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户籍歧視

鎖定
所謂“户籍歧視”主要是指一些大城市針對外地求職和就業人員所採取的一些不公平政策和待遇。
中文名
户籍歧視
解    釋
針對外地求職的一些不公平政策
原    因
同工不同酬\社會資源分配製度

目錄

户籍歧視定義

據記者調查和了解,“户籍歧視”最經常發生的情況主要有三種:
一是某些行業和工作崗位限制聘用外地人。
二是同工不同酬。
三是某些企事業單位不對外地員工提供社保和其他福利。
產生“户籍歧視”的經濟層面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各地區、各城市之間發展不平衡。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樣的大城市,薪酬相對於其他城市和地區要高一些,因此吸引了大批外地人到這些城市工作,也導致了這些城市的人才競爭更為激烈,形成人才的買方市場。因此一些企事業單位,尤其是一些新興的民營企業,就以低於本地人的價格來僱用相對更為優秀的外地人,而外地人為了獲得工作也願意犧牲部分薪酬或福利,這就導致同工不同酬和“白領”打“黑工”現象。
還有一些單位的户籍歧視則是體制方面的原因,比如廣電、電信、金融等部門,由於體制方面的原因,使這些單位冗員較多,又不能輕易辭退這些所謂的“在編員工”;為了增強企業活力,這些單位又從社會上聘用了大量優秀的外地人,由於這種聘用關係是用人單位自身的行為,因此這些外地員工就無法從該系統內獲得國家相關的福利;一些單位由於看到市場上同類求職者甚多,還會壓低工資,從而導致這些聘用制員工與單位內的“在編員工”,出現同工不同酬的結果。
事實上,對於種種“户籍歧視”,外地員工並非沒有憤慨和行動,拍案走人者有之,憤然起訴者有之,但相對於整個城市和用人單位來説,他們依然是一羣弱勢羣體,衝突多半是以外地員工的妥協和默認為結果,因為對絕大部分外地人來説,工作仍然是最重要的。

户籍歧視比例

各直轄市中本地年輕人所佔比例
北京人:在京外地人=1:8 ,北京人佔11.1%
上海人:在滬外地人=7:13,上海人佔35%
天津人:在津外地人=9:11,天津人佔45%
重慶人:在渝外地人=13:7,重慶人佔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