三年(1151年)提出遷都燕京,即今北京,兩年後定南京為中都。1189年,萬寧建縣並築城。所以房山城作為縣城的歷史,在金代經歷了四十餘年,又經歷了元代、明代和清代,在封建社會的後幾朝,總計經歷了七百餘年風風雨雨。
傳説中往往會有歷史的影子。房山城西北大房山下有道幾里長的山溝,俗稱“皋溝”。據説抗金名將岳飛部將牛皋的墳就在這裏。牛皋的墳即使有,也是象徵性地堆土為塋,金兀朮的墳確實在金陵域內。民間有“氣死兀朮,樂死牛皋”的傳説。評書《精忠説岳》講的是岳飛抗金的故事。傳説也好,話本也好,集中反映了一點,即宋、金對峙時期,確實發生了大大小小不少戰事。房山城初建的幾十年,正是在這一時期。
金代,縣仍設縣令,司民政而不理軍事。為了應付頻繁的戰爭,“諸部之民無他徭役,壯者皆兵”,所以,另有嚴密的軍事組織。奉先縣令見於記載的,只有一個人,即赫舍裏伯爾克,又稱紇石烈布里哥,曾在金貞年間(1213—1216年)任職。
元代,縣令改稱縣尹,由漢人擔任。另設達嚕噶齊(也稱達魯花赤)一職,主要由蒙古人擔任。達嚕噶齊是蒙古語,意思為鎮壓者、制裁者和蓋印者,總攬一切軍事和民政大權。
房山縣達嚕噶齊有才忽(又稱牙忽)、答剌馬住、馬安答兒(又稱民安答)、哈嚕丁撤的迷失、脱脱帖木兒等。在房山縣任縣尹一職的有王忠翊、王鳳舉、宋世昌等十餘人。
明代,改縣尹為知縣。總計明、清兩代,見於各類史書記載的曾在房山縣城任縣宰職的官吏約180餘人,其中明代任職的50餘人,清代任職的130人左右,還有些任職的已不可考。
封建官吏中,也有些為官清正,為地方辦實事的人,並由此得到百姓的愛戴。
清咸豐(1851—1861年)年間曾任房山縣知縣的高驤雲,浙江山陰人。咸豐七年,蝗蟲成災,擾境過半。他傾出數年為官積蓄,出資千餘,懸賞捉捕,在房山城南設場,論斤收買,不到十日,得蟲二十餘石。高驤云為官清正,兩袖清風,離任後閒居房山,以至死後家貧不能葬,仗着縣人及親友資助,落葬北尚樂村。
同是浙江山陰縣人,光緒二十年(1894年)任房山縣知縣的許元震,率百姓疏浚漭流下游河道,化瘠壤為良田,且根除水患。
在封建時代,房山城還是全縣各種文化雜駁薈聚之地。其中具有祭祀意義的建築有:社稷壇,位於城西迤北,是個方圍各十丈的土壇,祭后土五穀神,直到清末還在;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城東一側,致祭儀式及規制和社稷壇同;厲坊,祀縣內無祀鬼神;城隍廟,供奉城隍;忠義賢良祠,安賢良忠義之魂。文廟則供奉儒學始祖孔子。
當然,縣城還是全縣學子求學之地,從元至明清,官學、社學、義學、塾學應有盡有。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創立的雲峯書院,位於房山城內東南角,是著名的民間教育組織和學術研究機構,1905年改為房山縣高等小學堂。
1911年,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
民國時期,是中國社會劇烈動盪、雲譎波詭時期,也是新中國建立之前劇烈的陣痛期。拿北京地區來説,民國前期,封建勢力復辟,加上軍閥混戰,鬧得民不聊生。軍閥混戰的戰火也波及到房山。1922年,直係軍閥和奉系軍閥交戰,最激烈的戰鬥就發生在長辛店至琉璃河一帶。
然而,民國前期,房山縣的經濟卻迎來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期。特別是煤炭開採業,成為數百年開採史上的鼎盛時期。工礦業的發展,促進了房山城商業服務業的發展。據民國縣誌記載,房山縣城內商户,糧食行有隆福局、永泰棧、德聚隆等24家,布行有長茂森、裕泰恆等5家,油酒行有福慶隆、天順長等5家,藥行有恆隆泰、廣和興等5家,此外還有棉花行、茶行、鹽行、雜貨行、首飾行、煙行、鐵行、裱畫行等數十家,房山城內總計私營商號有90餘家,其繁榮景象可見一斑。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9月中旬,日寇鐵蹄踏進房山,從此,房山城成了日本侵略者在房山的統治中心,成了一座人間地獄。
日軍在房山的最高指揮官為喬本石關。房山城東街駐有日軍宮滕中隊,西街駐有黑田(中尉)憲兵隊,20餘人。房山縣偽軍二大隊駐房山城內。日偽保安聯隊隊長由日本人擔任,副大隊長是房山縣西周各莊人孔憲江。日偽軍駐紮房山城,一呆就是八年。
1945年7月,八路軍十一分區七團在連剋日偽長操、南窖、長溝峪等據點後,17日夜,以突襲方式攻入房山城,擊斃了日偽保安聯隊副大隊長孔憲江,並繳獲了一批物資。
日本投降後,一些在抗日戰爭時期認賊作父,甘心充當日本侵略者鷹犬的漢奸,被國民黨收編,成了進攻解放區的急先鋒。其中罪惡昭彰的,就是殺人不眨眼,人稱“活閻王”的巖上村人張德祥。解放戰爭時期,房山城成了以張德祥為首的地方保安團的大本營。張德祥因不惜以種種令人髮指的手段殘殺共產黨的區村幹部和無辜百姓而步步高昇,直升任河北省保安三十三團上校團長。臭名昭著的反革命血腥暗殺組織——“黑殺團”,就是由張德祥一手策劃並直接控制指揮的。僅1946年至1948年間,由張德祥親自下手或指使部下下手,共計殺害共產黨幹部和無辜百姓一百六十多人。
1948年12月,人民解放軍冀中七縱二十旅,執行中共中央平津戰役作戰方針,攻克了房山城,房山城遂告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房山城相繼作為河北省房山縣縣城、北京市周口店區政府、北京市房山縣政府和北京市房山區政府治邑,成為房山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直到1998年,房山區委區政府及主要機關移址良鄉城,作為縣(區)級政府駐地,相沿800餘年。
新中國建立後,以防禦為主要功能的城池已失去作用,為了交通便利和城市建設需要,從20世紀50年代末起,房山城垣陸續拆除。但直到80年代初,房山城並無大的變化。
1984年,房山城東西大街拓建,路面展寬至35米。主幹道分上下車道,中間設綠化隔離帶。西大街延伸至城西留台尖下,東西大街總長近4000米。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房山城建設步伐加快,到了20世紀末和21世紀之交,房山城因舊城垣拆除,城內外連成一片,城市規模較舊城擴大數倍,和燕山城相聯,成了一座頗具規模的首都衞星城鎮——燕房衞星城。不僅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備,而且商業繁榮,人口密集,和舊時的縣城相比,其變化之大,真稱得上是天翻地覆,舊貌變新顏。
房山城關文物古蹟
丁家窪遺址 丁家窪遺址
丁家窪新石器時代陶窯遺址
在房山區境內,有三處新石器時代遺址:鎮江營遺址、劉李店遺址和房山城關的丁家窪遺址。這裏,主要介紹丁家窪遺址。
鎮江營遺址是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至商周時代,填補了北京史研究的考古空白。劉李店遺址以紅陶為主,屬於新石器時代早中期。丁家窪遺址則是灰陶、紅陶兼而有之,時間跨度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商周早期。遺址位於房山城關東北3公里,1960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隊在這裏清理出6座陶窯遺址。其中有5座僅存底部,一座保存較為完整。窯址平面為橢圓形,長2米、寬1.7米。西北側有一拱形火門通往火膛,火膛上部有窯箅,窯箅有9孔,窯箅以上不復存在。我們知道,陶器的質地比較粗,有很強的吸水性,並且是不透明的黏土製品,它是人類在用火燒烤食物時偶然發現並經過漫長積累創造的一種新的物質器皿。根據考古發掘的材料和研究,陶器的發明和使用,已有近萬年的歷史。
新石器時代的陶窯有橫式和豎式兩種,丁家窪陶窯屬於橫式窯,橫式窯是由火口、火膛、火道、窯室和窯箅組成。這種窯後來發展成圓形,底下是窯箅,箅上有許多小孔,由火膛進來的火焰,經火道和火孔到達窯室,豎式窯的窯室在火膛以上火膛口小底大,火道垂直通向窯室。在丁家窪陶窯遺址附近,考古工作者清理出陶環、網墜、石杵和灰陶豆、加蚌屑紅陶鬲、釜等殘片。丁家窪遺址緊鄰大石河,即古聖水,在新石器時代,這裏也可能是古聖水的一部分,人們居住在河邊,結網打魚便成為一件“正式工作”,所以,網墜是重要的“生產工具”之一。如果説,陶環是美化生活的“侈奢品”,那麼陶豆、陶鬲、陶釜便是生活的“必需品”了。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從丁家窪村往東,一直到焦莊一帶,幾十年來常有發現。1985年4月,燕化公司在焦莊村西取土回填東風地區的街頭公園和燕山公園低窪地勢,許多人在土堆裏撿到了帶有繩紋的黑、紅、黃色陶片,陶片大的直徑5釐米,小的也有3釐米,燕山文物管理所在取土地點還回收到一個夾沙紅陶四景罐,那個地方當時殘存封土有13米高,長約200米,土層從底至上分別為黑沙、白沙、黃土,以黃土層最厚。村人説,1958年大躍進和1968年平整土地時,分別從這裏取走6—7米土層。這説明,丁家窪這一帶背山面水,是原始人居住的理想場所,這一時期的陶器之所以呈現出灰色或紅色,主要原因是製陶的原料中含有呈色元素和燒窯時火焰大小所致。從丁家窪陶窯遺址看,原始的“房山人”已經掌握了在高温下嚴密封窯的技術,這種高温操作技術,為金屬的冶煉打下了基礎。經考古學家鑽探得知,丁家窪文化層3米有餘,原始人生活的許多秘密,還有待考古發現。
房山縣公署
房山縣公署督捕廳位於房山城關原區委辦公樓前,南向,清水脊。面闊三間,灰色筒板合瓦,有彩繪,柱形為圓形,覆盆式柱礎,柱高3.43米。門窗後改。據室內現代製作的匾額介紹:明、清房山縣公署正廳創建於金元間,至明洪武四年(1371年),主簿胡用賓主持擴建。廳堂、門廡、吏舍齊備。爾後,又數度修葺。正廳修葺史籍無載,據藏於宇樑上的兩副木條額推斷,明嘉靖十四年重修,民國年間又集資重建。故正廳修復不止一次。屋內有四塊碑鑲嵌在牆上,罩在玻璃框內,四塊碑分別是:順天府涿州房山縣李仁□□碑、種樹記碑、新修大門照牆並栽種樹株記碑、重興縣庫記碑。
順天府涿州房山縣李仁□□碑:立於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碑長方形,嵌在正殿東梢間東牆上,長1.30米,寬0.68米。碑殘損嚴重,下半部字跡模糊難辨。然據殘片言“□□吏部考最,蒙批知縣李仁,綽有通□□”“敕命本職於嘉靖十三年陸旬任……”可斷之,此碑為知縣李仁為感皇恩而記。李仁為山東寧海人,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任房山縣知縣。
重興縣庫記碑:立於清順治二年(1645年),碑長方形,無座,嵌在正殿東牆上。長0.96米,寬0.67米。文:“國家税庫藏專錢轂之司所以植□本錢□用也有□特其徵□□其出入所以口有制郎□□也縣之有……清順治二年乙酉季春朔日動石”。“□知房山事三山張應召記”。張為福建福清人,順治元年任房山縣知縣。國家設庫藏,專錢穀之司,在於貯財用,聚賦税。房山縣庫位正廳西,始建於何時無考。據碑文記載,明崇禎九年(1636年)後廢弛,清順治二年孟冬農閒之際重建,未及一月落成。碑文雲:“則猶泉,取其流通灌輸。故財不在官,則在民。泉流不患,其源易竭”,言簡而意深。
種樹記碑:立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碑長方形,嵌在正殿東屋牆上。長1.08米,寬0.66米。文:“衙署者仕宦之旅舍也居衙署而修葺栽培口居旅舍而栽培其為……清康熙三十三年歲在甲戊七月吉旦,文林郎知房山縣事候稚主政加二級蜀營山羅在公題並書”。羅為四川營山人,康熙三十年(1691年)任房山縣知縣。《房山縣誌》載:“羅候治吾房七年,政績茂著,頌聲騰達,稱畿縣最”。碑文記縣署溽熱時,無處棲避,惟西軒古槐可供蔭。聯想前人不栽樹,後人何得乘涼。隨後記在古槐旁,二堂後院及居室後栽植槐榆書等事。
新修大門照牆並栽種樹株記碑:立於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碑長方形,嵌在正殿西屋牆上,長0.90米,寬0.46米。文:“衙署者仕宦之家園也其口視為口合漠不相關以致傾圮難堪……順天府西路房山縣……宋聚五□石並書大清乾隆五十八年歲次己末月朔日上浣轂旦”。
孔廟
孔廟亦稱文廟,是一所中軸對稱的三層進深的廟堂建築,稱得起是我縣古建築之瑰寶,也是房山人民之驕傲,歷經戰亂滄桑及“亂砸”的年代,這一歷史文物,今已片瓦無存,只有見到的兩座“明碑”。孔廟的舊址,大致是今天學校西部的操場。
當年只要一進縣立高小的院門,往北一望,便見四個高一米三四的石獅,分別蹲踞在兩座並排的高十二三米的木結構大門前面,東邊是文昌宮門,西邊的便是孔廟大門。
孔廟大門,是一座重檐、三路牌樓式木結構建築,不用一釘,而是由無數雕花木榫託結而成。在上、下兩檐之間,正、反兩面各嵌有一塊橫放的約一米五長八十釐米寬的月白色的匾額,在正面向南的匾額上,以蒼勁的顏體大字寫着“大德曰生”四個大字,背面則為“泮池魚化”四個大字,門內東西牆丈餘處,還有兩個東、西向的旁門,為單間過道魚鰓門,各有匾額,東為“德配天地”,西為“道冠古今”。
進孔廟大門,有長十三四米,各路寬為五六米的三路漢白玉石橋一座,雕工甚細,造型凝重,每路之間,有高約一米一的石欄杆八根,二欄杆之間,嵌有雕花的石欄板。就是這些欄板,上面可坐可躺還可站,是學生們喜歡去的納涼、談心的好地方。橋下為“泮池”,呈半月形,中有一單孔涵洞,左右相通,池內竹叢、蘆薈葱蘢直上,夏、秋之際,蛙鳴其中,饒有南國韻味。池之四角,原有四株兩三人始能合圍的古柏,其中一株,到1987年才死去。
在大橋正北面,放置有一刻有蓮託圖案的石圓桌,四周有四個石凳,使人一顧,便欲一坐,或背詩書榷文稿,或爭文筆抒為國攻讀求索之志……我就是在這裏聽了解放後第一位校長楊槐堂講《矛盾論》的。聽誨後,頓感茅塞大開,耳目一新。
緊靠石桌北面便是一個三米見方的用花崗條石鑲邊的荷塘,六月,一鑑方池,泛着浮萍,鋪滿荷葉,間隙中鑽出個個粉紅的荷包和朵朵怒放的荷花,給孔廟添了濃郁的馨香和無窮的情趣。這些石桌、石凳、荷塘都是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把孔廟圈入學校之後添置的。
此外,院中還有郁李、紅杏、海棠、楓櫨,又有草地、斜徑,異彩紛呈。這就是當年孔廟的前院——美不勝收的“校園”。
“校園”的最北面,有一座高大的山字形三門四柱的大牌樓,叫欞星門,進牌樓便是面積較小的中院。正面是大成門,因這時大成門已改成教室,故在左側另闢一角門,以通後院。後院是孔廟的主建築部分,南有前文提及的大成門,東西兩側在高高的底盤之上,各建有五間大殿,叫做東廡和西廡,是為供奉儒家先哲、先賢及鄉里入祀名人牌位之用的。正北面則是一個大戲台式的高台,高台北側有一座面南背北的前廊後廈的大殿堂,這就是孔廟的大殿“大成殿”了。
大成殿,五間六柱,殿宇高聳,灰瓦起脊,左右有鴟吻,朱欞畫棟,古樸典雅,其形制高於附近各州、府之孔廟,所以,在萬曆三年(1575年)重修孔廟碑記上有“我縣文廟為八郡之最”之説。殿內左右是孔子三千弟子中七十二賢人的牌位。正面高大供台之上,端坐孔子雕像,造型淳樸,紋絡清晰,如常人大小。像前左右有四配:顏(回)、曾(參)、(子)思、孟(軻)立像,坐像、立像均為金絲楠木雕成,可算是“稀世之珍”了。當年,每值春、秋兩季,孔子誕辰和祭日之時,官吏、鄉紳、儒生、學子都來舉行隆重的祭孔儀式,此項活動,一直延續到民國初年。
大殿前面高台兩邊,東有松柏,西為古槐,皆近兩圍。而今這古槐仍俯視學宮之滄桑鉅變。當年台下兩側,參差錯落地排設着元、明、清和民國的碑刻二十餘座。
還有一點應説明的是我縣孔廟大成殿前,月台正面沒台階,只在東、西兩側建有台階以通殿內。之所以如此,據説是因為房山從來沒有考出過狀元。
隨着時代之推移,孔廟遺址已成為學校的一部分,不管是舊日的學堂,還是共產黨領導下的新學校——房山中學,都曾為祖國培育出成千上萬的濟濟人才。
房山城八景 鐵城金湯 自明代隆慶年修建石城,在原土城的基礎上擴建增高,土城加黃土、白灰、沙子後夯實,城外面用歇息崗、迎風坡的花崗石砌成。內用周口店的石灰石和大石河的鵝卵石砌成,用糯米、大灰灌漿,異常堅固,素有鐵城之稱。就是炮彈落到城牆花崗石上,只留下一個白印,毫無損壞。城牆周長四華里,可以騎馬在城牆上行走。城垣很小,但固若金湯。
沙河春柳 房山城四面環繞沙河。東、北、西三面至今仍然可見,唯有南沙河遺址不存,南沙河是西沙河往南後的一條支流,西起永安西里,經城關南里,穿京周公路,向東南到肖莊子、北市,流入顧冊村東牛口峪河,沙河四周岸柳成行,每逢春季(三月驚蟄節)沿河柳樹一片葱綠,河水環城流過,綠柳、藍天、河水、白沙和花崗岩城牆形成一道獨特風景。
魁星朝霞 明代修建石城後,城東南角建一座兩層樓高約八米的樓閣,樓的東北角跨空用階條石與城牆相連,樓閣是灰色重檐尖頂,重檐之間西北方向有匾額“魁星樓”。六角樓下層有木板屏風,中間有六邊形透風孔,能眺望遠方,上層六根明柱視線寬闊,是舊房山城的最高點,房山縣城內外盡收眼底,魁星樓成為房山的標誌,遠在十幾裏以外石樓、大董村一帶都能望見,夏、秋季節,早晨朝霞如火,城內看魁星樓在朝霞的映襯下,有“紫氣東來”的吉祥寓意。
留台夕照 城西不遠有一座山,山頂上有一座古廟,兩層殿,坐西朝東,學名曰“三官廟”(三元廟),俗名“山頂廟”。房山縣誌記載“留台尖”,整個廟宇建在一個山頂上,其建築風格可與山東濟南的千佛山媲美。山門兩側是鐘鼓樓,前殿為釋迦牟尼銅像,泥塑的四大天王腳踩八大怪。後殿是“天、地、水”三官。每當春、夏之交,夕陽西下,便把這山上林木百草、殿宇碑樓籠罩一片金光,樹影斑駁,百鳥合鳴,景色迷人。
上元燈火 就是正月十五的花燈、花會焰火,從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六,官方一百三十六盞紗燈,八盞大宮燈,山水、博古圖案,六十四盞六面宮燈,六十四盞四面燈,以四大奇書為題材,南街《三國演義》、東街《水滸傳》、北街《紅樓夢》、西街《西遊記》,衙門口和四個城樓二十四盞大紅燈,衙門口八盞,每個城門、城樓四盞,各店鋪、臨街住宅門前都有各種各樣燈籠,全城張燈結綵。十五晚上有焰火晚會,各種花炮、盒子(燈籠和焰花的合稱)共有四節或八節,用紙糊成各種造型,每節都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火樹銀花不夜城。白天有各種民間花會表演,各種民間小吃同時上市。
城隍古剎 城西北角的城隍廟牌樓、山門、戲樓、三層大殿連為一體,城隍爺為金世宗皇帝敕封顯伯侯,三進院落古木參天,前殿供奉城隍爺,中殿是城隍爺、城隍奶奶的寢殿,後殿是城隍爺藤胎塑像,可以背出來上轎,每逢城隍出巡,都抬此像。東西房七十二司的塑像,整個廟宇陰森,莊嚴肅穆,令人毛骨悚然,是房山城內最大最完整的道教廟宇。
文廟古柏 文廟(孔廟)在城東南,有正門(儀門)、東西戟門,是三樓四柱的牌坊,往北是泮池,南弧北直,三路石橋,中間隆起,橋體勻稱壯觀,形式坡度圓緩流暢。橋長八米,池深一米,其形制超過良鄉、涿洲孔廟的規格。往北是欞星門,兩柱一樓牌坊門前和整個文廟,石碑林立,古柏參天,古柏是建廟時移來的,當時每一輛車只拉一棵樹,樹齡有七八百年,二人合圍有餘。古柏葱鬱蒼勁,蔚為壯觀。欞星門後是大成門,正殿是大成殿,供孔子坐像,顏回、曾參、子思、孟軻立像和七十二賢人,以及程頤、朱熹牌位。其他府州、縣文廟,只供牌位,沒有塑像。大成殿莊嚴,殿頂正中,有一米多高的大脊,綠琉璃瓦,陰陽透砌,兩端鴟吻,更是高大,上樹鐵製三股叉,這是在其他州府、縣文廟罕見的。大成殿前有十米長八米寬一米三高的月台,東西兩邊九級台階,南面因房山沒有出過狀元,沒有資格直接祭孔,所以南面沒台階,如果出狀元,南面就有九級台階。魁星樓落地,在大成殿前修奎文閣,文廟不大,知名度特別高。
鐵城金湯固千秋,沙河春柳翠石城。
魁星朝霞來紫氣,留台夕照盡彤暉。
年集盛市呈物阜,上元燈火慶新春。
城隍古剎相莊嚴,文廟古柏茂穹蒼。
房山城八景,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都體現了房山悠久的歷史,壯麗的山川,豐富的文化內涵。

房山城關現代文明

燕房衞星城
燕房衞星城規劃圖 燕房衞星城規劃圖
1、 規劃期限
規劃近期至2005年,規劃遠期至2010年。
2、 性質與規模
2.1、城鎮性質
燕房衞星城是北京的十四個衞星城之一,是重要的石油化工生產基地、是房山區的商貿集散地和以化工、新型建材為主的工業區之一。
2.2、人口規模
衞星城規劃區人口
常住人口:18.8萬人
暫住人口:2.7萬人
總人口:21.5萬人,其中星城2.5萬人。
衞星城建設區
到2010年,規劃區內燕山地區基本實現城市化,房山城關地區還保留顧冊、辛莊、東瓜地、田各莊、羊頭崗、丁家窪、馬各莊等村,考慮到這些現有村莊將有部分人口到建城區內居住,因此,到規劃期末,這些村莊的人口將減少到1萬人左右。因此,到2010年,規劃建設區人口為20.5萬人,其中,燕山地區8.5萬人,星城2.5萬人,城關9.5萬人。
2.3、用地規模預測
衞星城規劃建設用地將在現有基礎上進行調整,其範圍東起大石河、向西至西沙河沿線、北起上店、南至北市。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35平方公里,其中燕山地區24平方公里,房山城關地區11平方公里。
3、 用地佈局
3.1、用地發展方向
燕房衞星城處於太行山脈和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西、北依山,向東南延伸到平原地帶。
從用地條件看,現有建成區西北依山,不宜進行大規模城市建設,向東受各種電纜線、輸油管道、輸水管道、燕化綜合管道、高壓走廊的干擾、南水北調輸水線和大石河阻隔。此外,地震斷裂帶也從城關東部經地,這些因素都不利於衞星城進行大規模的城市擴張。建成區南部除有地下管線干擾外,房鄭路以東地勢低窪,存在洪水隱患,房鄭路以西用地十分有限;另一方面,若城市繼續向南發展,使城市建設用地更加狹長,則更不利於集中利用城市基礎設施。
從衞星城用地需求看,今後十年,衞星城的主要組成部分——燕化集團,發展重心將逐步向沿海轉移,生產用地以現有用地挖潛為主,地域上不再擴大。新增建設用地主要用以改善居住條件和滿足房山區及燕山和城關兩個街道辦事處的工業發展需要。
因此,燕房衞星城的城市建設用地規模不宜發展過大,應以現有用地調整為主,重點應放在加強城市道路、城市綠化及各種基礎設施建設上,創造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環境。
衞星城居住用地以內涵改造為主,以建成區東部,京周公路北側作為起步區,滾動開發,逐步進行舊城改造。應改變建成區內污染工業和居住用地混雜的善,將污染企業遷出生活區,加上衞星城自身工業發展的需要,需另選集中工業用地,入區企業應以無污染工業為主。
規劃集中工業用地安排在建成區東部的京周路和燕東路之間。該用地交通方便、地勢較高,在其東南部已有一定工業基礎。
3.2、用地佈局與功能分區
3.2.1、佈局形式
根據衞星城現狀佈局情況和用地條件,衞星城土地使用方面應以內涵改造為主,外延擴展為輔,用地佈局上採用整體集中、局部分散的佈局方式。
規劃區內有燕山和城關兩個中心,兩地沿西北—東南方向呈帶狀頒佈,長約8公里,規劃期內仍不能改變這一狀況。因此,考慮衞星城現狀用地情況、管理體制、衞星城中心服務半徑待諸金因素,規劃衞星城中心仍採用雙中心結構,即保留燕山和城關兩個中心。
3.2.2、建設用地分區
規劃區建設用地可以劃分成七個區域:
(1)大型石油化工企業區:主要集中在規劃區北部,包括煉油廠、橡膠廠、地毯廠、化工廠等,該區是燕化公司的主要生產區。
(2)東流水工業區:位於規劃區東北部,以依託燕化公司的中小型化工企業為主。並在羊頭崗村北、朱各莊以東、高壓走廊以南、羊頭崗北現狀路西規劃了燕化工業預留地。
(3)東風—羊耳峪生活區:位於規劃區東北部,是業已形成的燕化職工生活區,以居住為主,規劃予以保留。今後應完善道路、市政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
(4)向陽—迎風生活區:位於規劃區中部,是燕化公司總部及燕山辦事處所在地,也是燕山地區的商業、文化、娛樂中心。規劃予以保留,仍作為燕山地區的中心。
(5)燕化星城生活區:位於大石河東2公里左右,以居住為主,規劃予以保留。
(6)房山城關中心區:規劃仍作為城關地區的商業文化中心。建設用地範圍有所擴大,北與迎風生活區相連,南至北市村,西至洪寺,東至鐵路聯絡線。規劃重點是加強道路和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舊城改造,創造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環境。
(7)馬各莊工業區:位於規劃區東部,主要安排中心區遷出的工業企業和新的無污染工業,以化工和新型建材也為主,該區將作為房山城關地區實施舊城改造的趕步區。其西部還規劃了部分居住用地,南部規劃了工業預留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