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戴維·波特

鎖定
戴維·波特(David Porter,1780-1843),美國海軍軍官,生於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其父為美國獨立戰爭時的海軍高級軍官。在1812年戰爭中的,曾指揮炮艦“埃塞克斯”號遠航,鉗制了英國航運達兩年之久。
中文名
戴維·波特
外文名
David Porter
出生日期
1780年
逝世日期
1843年
職    業
美國海軍軍官

戴維·波特人物簡介

戴維·波特曾隨父航行海上,1798年成為海軍軍官學校學員,1799年晉升海軍上尉,指揮12門炮的冒險號,當年參加對法戰爭。1801-1805年參加遠征北非巴巴里海盜的的黎波里之戰,一度被俘兩年。出獄後晉升少校,指揮新奧爾良海軍基地。

戴維·波特人物履歷

1812年第二次英美戰爭爆發後,成為32門“埃塞克斯”號艦長,該艦成為活躍在太平洋水域的第一艘美國軍艦,曾俘獲9艘英國捕鯨船,另外給英國造成了250萬銀元的損失。他將一艘送給養子戴維·格拉斯哥·法拉格特,另一艘送給在緬因州上尉的兒子詹姆斯·M·甘貝爾,甘貝爾帶着父親送給他的10門炮的格林威治號,在7月14日俘獲了有22門炮的賽林枷巴丹號。他於1813年11月奪取努庫希瓦島,作為他的補給基地,但國會沒有承認他的兼併行動,1814年3月末終被,在歷經5個小時的炮戰之後,終於被更強大的英國艦隊打敗,他降下軍旗時説:雖然我們不幸,但並不感到恥辱“。
1815-1823年統率新設立的海軍署,出於對陸地生活的厭倦之後帶領一隻中隊去西印度羣島執行剿匪任務,因手下的一個船員被西班牙當走海盜扣留,他炮擊西班牙港口迫使對方放人,對於這種越權行為,他1824年被撤職送上軍事法庭,6個月後他退出美國海軍。1826-1829年任墨西哥海軍總司令(當時墨西哥正在和西班牙開戰),返美后,受安德魯·約翰遜總統派遣歷任美國駐阿爾及爾總領事(1830年)。駐伊斯坦布爾總領事(1831年)和公使(1841年) [1]  。1843年因黃熱病死於當地,後來埋在費城海軍公墓。他的兒子中出名的還有戴維·狄克遜·波特
參考資料
  • 1.    《哈伯-柯林斯世界軍事人物全書》584-585頁,中國友誼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