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戴錦華

鎖定
戴錦華,女,1959年生於北京,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17] 
1978-1982年就讀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1982年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1987年參與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電影史論專業;1992年被北京電影學院聘任為副教授;1993年調入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1994年10-1995年7月,應美國康奈爾大學東亞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東亞系、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人類學系的邀請前往進行學術訪問,並先後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十餘所美國大學開設關於中國電影和大眾文化的課程、專題講座和座談;1995年10月,於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建立中國第一個比較文化研究室;1997年10月被北京大學聘任為教授;1997年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東亞系聘任為兼職教授,每兩年一次赴美主持暑期班密集型課程;2001年任博士生導師;2008年擔任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7]  [17] 
戴錦華的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電影史、大眾文化、女性文學。 [2] 
中文名
戴錦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59年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學位/學歷
學士 [18]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中國電影史、大眾文化、女性文學 [18] 
職    務
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17] 
學術代表作
《After the post-Cold War:The Future of Chinese History》 [18] 
主要成就
參與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電影史論專業 [2] 
建立中國第一個比較文化研究室 [17] 
外文名
Dai Jinhua
職    稱
教授

戴錦華人物經歷

戴錦華 戴錦華
1959年2月11日,出生於北京。
1973年,就讀於北京市西城區111中學。
1978年,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
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18]  同年,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
1987年,參與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電影史論專業。
1992年,被北京電影學院聘任為副教授。
1993年,調入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
1994年10月——1995年7月,應美國康奈爾大學東亞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東亞系、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人類學系的邀請前往進行學術訪問,並先後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十餘所美國大學開設關於中國電影和大眾文化的課程、專題講座和座談。
1995年,在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主持成立中國第一個比較文化研究室。
1997年,被北京大學聘為教授。
1998年,編選的當代女性主義小説集《世紀之門》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2001年,任博士研究生導師。
2008年,擔任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1] 
2021年12月,第三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主競賽單元評審成員。 [14] 
2022年,擔任第二屆讀客科幻文學獎初審評 [15]  ;12月,擔任第四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劇情長片單元評委。 [16] 

戴錦華主要成就

戴錦華科研成就

  • 研究線索
戴錦華的電影研究涉及電影、女性主義、歷史和政治經濟等諸多層面,她的研究沒有一種很宏大的概念體系,她自己也再三強調,她的研究完全從個人興趣出發,沒有什麼邏輯可言。但是從她與孟悦合著的《浮出歷史地表》《霧中風景》《電影批評》、訪談《猶在鏡中》以及近幾年的文章可以看到有一個相對清晰的建構過程:從面對遺失的歷史、追尋記憶到面對資本全球化,切身感受到人類文明步入瓶頸。其電影研究始終交織着兩個緯度:一個是文學批評的維度(敍事的、主題的、精神分析的),另一個是文化批判的緯度(女性主義的、歷史的、政治經濟學的)。在鏡與燈的雙重影像之下,她的電影研究試圖對應的不是理想的歷史,而是衰敗的、破碎的歷史。 [4] 
  • 學術論文
1987年2月,論文《讀夏衍同志(寫電影劇本的幾個問題)》發表於《當代電影》1987年第1期。
1989年1月,文章《〈一個和八個〉隨想錄》發表於《八一電影》1989年第1期。2月,文章《在城市的陰影中——觀影片〈瘋狂的代價〉》發表於《光明日報》1989年2月18日。4月,與遠嬰等人合著的《〈瘋狂的代價〉筆談》發表於《當代電影》1989年第2期,論文《斜塔:重讀第四代》發表於《電影藝術》1989年第4期,後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電影,電視藝術研究》1989年第5期轉載,並被李晉生等編的《中國電影理論文選(20-80年代)》(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丁亞平主編的《百年中國電影理論文選(1897—2001)》(文化藝術出版社,2003),羅藝軍等編的《20世紀中國電影理論文選》(中國電影出版社,2003)等書收錄;5月,文章《戰爭模式·生存模式·關於戰爭的“話語”》發表於《八一電影》1989年第5期。;6月,論文《資產者的兒子——初讀貝爾託盧奇》發表於《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89年第1期;7月,文章《裂谷的另一側畔——初讀餘華》發表於《北京文學》第7期,後被洪治綱主編的《餘華研究資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等書收錄,文章《“人道主義的死亡”與理解人》發表於《八一電影》1989年第7期;8月,論文《由社會象徵到政治神話——崔嵬藝術世界一隅》發表於《電影藝術》1989年第8期;同年,與孟悦合著的《浮出歷史地表——現代中國婦女文學研究》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0年4月,論文《歷史與敍事:謝晉電影藝術管見》發表於《電影藝術》1990年第2期;6月,論文《斷橋:子一代的藝術》發表於《電影藝術》1990年第3期,論文《〈紅旗譜〉:一座意識形態的浮橋》發表於《當代電影》1990年第3期。
1991年2月,論文《新中國電影:第三世界批評的筆記》發表於《電影藝術》1991年第1期;4月,論文《電影與敍事視點》發表於《新作家》1991年第2期;10月,論文《對切鏡頭與電影敍事:電影敍事修辭筆記之一》發表於《電影創作》1991年第5期;12月,論文《歷史敍事與話語:十七年曆史題材影片二題》發表於《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1年第2期;12月,論文《〈代罪羔羊〉:階級﹑性別與情節劇》發表於《藝術廣角》1991年第6期,《大眾傳播媒介:一個文化學的思考筆記》發表於《上海文論》1991年第6期。
1992年1月,論文《也説劇作》發表於《電影文學》1992年第1期,論文《〈法國中尉的女人〉:一個重述的愛情故事》發表於《電影藝術》1992年第1期;2月,論文《〈放大〉:自反的藝術》發表於《當代電影》1992年第1期,論文《人·鬼·情:一個女人的困境》發表於《上海文論》1992年第1期;8月,論文《〈心香〉:意義﹑舞台和敍事》發表於《當代電影》1992年第4期,論文《鏡城之中:西方女性主義電影理論綜述》發表於《上海文論》1992年第4期。;10月,論文《逃脱中的落網:凌子風導演藝術筆記》發表於《電影藝術》1992年第5期,並被收入黃會林主編的《知易行難;中國影視風格的探索與實踐》(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12月,論文《遊戲的規則:敍事學一覽》發表於《上海文論》1992年第6期,論文《此岸:90年代電影筆記之一》發表於《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2年第期,論文《裂谷:90年代電影筆記之二》發表於《藝術廣角》1992年第6期,並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電影﹑電視藝術研究》1993年第2期轉載。
1993年3月,論文《〈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一個心靈個例病案》發表於《電影藝術》1993年第3期;4月,與鄭洞天等的對話《誰要站直囉,別趴下!——一部影片一次評析一通感慨》發表於《電影藝術》1993年第2期;8月,論文《歷史之子:影壇第五代》發表於《美學與文藝學研究》創刊號上;10月,論文《〈十誡〉:現代人的兩難處境》發表於《當代電影》1993年第5期,編譯自剋日什托夫·皮耶謝維茨、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電影劇本《十誡》發表於《當代電影》1993年第5期,文章《黃土地上的文化苦旅》發表於台灣《誠品閲讀·人文特刊》1993年第5期,並被收入鄭樹森教授所編的《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1995年由麥田出版社出版﹐2003年又由廣西師大學出版社出版);12月,與陳曉明等人合著的論文《精神頹敗者的狂舞》發表於《鐘山》1993年第6期;同年,專著《電影理論與批評手冊》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
1994年2月,論文《本文的策略:電影敍事研究》發表於《電影藝術》1994年第1期,論文《〈霸王別姬〉:歷史的影片》發表於《東方雜誌》1994年第1期,與陳曉明等人合著的論文《東方主義和後殖民主義》發表於《鐘山》1994年第1期;4月,與陳曉明﹑張頤武合著論文《文化控制與文化大眾》發表於《鐘山》1994年第2期,論文《思索與見證:黃建新作品》發表於《當代電影》1994年第2期;8月,論文《“世紀”的終結:重讀張潔》發表於《文藝爭鳴》1994年第4期;10月,論文《涉渡之筏:90年代文學筆記之二》發表於《上海文化》1994年第5期,論文《〈二姨〉現代寓言空間》發表於《電影藝術》1994年第5期,論文《梅雨時節:90年代中國電影筆記之三》發表於《當代電影》1994年第5期,論文《真淳者的質詢——重讀鐵凝》發表於《文學評論》1994年第5期,並被收入吳義勤主編的《鐵凝研究資料》(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12月,論文《樂觀主義與電影困境》發表於《電影創作》1994年第6期,論文《突圍表演——九十年代文化描述之一》發表於《鐘山》1994年第6期,並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1995年第8期轉載,論文《不可見的女性 新中國電影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電影》發表於《當代電影》1994年第6期,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電影﹑電視藝術研究》1994年第6期轉載,並被胡克等主編的《當代電影理論文選》(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收錄。
1995年6月,論文《救贖與消費:九十年代文化描述之二》發表於《鐘山》1995年第3期,後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1995年第8期轉載;12月,論文《池莉:神聖的煩惱人生》發表於《文學評論》1995年第6期,並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6年第2期轉載;12月1日,在北京與文學評論家王幹對話,對話內容《女性文學與個人化寫作》發表於《大家》1996年第1期,並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6年第9期轉載,後被收錄在《猶在鏡中——戴錦華訪談錄)(北京知識出版社,1999)中;同年,專著《鏡與世俗神話——影片精讀十八例》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2004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14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論文集《鏡城突圍———電影·女性·文學》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1996年1月,論文《徐坤:嬉戲諸神》發表於《山花》1996年第1期;2月,論文《霧中風景:初讀“第六代”》發表於《天涯》1996年第Ⅰ期,並被蒲震元和李勝利主編的《電影批評:邁向21世紀》(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陳犀禾和石川主編的《多元語境中的新生代電影》(學林出版社,2003),陳思和等主編的《中國當代文論選》(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等書收錄,隨筆《廊橋夕照》發表在《三聯生活週刊》1996年第2期;4月,論文《世紀之門·對話與中國電影》發表於《外國文學》1996年第2期;4月18日,在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內和宋偉傑等人對話,對話內容《面向挑戰的文化批評——對幾個電視劇文本的細讀》發表於《北京文學》1996年第7期,後被收錄在《猶在鏡中——戴錦華訪談錄》(北京知識出版社,1999)中;5月,文章《都市裏的童話》發表於《戲劇電影報》1996年5月17日;5月23日,在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內和宋偉傑等人對話,對話內容《漫談文化研究中的現代性問題》發表於《鐘山》1996年第5期,並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1997年第1期轉載,後被收錄在《猶在鏡中——戴錦華訪談錄》)(北京知識出版社,1999)中;6月,論文《個人寫作與青春故事》發表於《電影藝術》1996年第3期,論文《陳染:個人和女性的書寫》發表於《當代作家評論》1996年第3期,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6年第9期轉載,並被陳染著的《陳染作品自選集》(光明日報出版社﹐1996)、丁帆和劉俊編《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導引)(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王蒙和王元化總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1976—2000·第3集·文學理論卷3)》(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等書收錄;8月,論文《生為女人》發表於《天涯》1996年第4期,被劉光華主編《女人解讀愛——中國女性新世紀的回聲》(中國城市出版社,1999)、孔見和王雁翎主編《生為女人:性別、身體﹑慾望、情愛與權力》(當代中國出版社,2015)等書收錄,並在2016年7月26日刊登在《阜新晚報》上;10月,論文《奇遇與突圍——九十年代女性寫作》發表於《文學評論》1996年第5期﹐被《新華文摘》1997年第1期轉載,並被張清華主編《中國新時期女性文學研究資料》(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路文彬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料文論選(1949——2000)》(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王蒙和王元化總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1976—2000·第2集·文學理論卷2)》(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王堯和林建法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大系1949—2009(卷5)》)(蘇州大學出版社,2012)等書收錄。
1997年2月,論文《想象的懷舊》發表於《天涯》1997年第1期,論文《文化地形圖及其它》發表於《讀書》1997年第2期;3月,文章《短評〈口紅〉》發表於《人民文學》1997年第3期;4月,論文《猶在鏡中》發表於《花城》1997年第2期,文章《短評〈少年英雄史〉》發表於《人民文學》1997年第4期;5月28日,在北京大學勺園咖啡廳接受北大哲學系研究生陳岸英、周濂的訪談,訪談內容《清醒的立場一戴錦華訪談錄》發表於1998年《藝術廣角)第1期,後被收錄在《猶在鏡中一戴錦華訪談錄》(北京知識出版社,1999)中;6月,論文《拼圖遊戲一 “花城”1996小説概覽》發表於《花城》1997年第3期,與劉恆合著論文《蔣韻長篇小説(櫟樹的囚徒)談片》發表於《當代作家論》1997年第3期,文章《花木蘭情境》發表於《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7年第3期;9月17日,在北京大學勺園咖啡廳接受德國海德堡大學中國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史安迷的訪談,訪談內容《都市文學、文學批評與知識分子角色》發表於《山花》1998年第11期,後被收錄在《猶在鏡中一戴 錦華訪談錄》(北京知識出版社,1999)中。12月,論文《沒有屋頂的房間》發表於《莽原》1997年第6期;同年,與美國杜克大學亞非系共同獲得美國LUCE基金的支持,展開為期三年的“中國現當代大眾文化研究"計劃,獲資助建立大眾文化研究資料室,並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東亞系聘為兼職教授。
1998年1月,論文《遲子建:極地之女》發表於《山花》1998年第1期,後被收入遲子建著的《格里格海的細雨黃昏》(江蘇文藝出版社,2003);2月6日,在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內,接受研究所研究生王昶的訪談,訪談內容《革命·意識形態批評·文化研究:1968年5月與電影》發表於《電影藝術》1998年第3期,後被收錄在《猶在鏡中——戴錦華訪談錄》(北京知識出版社,1999)中;4月,論文《重寫女性:八九十年代的性別寫作與文化空間》發表於《婦女研究論叢》1998年第2期,並被劉伯紅主編《中國婦女研究年鑑(1996一2000)》(中國婦女出版社,2004)、譚琳和姜秀花主編《性別平等與文化構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等書收錄;4月,論文《智者戲謔一閲讀王小波》發表於《當代作家評論》1998年第2期,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8年第5期轉載,並被胡續冬和馬驊主編《思想的碎片》(長江文藝出版社,2001)、林建法和徐連源主編《中國當代作家面面觀——尋找文學的魂靈》(春風文藝出版社,2003)、孔範今和施戰軍主編《中國新時期文學思潮研究資料》(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聶震寧主編《創意閲讀:中國文學名家新評》(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韓袁紅編《王小波研究資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等書收錄;6月,論文《鏡象迴廊中的民族身份》發表於《廣州文藝》1998年第6期,並獲當年的《廣州文藝》優秀論文獎;8月,論文《分享欣悦一 閲讀〈丑角登場〉》發表於《花城》1998年第4期,論文《世紀之門:跨人世紀之門的中國女性》發表於《創作評譚》1998年第4期;12月,論文《見證之維》發表於《當代電影》1998年第6期,與謝飛等人合著的論文《改革開放探索創新一關於新時期電影的歷史記憶》發表於《當代電影》1998年第6期。
1999年2月,論文《自我纏繞的迷幻花園一 閲讀徐小斌》發表於《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第1期,並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9年第4期轉載,論文《中國電影:在快樂中沉沒...發表於《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3月,文章《見證與見證人》發表於《讀書》1999年第3期,並被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編《多邊文化研究: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學術紀要(第1卷)》(新世界出版社,2001).杜漸坤和陳壽英編《中國年度最佳隨筆(1999)》(灕江出版社,2000)等書收錄;4月,與王昶的對話文章《文化研究面對後現代疆夢》發表於《當代電影》1999年第2期,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電影、電視藝術研究》1999年第3期轉載,並被胡克等主編《當代電影理論文選》(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收錄,論文《大眾文化的隱形政治學》發表於《天涯》1999年第2期,並被金元浦主編《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韓少功和蔣子丹主編《失控與無名的文化.現實》(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等書收錄;6月,論文《冰海沉船:中國電影1998年》發表於《花城》1999年第3期;8月,論文《關於韓國影片〈低吟〉》發表於《世界電影》1999年第4期。同年,隨筆集《拼圖遊戲》由泰山出版社出版;訪談集《猶在鏡中一戴錦華訪談錄》由北京知識出版社出版;專著《隱形書寫—— 9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1999年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由韓國淑明女子大學出版社出版;《鏡城地形圖一當代文化 書寫與研究》由台灣聯合文學出版公司出版;《斜塔嘹望——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年》1999年由台灣遠流出版公司出版,後以《霧中風景——中國電影文化1978- 1998》為名, 由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2006、2016年三次出版。
2000年1月,文章《文化研究的理論旅行與現實觀照》發表於《中華讀書報》2000年第2期,論文《現代女性面臨着花木蘭的處境》發表於《中國廣播影視》2000年第1期;1月26日,與周瓚、穆青等人關於刊物《翼》的對話《女性詩歌:可能的飛翔》發表於荒林和王紅旗主編《中國女性文化1》(中國文聯出版公司,2000)上;3月,論文《文學備忘錄:質疑“全球化”》發表於《山花》2000年第3期,並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2000年第9期轉載;4月,論文《九十年代中國文化市場調查》發表於《上海文學》2000年第4期,論文《暴露與遮蔽:“廣場"稱謂的挪用》發表於《書摘》2000年第4期;6月,論文《網絡文學? -網絡文化筆記之一》發表於《莽原》2000年第3期;8月,論文《面對當代史—— 讀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發表於《當代作家評論》2000年第4期;8月18日,應邀在天津舉辦的“婦女與社會性別讀書研討班”上做了題為《大眾文化中的階級和社會性別》的主題報告,後被收錄在杜芳琴和王向賢主編《婦女與社會性別研究在中國(1987-2003)》(天津人民出版,2003);9月,論文《在“苦澀柔情”的背後》發表於《讀書》2000年第9期,並被金元浦主編《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收錄。;10月,論文《殘雪:夢魘縈繞的小屋》發表於《南方文壇》2000年第5期,並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0年第10期轉載,論文《我的批評觀》發表於《南方文壇》2000年第5期,後被收入張燕玲和張萍主編《今日批評百家:我的批評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同年,主編的《書寫文化英雄——世紀之交的 文化研究》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1年2月,論文《世紀末的華麗)發表於《東方雜誌》2001年第2~3期;3月,書評《不僅屬於女人》發表於《中國圖書商報》2001年3月8日,後被收入畢飛宇等著《向匠人致敬:譯林書評精選》譯林出版社,2010);8月,論文《怎樣的全球化?》發表於《讀書》2001年第8期。
2002年1月6日,發表講座《世紀之交的中國電影》,後被傅光明主編《命運與現實》(新世界出版社,2005)、吳義勤主編《名家講影視文化》(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等書收錄;8月,文章《第一次的電影推薦》發表於《中學生百科》2002年第8期;12月,論文《為大眾文化“祛媚”-女性主 義的視野應更寬闊》發表於《現當代文學文摘卡》2002年第4期;同年,隨筆集《印痕》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專著《涉渡之舟一新時 期中國女性寫作與女性文化》由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再版,與格非共同主編的《筆鋒上的較量——北大清華學生作品大擂台》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2003年2月,論文《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文化可能》發表於《時代建築》2003年第1期;4月,訪談《戴錦華:用DV記錄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發表在由《DV新世代》欄目組編的《DV新世代1》(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之中;7月,文章《文化研究的可能》發表於《文匯報》2003年7月6日,後被《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第5期轉載,文章《學電影的孩子告別講義時代》發表於《文匯報》2003年7月18日。
2004年2月,隨筆《狗道與人道》發表於《天涯》2004年第1期。是年,專著《電影批評》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2015年再版。與陳順馨共同選編的論文集《婦女、民族與女性主義》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2005年10月,論文《温柔的挑釁——象徵與真實的行動》發表於《讀書》2005年第10期,後被陳順馨主編的《多彩的和平——108 名婦女的故事》(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收錄。2006年5月,論文《和平的真義》發表於《讀書》2006年第5期,後被陳順馨主編的《多彩的和平一108名婦女的故事》(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收錄;11月,論文《百年之際的中國電影現象透視》發表於《學術月刊》2006年第11期,並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影視藝術》2007年第2期轉載,斯人對戴錦華的訪談《文化的位置——戴錦華教授訪談》發表於《學術月刊》2006年第11期,被收入沈國明、金福林主編的《當代中國學人訪談錄·文學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1月24日,為王炎著的《奧斯威辛之後一猶太大屠殺記憶的影像生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撰寫序言《幽靈之鏡》,後發表於《世界知識》2007年第9期;12月,論文《副司令馬科斯:後現代革命與另類偶像》發表於《天涯》2006年第6期;同年,專著《沙漏之痕》由山東友誼出版社出版,主持翻譯的《蒙面騎士:墨西哥副司令馬科斯文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專著《性別中國》由台灣麥田出版社出版,同年又由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文版。
2007年10月,論文《歲月留痕一 西蒙娜·波伏瓦在中國》發表於《書屋》2007年第10期,論文《帳篷劇:流動中的呼喚—戴錦華對櫻井大造的訪談》發表於《藝術評論》2007年第10期;12月,文章《〈色.戒):身體·政治·國族》發表於《文學報》2007年12月20日,論文《時尚·焦點·身份——〈色·戒〉的文本內外》發表於《藝術評論》2007年第12期,並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影視藝術》2008年第2期轉載。
2008年3月,論文《身體。政治·國族一從張愛玲到李安》發表於《學習博覽》2008年第3期;6月,訪談錄《中國電影患了哪些病》發表於《解放日報》2008年6月27日,並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影視藝術》2008年第8期轉載;6月30日,為王炎著《美國往事:好萊塢鏡像與歷史記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撰寫《代序》;11月6日,應邀在北京參加主題為“華語大片時代的新青年電影”第三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會議內容《華語大片時代的新青年電影——第三屆華語青年 影像論壇言論集》發表於《電影藝術》2009年第1期;12月,文章《改革開放三十年的中國電影》發表於《21世紀經濟報道》2008年12月29日,並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影視藝術》2009年第3期轉載。
2009年1月,論文《斷裂處的幻影和幽靈》發表於《中國圖書評論》2009年第1期;6月,與鍾大豐等人合著論文《“五四”記憶中的精神與電影》發表於《電影藝術》2009年第3期,論文《九十年代之後中國學術文化的思想瓶頸》發表於《理論學刊》2009年第6期;10月,文章《中國電影:文化現代化的特定實踐》發表於《社會科學報》2009年10月22日。
2010年2月,論文《諜影重重——間諜片的文化初析》發表於《電影藝術》第1期,後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影視藝術》2010年第4期轉載;5月12日,文章《讀王敏新作〈與101位女作家的私人約會〉》發表於《新疆經濟報》;5月,與高秀芹合著訪談錄〈無影之影:吸血鬼流行文化的分析》發表於《文藝爭鳴》第10期;6月,論文《揭開冷戰歷史的暮靄》發表於(藝術評論》2010年第6期;7月,文章《中國電影是否需要“文化例外”》發表於《江淮晨報》2010年7月9日;7月17日,應邀在北大博雅國際會議中心參加“別求新聲一汪暉的學術世界與當代中國思想之進路”學術座談會,會議內容《超越“左”與“右”》發表於《開放時代》2010年第9期,《二十年來中國學術思想之變遷與現實關注》發表於《天涯》2010年第5期,並被收錄在何吉賢、張翔主編《理解中國的視野:汪暉學術思想評論集(第2輯)》(東方出版社,2014)。;9月,論文《風聲諜起:間諜片流行的初衷》發表於《文藝爭鳴》2010年第18期;12月30日,應邀參加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開設的“新聞傳播學前沿講座”,講稿《今日電影與今日世界》收錄在史安斌.郭雲強、李宏剛編《清華新聞傳播學前沿講座錄(續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2011年2月,論文《不曾被忘卻的〈三峽好人)》發表於《能源評論》2011年第2期;3月,文章《美國比中國更相信“中國崛起”》發表於《中國報道》2011年第3期;8月,文章《電影批評:理論的演武場》發表於《中國藝術報》2011年8月5日;同年,主編的文集《光影之隙》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2012年2月,和王炎的對談《再現:歷史與記憶一電影中的歷史書寫與呈現》發表於《中華讀書報》2012年2月8日,後被收入張中載、吳子桐主編的“北外公共外交文化論叢”《中西融匯(第2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4月,論文《歷史、記憶與再現的政治》發表於《藝術廣角》2012年第2期,被收入周憲、陶東風主編《文化研究(第13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9月,文章《電視劇:當代説書人》發表於《中華讀書報》2012年9月12日。;11月,文章《電影究竟是奇觀藝術還是敍事藝術?》發表於《中國藝術報》2012年11月5日;12月11日,接受郭九苓訪談,訪談內容《永不重複——戴錦華老師訪談(上)》《尋找中國與世界文明的未來一戴 錦華老師訪談(下)》收錄在郭九苓、漆永祥、趙國棟主編的《北大中文名師教育談》(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同年,主編的文集《光影之憶》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2013年2月,論文《798:銘寫與掩埋歷史的空間》發表於《廣西城鎮建設》2013年第2期;3月,文章《叩訪六十年代》發表於《社會科學報》2013年3月7日,論文《歷史·記憶與再現的政治》發表於《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
2014年1月,文章《什麼樣的書值得出版?》發表於《中國藝術報》2014年1月27日。4月,論文《柯靜採夫:冷戰文化的內部與外部》發表於《讀書》2014年第4期。4月,與鄒贊合著訪談錄《文化鏡城與隱形書寫一 戴錦華訪談錄》發表於《中國圖書評論》2014年第4期。4月,文章《我不再期待第五代了》發表於《中國新聞週刊》2014年第16 期。7月,文章《我們已經太久沒有短篇聖手》發表於《中國藝術報》2014年7月2日。7月,文章《似水流年一 印象樂先生與80年代》發表於《傳記文學》2014年第7期。同年,年,主編的文集《光影之痕》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同年,“對話戴錦華”叢書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包括與孫柏合著《〈哈姆雷特〉的影舞編年》、與滕威合著的《〈簡·愛〉的光影轉世》兩本書。
2015年1月,文章《在第三屆全國青年文藝論壇閉幕式上的學術總結》發表於《文藝理論與批評》2015年第1期。2月,論文《電視劇:公共文本及其意義》發表於《長江文藝》2015年第2期。3月,訪談《〈一步之遙〉生不逢時》發表於《北京青年報》2015年3月17日。3月,文章《電影是國家名片》發表於《商周刊》2015年第6期。5月,文章《告別》發表於《當代電影》2015年第5期。5月,與許秋漢合著的文章《未名湖是個海洋》發表於《探索與爭鳴》2015年第5期。5月,論文《〈花樣年華):全球化時代的懷舊風潮》發表於《書摘》2015年第5期。8月,論文《中國電影暴露中國文化中空問題》發表於《上海採風》2015年第8期。8月,論文《失蹤的母親:電影中父權敍述的新策略》發表於《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8期。11月,文章《美國夢的正反面一〈美國往事〉影評》發表於《浙江傳媒學院報》2015年11月25日。文章《數碼時代,中國擁有後發優勢》發表於《中國藝術報》2015年11月30日。12月13日,應邀在北京大學參加“批評的初心”主題沙龍,沙龍紀要《批評的初心一〈我的批評觀〉〈網絡時代的文學引渡)〈以文學為志業〉北京首發沙龍紀要》發表於《南方文壇》2016年第12期;同年,論文自選集《未名之匙》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同年,論文自選集《昨日之島》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2016年1月,文章《對自己歷史的解釋也包含在普遍性裏》發表於《社會科學報》2016年1月14日。2月,論文《呼喚影評人》發表於《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6年第1期。3月,訪談《IP熱:一場反電影市場邏輯的資本運作》發表於《北京青年報》2016年3月1日。同日,訪談《戴錦華:歷史敍事中,歷史缺席了》發表於《北京青年報》。4月,與張江等人的對話《光影中的意識形態》發表於《人民日報》2016年4月15日。4月,文章《槍響了,但這不是一個悲傷的結局》發表於《中國青年》2016年第7期。6月,由戴錦華講述、田春雨整理的講座講稿《小成本先鋒,新導演極高》發表於《大學生》2016年第11期。10月,由戴錦華講述.王立堯整理的講座講稿《空間與階級的魔方》發表於《社會科學報》2016年10月20日。
2017年1月,論文《數碼轉型時代改變了我們什麼》發表於《長江文藝》2017年第1期。2月,論文《魔鏡或碎窗一肯·洛奇與〈我是布萊克〉》發表於《長江文藝評論》2017年第1期。2月25日,榮獲2017年第25屆上海影評人獎“電影理論貢獻獎”。5月,論文《“非觀眾”呼喚出的“非電影”》發表於《優雅》2017年第5期。5月,論文《座標與文化地形》發表於《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6月,文章《逝川擷往一 憶周傳基先生》發表於《電影藝術》2017年第3期。 [1] 
2021年論文《遺骸、幻境或未來之鄉——當代科幻的位置》獲得第十一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 [12] 
  • 著作與論集
  1. DAI,Jinhua,After the post-Cold War:The Future of Chinese History,Duke Uninv. Press,2019
  2. 戴錦華、王炎,《返歸未來——銀幕上的歷史與社會》,三聯書店,2019年
  3. 戴錦華著,《昨日之島——電影文章自選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4. 戴錦華著,《未名之匙》,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
  5. 戴錦華、孫柏,《<哈姆雷特>的影舞編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6. 戴錦華、滕威,《<簡愛>的光影轉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7. 戴錦華著,《隱形書寫——9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韓國首爾:淑明女子大學出版社,1999年。
  8. 戴錦華著,《電影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2017年。
  9. 戴錦華著,《印痕》,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0. 戴錦華著,《涉渡之舟——新時期中國女性寫作與女性文化》,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11. 戴錦華著,《猶在鏡中——戴錦華訪談錄》,北京:知識出版社,1999年。
  12. 戴錦華著,《拼圖遊戲》(隨筆集),濟南:泰山出版社,1999年。
  13. 戴錦華著,《斜塔瞭望——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年》,台北:台灣遠流出版公司,1999年。
  14. 戴錦華著,《鏡城地形圖——當代文化書寫與研究》,台灣聯合文學出版公司,1999年。
  15. 戴錦華著,《霧中風景——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2018年。
  16. 戴錦華著,《鏡與世俗神話——影片精讀十八例》,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1995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17. 戴錦華著,《鏡城突圍——女性·電影·文學》(論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
  18. 戴錦華著,《電影理論與批評手冊》,北京: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3年。
  19. 戴錦華、孟悦合著,《浮出歷史地表——現代中國婦女文學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高雄:台灣時報出版公司,1993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20. 戴錦華著,Cinema and Desire: Feminist Maxism and Cultral Politics in Dai Jinhua’s works, (英文論文集)Edited by Prof. Jing Wang and Tani Ballow, London :Verso Press, 2002.
  21. 戴錦華編著,《蒙面騎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2. 戴錦華編著,《書寫文化英雄——世紀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
  23. 戴錦華編著,《“90年代文學書系”·世紀之門——女性小説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 [18] 

戴錦華學術交流

2003年8月5日,應邀前往深圳參加晶報舉辦的“健康·和平·發展”主題演講活動,講稿《全球化時代的日常生活》被收入陳寅主編的《激揚的言説:晶報名人演講集》(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2007);8月24日,應邀前往深圳參加何香凝美術館舉辦的“何香凝美術館學術講座”活動,講稿《大眾文化研究中的階級與性別》被收人何香凝美術館編的《人文之聲:何香凝美術館學術講座集萃(1997- 2007)》(嶺南 美術出版社,2008)。
2007年6月30日,應邀參加由上海大學中國當代文化研究中心舉辦的“《讀書》十年(1996- 2005)文選"座談會,會議內容《鉅變時代的思想與文化一“〈讀書〉十年(1996-2005)文選”座談會》收錄在孫曉忠編的《鉅變時代的思想與文化一文化研究對話錄》(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之中。
2013年11月21日,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在北京召開了關於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國電影海外市場競爭策略可行性研究》的座談會,戴錦華等人蔘加了此次座談會,會議內容《中國電影如何提升海外市場競爭力?》收錄在丁亞平等主編《影視文化9》(中國電影出版社,2013)之中;同年,謝玉娥主編的《智慧的出場——當代人文女學者側影》(河南大學出版社,2013)中收錄了戴錦華的兩篇隨筆:《猶在鏡中X去而復歸》。
2014年10月24日,應邀在中國劇協舉辦的全國青年戲劇評論家研修班上講授課程《歷史的坍塌與想象未來一從電影看社會》,講稿發表於《東方藝術》2014年第S2期,並被收錄在尚長榮等主編的《青評之聲:中國劇協全國青年戲劇評論家研修班文存(講座卷1)》(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016年11月,成為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當代寫作研究中心的駐校評論家,應邀參加中心舉辦的2016年秋季講學活動,在此期間發表了《未來的維度》《座標與文化地形》數碼轉型與大時代)等演講,並參與了湖北省高校評論家學術研討會、與中文系教師研究生座談等相關活動,反響強烈。 [1] 

戴錦華人才培養

戴錦華培養了滕威等學生。 [5-6] 

戴錦華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
2007年
北京大學十佳教師
2017年
獲得第25屆上海影評人獎電影理論貢獻獎
2019年
獲得北京大學教學優秀獎(研究生)
參考資料 [2-3] 

戴錦華社會任職

2014年,擔任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學術顧問。 [10] 
2019年4月,擔任第二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的評委會成員。 [11] 

戴錦華人物評價

文學評論家、作家楊光祖:通過對戴錦華的電影評論的分析,發現她的電影評論對中國的電影創作和發展帶來了不同的視野和感覺。在戴錦華的影像世界中,她的每一次突圍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每一次放逐,都是新的尋找。她遊走於體制內外,周旋在中西之間,為中國的電影批評註入新鮮的活力和血液。我們認為,這位女性在中國電影評論領域中是一位標杆,不論她對於學術的嚴謹態度,還是對於自我觀點的堅持,都是一種榜樣,她的勇敢和真實更是最珍貴的財富。 [8] 

戴錦華個人生活

戴錦華的母親是小學語文老師,父親是文學愛好者,這些對戴錦華的影響很大。 [9] 
據戴錦華自述,她結婚很晚,擁有一份平凡完滿的個人生活。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