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戴小橋和他的哥們兒

鎖定
《戴小橋和他的哥們兒》是2007年新蕾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梅子涵。
書    名
戴小橋和他的哥們兒
作    者
梅子涵
出版社
新蕾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年9月1日
開    本
24 開
ISBN
7530730711
ASIN
B0011BU03Y
平    裝
145頁
條形碼
9787530730713

戴小橋和他的哥們兒內容簡介

《小淘氣尼古拉》被翻譯引進到中國後,引起了一定範圍的關注,它似乎更受到大人們的歡迎,因為它也可以被看作是以兒童為主角的漫畫故事,大人們樂於把它當作休閒讀物。接觸過它的中國孩子不多,主要原因是大人通常不向他們推薦,一方面可能覺得它未必是適合的兒童讀物,另一方面覺得還是有一些文化上的差異。 [1] 
2002年,由作家梅子涵與兒童插畫家沈苑苑合作的“戴小橋和他的哥們兒”出版了。這個兒童小説系列共3集:《特務足球隊》、《逃跑的馬》、《喝湯的土匪》。
戴小橋是個剛入學的小男孩,他有一幫一起上課又成天玩在一起的哥們兒,而且每個人都有外號,比如林曉琪叫林小氣、馬兒帥叫摔馬兒什麼的,他自己的外號也好不到哪兒去,叫“大香蕉”。
不過林曉琪並不真的小氣,他的爸爸常能弄到一些肯德基的票子,他會大方拉着哥們兒一起去。一路上,這幫小傢伙浩浩蕩蕩地走在馬路上,哇啦哇啦,打打鬧鬧,來回奔跑,沒有一個不開心得要命。繁華的馬路上,只聽見他們的喧鬧聲。可是到了門口,差點連票子都找不到。
這幫小傢伙,到哪兒都不消停。課間一休息,就拍着屁股把自己當作馬,“駕——”的一聲,像馬兒一樣跑起來。老師們見了只是笑着説“你們瘋掉了嗎?”他們並不真瘋,只有兩匹馬例外,那就是汪小中和馬兒帥,他倆居然把賽馬的終點設在老師辦公室,結果嚇壞了上算術課的吳老師,惹來一頓哇哇的批評。吳老師的外號本來就是“哇哇老師”。
他們是一幫愛踢球的小男孩,踢起球來可有創意了。他們一路踢,一路為這樣那樣的事情爭論不休。踢到一半,馬兒帥嚷着要轉會到林曉琪一方,林曉琪不願意,杜家嚴説不許轉會他就不踢了。林曉琪只好同意,因為球是杜家嚴帶來的。可是轉會過來的馬兒帥卻連連踢進自家大門兩球,大家才明白,原來他是個“足球特務”。

戴小橋和他的哥們兒作者簡介

梅子涵,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現為上海師大中文系教授、兒童文學研究生導師。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説《走在路上》、《雙人茶座》,長篇小説《女兒的故事》等。其中《女兒的故事》獲全國兒童文學獎,《李拉爾故事系列》獲北京優秀兒童讀物一等獎。 沈苑苑,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美術編輯。編過一些兒童書,畫過一些兒童書插圖。雖然極愛兒童天真和生動,但所畫能否擒住讀者目光,心中無數。

戴小橋和他的哥們兒作品解讀

故事細節上和繪畫風格
“戴小橋和他的哥們兒”在故事的不少細節上和繪畫的風格上,大量借鑑了《小淘氣尼古拉》,整體上也是那種逗人發笑的漫畫式的兒童故事。不過梅子涵並沒有停步於對尼古拉的模仿,他在戴小橋的故事裏添入了新的元素,使它在根本上與尼古拉的故事區別開,成就了一種全新的模式。
首先,他努力嘗試使自己的故事能夠讓孩子自己閲讀。戴小橋的故事適合已經初步識字的學齡前到小學三年級之間的孩子閲讀。為了做到這一點,梅子涵精心揀選着所使用的文字,確保它們不會超過這個階段的語文教學大綱所要求的難度。這一點説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其實相當困難。不信你自己試試。
其次,他努力使這個充滿笑料的兒童故事成為真正的“本土化”的故事。我們常説“拿來主義”,但要做好也很不容易。這需要眼光,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梅子涵從不避諱戴小橋的故事是從尼古拉的故事中借鑑而來的,他很認真地向兩位法國的老師學習,琢磨兒童心理的普遍規律,也探討中國孩子所面臨的特殊問題。他對問題的處理很現實,也很藝術,戴小橋的故事絕不是尼古拉的故事的翻版,而是一種全新的創作。
中國孩子遭遇的問題
梅子涵非常清楚中國孩子在學校和家庭裏遭遇的問題。早在70年代末,他就開始創作以學校生活為背景的成長小説。他在1979年發表的處女作《馬老師喜歡的》,就獲得了 “第二屆江蘇兒童文學評獎”的一等獎第一名,並從此走上了為孩子們創作的道路。為他獲得聲名和人氣的中篇小説《女兒的故事》,也是一部討論孩子成長問題的小説。在這部小説中,他把中國孩子的成長問題談得非常透徹、非常誠懇,以致於引來社會上廣泛的共鳴。甚至在海峽彼岸台灣,不少親子讀書會也將它作為閲讀和討論的素材。
在涉及兒童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望子成龍的社會心態,以及孩子在課內外的負擔等問題方面,這位學者型的作家都有自己獨到的見地,而他以一位父親的身份講述的故事,給家長和老師們以很大的啓發。
站在孩子們的角度
在“戴小橋和他的哥們兒”的系列故事中,梅子涵站在孩子們的角度,繼續在討論上面這些問題。
他給這幫調皮搗蛋的小傢伙們帶來了一個很另類的班主任——毛小弟,這個年輕未婚的班主任居然也是孩子們的哥們兒,他對付這幫孩子另有高招。比如孩子們打打鬧鬧得過火了,他也不生氣,只是過來讓打鬧的孩子重新示範一下,然後根據“實際戰況”讓孩子們補打一下,扯成平手;兩個孩子“騎馬”去嚇壞了哇哇老師,他並不嚴厲責罰他們,只是讓他們去賠禮道歉,而且特別交代“不要騎馬去”;當他發現這幫淘氣包脱了鞋子,光着腳丫翹在課桌上比比看誰的腳不臭時,他命令他們不要把腳放下去,趕忙取來照相機要為他們攝影留念,讓他們將來有機會告訴自己的孩子,自己小時候原來是多麼調皮……
你看看,戴小橋的故事與尼古拉的故事根本是不同的。戴小橋的故事有更多的負載,梅子涵並不打算讓我們純然一笑了之。因為現實本來就是如此,中國的孩子就是比法國的孩子有更多的負載。
梅子涵畢竟是一位師範大學的教授,他總是忍不住要對學校的教育問題“指手畫腳”。最為典型的例子要數毛小弟老師上的作文課。這位另類的語文老師教孩子們在寫作文的時候,要學會“兩面派”,“考試的作文”和“自己寫而不交的作文”要有兩種不同的寫法。汪小中有一篇自己寫而不需要交的作文,毛小弟大加讚賞。我在這裏敬錄如下:
昨天,媽媽幫我洗澡,把我短褲、棉毛褲和外面的褲子一起脱下來。我説:“你為什麼把我褲子一起脱下來?”媽媽説:“洗澡呀!”我就説:“那麼你早飯、中飯、晚飯可以一起吃嗎?”媽媽説:“這和早飯、中飯、晚飯一起吃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係,你可以把我三條褲子一起脱下來,那麼就可以三頓飯一起吃!”
媽媽沒有辦法,只好把我的褲子穿上,重新脱,我説:“一定要一條一條脱知道嗎?”
媽媽説:“知道了,知道了。”
事情應該一件一件做,飯應該一餐一餐吃,洗澡的時候,褲子也應該一條一條地脱。這個道理,不但我們小孩兒應該知道,大人也應該知道。
這樣的故事和這樣的作文,是法國人葛西尼和桑貝想不出來的,他們做夢都想不到。不過他們想不到,反倒是法國孩子們的幸福。真讓人羨慕!

戴小橋和他的哥們兒系列書目

戴小橋和他的哥們兒系列(3冊)書目:
《逃跑的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