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戴笠鴿

鎖定
戴笠鴿,18世紀歐美國家引進此鴿,首次由美國人凡俄爾在倫敦參加1200公里遠程比賽中一飛驚人。當時參賽鴿有2860羽之多,戴笠鴿壓倒羣雄,榮獲冠軍,在世界鴿壇上確立了中國賽鴿的地位。體型壯碩,圓頭鉅額,頸項強勁,短腳挺胸,翅膀有力,趾寬。頸部左右兩邊有白色斑羽。有“三不”優點;一不中途降落;二不入他人鴿舍;三不落網陷阱。每次開籠放飛,都是一羽當先。直線加速,決不猶豫盤桓天空。懂得利用高空快速氣流,中止拍翅飛行,改用動力翱翔,上下週轉旋動,滑翔升降,以逸待勞。羽色有灰二線、深雨點、淺雨點、深灰、純黑、白尾白條等。
中文學名
戴笠鴿
動物界
鳥綱
戴笠鴿

目錄

戴笠鴿形態特徵

戴笠鴿
戴笠鴿(5張)
戴笠鴿又稱“戴老頭”或“老方丈”。體型壯碩,圓頭鉅額,頸項強勁,短腳挺胸,翅膀有力,趾寬。羽色有淺雨點、深雨點、深灰、純黑、白尾白條等。成鴿可分中型和細型兩類。戴笠鴿體格適中,不肥不瘦,緊羽強肌,雙眼炯炯有神。一羽健康、訓練有素的戴笠鴿,具有“三不”優點:一不中途降落,二不入他人鴿舍,三不落網陷阱。每次開籠放飛,都是一羽當先,直線加速,決不猶豫盤桓天空。它懂得如何利用高空快速氣流而中止拍翅飛行,改用動力翱翔,上下週轉旋動升降,滑翔而下,以逸代勞。北京人對此鴿瞭如指掌。 [1] 

戴笠鴿用途

18世紀歐美引進戴笠鴿後,首次由美國人在倫敦參加1200公里的遠程賽中一飛驚人。戴笠鴿壓倒羣雄,榮獲冠軍,在鴿壇上確立了中國名系鴿的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從艦上放出60羽賽鴿在黑暗和暴風雨中飛航,返航的12羽都是戴笠鴿的中國藍鴿。現代的戴笠鴿因受美國鴿界的改良,其體形和羽毛幾乎與賀姆鴿很難區別。 [2]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從艦上放出60羽賽鴿,在黑暗和暴風雨中飛航,距離海岸280海里,損失了48羽,返航的12羽,飛了6小時50分鐘,都是戴笠鴿和中國紅血藍眼鴿。現代的戴笠鴿因受到改良,純血統鴿已瀕臨絕滅。
戴笠鴿
戴笠鴿(6張)
早在1883年到1887年間,德、法、荷、比、英各國賽鴿界都在文獻上爭持戴笠鴿起源自中亞細亞國家,出產地是中東的黎巴嫩附近的敍利亞。但後來權威的鴿史專家特勞和萊爾兩位在英倫發表文告,認為戴笠鴿絕對不會產自敍利亞。同時美國專家也承認戴笠鴿不會是中亞細亞的產品。直到1897年萊爾和特勞説,在中國人的鴿史中,有許多民間及宮廷故事可稽,證明戴笠鴿在中國與紅血藍鴿一樣普遍,產自封建時期(馬可波羅之前)的北京城。説明在中國民間,戴笠鴿早已是家喻户曉的賽鴿,在博彩遊戲中,常常跟中國藍、粉灰等名鴿各爭長短。單在撞盤技術上,遇上中國藍鴿,就有好戲連台了,同在麗日豔陽之下長征飛舞,也是難分鹿死誰手的。
奇怪的是當美國專家李文在十年前到香港蒐集賽鴿資料的時候,整個香港賽鴿界竟無一人豢育純種的戴笠鴿。如果不是最終偶然發現一、二對,恐怕戴笠鴿很可能遭到滅絕的命運。現代的戴笠鴿,因受美國鴿界的改良,與賀姆鴿名系雜交,後代的飛速加強,幾乎與賀姆的血統體形,羽毛很難分別,而且也不再使用戴笠這個名字了!
參考資料
  • 1.    顧澄海.新編信鴿手冊 (第三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09月第3版:23
  • 2.    孟祥春.可愛的家禽 (三十):廣州出版社,2002.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