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戴守義

鎖定
戴守義(1905~1974.12),國民黨軍將領。中央軍校高教班畢業。歷任隊長、科長、教官、教育長、旅長、參謀長等職。1940年7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46年7月退役。 [1] 
中文名
戴守義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河南省沈丘縣
出生日期
1905年
逝世日期
1974年12月24日
畢業院校
中央軍校高教班

目錄

戴守義人物生平

戴守義(1905~1974.12),字斌武,河南省沈丘縣人。父母早喪,依靠祖父母生活。幼讀私塾,17歲祖父母去世後,他投考馮玉祥部學兵團。1925年學習結業,到馮部三十七師張振華團任排長、連長。1926年調任綏遠衞隊團連長,後隨部隊到寧夏、蘭州、西安等地,並參加馮玉祥將軍五原誓師大會。1929年因作戰立功,練兵有方,受到馮玉祥將軍的嘉獎,晉升為營長。後跟隨馮玉祥轉戰山東泰安、陝西西安、河南洛陽等地。馮曾親筆題詞勉勵戴守義。1930年,蔣、馮、閻中原大戰爆發。當時戴任西北軍第二路軍總指揮部手槍營少校營長。同年11月提升為第二師特務團上校團長。馮閻反蔣失敗,馮部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戴任三十七師一一〇旅二二〇團上校團長。1932年奉命調往河北省喜峯口長城沿線,阻止日軍南侵。1933年3月戴守義在喜峯口抗日戰役中,帶領廣大愛國士兵,血戰日軍。在這次戰役中,戴立一等功。1933年,二十九軍三十七師從長城一線退守北平,後又開往察哈爾、張家口訓練。1934年在張家口與日軍對峙。1935年由張家口調往北平西苑駐防訓練。戴率團守豐台、蘆溝橋、苑平縣和日軍針鋒相對,寸土必爭。
1936年出任河北省保安第一旅少將旅長兼三十七師二二〇團團長。駐守西苑保衞豐台車站,維護南北交通要塞。當時日軍從關東大量增兵,準備以武力全面侵華,戰爭一觸即發。駐守豐台的日軍無視中方警告,對戴部張華亭營防區進行挑釁,製造事端。1936年6月,日軍出動演習,其散兵衝入中方步兵防線,其側翼也有騎兵侵入中方步兵哨線。中方張營長即向戴守義報告,戴即警告日軍:"你們以武力對待,我必以武力還擊。"並對張營全體官兵進行動員:"豐台是我神聖國土,車站是我南北交通要塞,保衞國土是我軍人天職,維護交通亦責無旁貸,敵如來犯,我必擊之,保國衞民,打敗侵略者。"全體官兵士氣高昂,口號震天:"保國衞民,誓死殺敵。"戴守義命令所有駐軍嚴守以待。10月,日軍向中方駐防軍猛攻。戴親自率領兩營兵力,對日軍左右兩翼包圍攻擊。日軍見勢不利,撤回原防,戰事暫時停止。宋哲元不願將事態擴大,在北平東城外交大樓會見日軍旅、團長和駐豐台混成營長,戴亦參加。日軍官説:"豐台衝突,事出有誤……。"戴當即反駁説:"我們守土有責,我軍自衞護站,予以還擊是正義的。如果日軍再來侵犯,我軍必猛烈還擊,決不退讓寸步。"
1937年7月7日夜10時,日軍向蘆溝橋守橋部隊吉星文團發起武裝進攻,戴守義奉命火速率團增援蘆溝橋。當時二十九軍軍部命令戴守義為蘆溝橋前敵總指揮官,指揮胡文鬱團、張洪賓團、吉星文團及萬福林軍一個團,又一野炮營。他親臨前線,果斷指揮,利用夜戰打得日軍人仰馬翻,血肉橫飛。
"七七"事變後,戴守義任第二十五旅少將旅長,率部南下,加入李宗仁的第五戰區序列。1938年在張自忠三十一集團軍中,戴升任一七九師副師長,率部參加台兒莊戰役。在南平集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襄河戰鬥榮立兩次一等功,同年冬在湖北當陽冬季攻勢中,戴指揮程立志團攻擊日軍在城內的師團司令部,破壞敵機兩架,炸燬倉庫一座,受到國民黨中央統帥部的嘉獎。
日本投降後,戴守義不願參加蔣介石發動的內戰,對其部下説:"跟日本鬼子打仗,我死而無怨。可跟共產黨作戰,本國人殺本國人,為蔣介石爭天下,搭一條命我是不能幹的。我要帶領大家回老家去,保境安民,這樣才是出路。"1946年8月他退役到開封醫病。1947年,馮治安軍長令戴暫任指揮官,幫助七十七軍部訓練直屬官。後隨軍部眷屬到蘇州留守。蘇州解放後,赴開封定居,住萬壽街原28號院,結束了他的軍旅生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戴守義與家人在開封曾經商為生。1954年經有關部門介紹,到開封市搬運公司三大隊工作。1959年3月,在"左"的思潮影響下,被羣眾管制3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又被註銷户口,趕回原籍勞動改造。他因年老多病,無處棲身,1974年又回開封,同年12月24日在開封去世。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經開封市中級人民法院複查核實,於1988年1月,撤銷原判,為戴守義恢復名譽。 [2] 
參考資料
  • 1.    吳如蒿著;陳策才,張光彩,趙功德等副主編.中華軍事人物大辭典.北京:新華出版社.1989.第101-102頁
  • 2.    開封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開封市志 (第七冊):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