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戴民漢

鎖定
戴民漢,1965年4月25日出生於浙江杭州,籍貫浙江蕭山,化學海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廈門大學)主任 [6] 
戴民漢於1987年從廈門大學本科畢業;1995年獲得法國巴黎第六大學地球科學博士學位,隨後在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1998年進入廈門大學工作,同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2年擔任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兼職研究員;2006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01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7] 
戴民漢主要從事海洋生源要素、放射性核素的生物地球化學研究,專長於海洋碳循環研究,注重海洋觀測、多學科交叉綜合研究 [1] 
中文名
戴民漢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浙江杭州
出生日期
1965年4月25日
畢業院校
法國巴黎第六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籍    貫
浙江蕭山

戴民漢人物經歷

戴民漢
戴民漢(6張)
1965年4月25日,戴民漢出生於浙江杭州,籍貫浙江蕭山 [9] 
1983年,從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畢業,考入廈門大學。
1987年,從廈門大學本科畢業 [8] 
1995年,從法國巴黎第六大學畢業,獲得地球科學博士學位,隨後在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至1998年)。
1998年,進入廈門大學工作,擔任教授;同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06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2015年7月,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2017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 
2018年3月,入選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 [13] 

戴民漢主要成就

戴民漢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戴民漢系統研究了中國近海與主要河口碳循環,揭示其CO2源匯格局、關鍵控制過程與機理。提出物理—生物地球化學耦合診斷方法定量解析邊緣海CO2源匯格局,建立了大洋主控型邊緣海碳循環理論框架 [1] 
  • 項目課題
起止年限
項目編號
課題名稱
課題來源
2008年1月—2010年12月
2007AA09Z127
多通道海水碳酸鹽體系原位監測系統
國家863計劃
2008年1月—2011年12月
90711005
中國鄰近南海海域碳的源匯格局及其關鍵生物地球化學控制過程研究—深化與集成
國家基金重大研究計劃
2009年1月—2013年10月
2009CB421201
海—氣界面碳通量與源匯格局
科技部973項目課題
2009年1月—2013年10月
2009CB421200
中國近海碳收支、調控機理及生態效應研究
科技部973項目
2009年10月—2013年9月
200905012-6
中國近海CO2浮標監測技術及不同時空尺度CO2通量評估方法與標準建立
國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項目
2012年1月—2016年12月

海洋生物地球化學創新引智基地
國家外專局
2012年1月—2016年12月
41130857
珠江口與南海北部海盆硝化、反硝化作用的過程機理之比較研究
國家基金委重點項目
2014年1月—2017年12月
41361164001
南海北部海—氣二氧化碳通量對珠江沖淡水輸出的碳和營養鹽的響應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
2014年1月—2017年12月
91328202
南海深部生物地球化學—物理耦合過程對海-氣界面CO2通量的調控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
2015年1月—2018年12月
201505003-3
衞星遙感觀測與現場觀測的相互評價技術(子課題)
國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項目
2015年1月—2019年8月
2015CB954001
南海CO2源匯格局及其主要生物地球化學調控(課題)
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課題
2015年1月—2019年8月
2015CB954000
南海碳循環過程、機理及其全球意義
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
2017年1月—2021年12月
T21602/16-R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intensifying eutrophication, hypoxia and the ecosystem consequences around HongKong waters: coupled physical-biogeochemical-pollution studies
香港大學資助委員會(UGC)
2018年1月—2022年12月
41730533
中尺度氣旋式渦旋作用下有機碳與生源硅輸出通量的動態變化與耦合:渦旋演化與亞中尺度過程的重要性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018年5月—2018年12月
41842013
海洋痕量元素與同位素生物地球化學國家講習班
應急管理項目
2019年1月—2023年12月
41890804
海洋荒漠區輸出生產力的時空分佈特徵與主控機理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研究計劃課題
2019年1月—2023年12月
41890800
海洋荒漠生物泵固碳機理及增匯潛力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研究計劃 [14] 
  • 科研成果獎勵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2009年
低緯度近海碳的源匯格局與調控機理
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18] 
2015年
中國近海二氧化碳通量遙感監測與示範系統
國家海洋局海洋科學技術獎特等獎(第二完成人)

戴民漢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戴民漢引導研究生在“鼓勵個性、崇尚協作”的團隊精神和國際化的學術氛圍中成長;與中國國內外同仁共同發起並推動成立“中國海洋科學卓越教育夥伴計劃(COSEE China)” [7] 
  • 講授課程
戴民漢為海洋學科的本科生、研究生主講或合作主講《專業英語》《海洋生物地球化學》以及《高級化學海洋學》等專業基礎課程 [3] 
  • 指導學生
截至2017年11月,戴民漢先後培養碩士30名、博士19名 [10] 

戴民漢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03年
第7屆福建省青年科技獎

2003年
中央組織部、人事部、中國科協
2004年
第11屆運盛(福建)青年科技獎

2004年
第七屆福建省青年科技獎
中共福建省委組織部、福建省人事廳、福建省科學技術廳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 [16] 
2004年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8年
第二屆科技創新人才獎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2009年
南強獎一等獎 [17] 

2010年
首屆曾呈奎海洋科技獎(青年科技獎)
中國海洋湖沼學會
2017年11月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1] 
2020年5月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 [4]  [15] 
2022年6月15日
2022年度“艾克斯福特獎”
亞洲-大洋洲地球科學學會 [19] 

戴民漢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2年
2018年12月
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海洋空間規劃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12] 
2021年1月
表層海洋—低層大氣研究計劃(Surface Ocean Lower Atmosphere Study)國際研究計劃共同主席 [5] 

國際海洋研究科學委員會(SCOR)146工作組共同主席

IGBP核心計劃“上層海洋—低層大氣研究(SOLAS)”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SCOR核心計劃“痕量元素和同位素海洋生物地球化學循環(GEOTRACES)”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3] 

教育部科技委地球科學和資源環境學部第5、6屆委員會委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11、12屆專家評審組成員

AOGS(亞洲、大洋洲地球科學協會)執行秘書長、海洋分會主席

北太平洋科學組織(North Pacific Marine Science Organization)Carbon & Climate Section成員

《Biogeoscience》編委

《Marine Chemistry》編委

戴民漢人物評價

戴民漢為推廣海洋科學與文化教育,向公眾普及海洋知識,提高全民的海洋意識作了不懈的努力 [7]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評)
戴民漢的研究工作在國際學術界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是能在國際學術舞台上充分展現領導力的中國海洋科學家之一 [11] (《廈門日報》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