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戲曲音樂概論

(1999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鎖定
《戲曲音樂概論》1999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武俊達
中文名
戲曲音樂概論
作    者
武俊達
出版社
文化藝術出版社 [1] 
出版時間
1999年1月
頁    數
392 頁
定    價
26.00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3918254

戲曲音樂概論內容簡介

本書着重對戲曲美學理論、戲曲藝術理論和戲曲技術理論進了探討研究。本書有領人入戲曲門的“導遊”作用。

戲曲音樂概論圖書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中國戲曲音樂發展概況
第一節 人類原始的藝術活動
第二節 古優滑稽、百戲和樂舞
第三節 漢唐歌舞和宋金説唱
第四節 中國戲曲及戲曲音樂的形成
第二章 戲曲音樂與其它民間音樂的關係
第一節 戲曲音樂和民間歌舞音樂
第二節 戲曲音樂與曲藝音樂
第三節 戲曲音樂和民歌及民間器樂
第四節 戲曲音樂的民族性與民間性
第三章 戲曲音樂的性質與特點
第一節 音樂藝術本體的性質與特徵
第二節 音樂本質特徵在戲曲藝術中所起的作用
第三節 音樂在戲曲中的制約
第四節 戲曲音樂的基本特點
第四章 戲曲音樂功能狀態的亞穩態
第一節 戲曲是一種亞穩態的藝術形式
第二節 戲曲亞穩態的表現與調節
第三節 程式是戲曲人物行動的藝術語彙,是戲曲
區別於其它戲劇形式的主要標誌
第五章 戲曲唱腔是劇詩和曲調的有機結合
第一節 戲曲唱腔是語言文字符號和音樂曲譜
符號“異質同構”的結合
第二節 漢語聲、韻對唱腔詞情、曲意表達的作用
第三節“字正”是詞調與曲調走向的同一性表現
第六章 戲曲音樂是戲劇化的音樂
第一節 戲曲音樂的語碼是構成戲曲唱腔的基礎
第二節 劇詩音節的強弱是戲曲唱腔節奏的基礎
第七章 戲曲聲腔與劇種
第一節 戲曲聲腔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戲曲聲腔的特點和戲曲劇種的形成
第八章 崑山腔聲腔系統和崑劇音樂
第一節 崑山腔的形成及所屬諸劇種
第二節 崑劇曲牌音樂和語言
第三節 崑劇曲牌的板式、宮調與套式
第四節 崑劇的器樂和樂隊
第九章 高腔腔系聲腔流播及特點
第一節 弋陽腔、青陽腔和高腔
第二節 高腔腔系及其所屬主要劇種的結構和特點
第三節 高腔的曲牌與組套
第四節 古老曲線譜的遺存
第十章 梆子腔系和所屬梆子劇種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梆子戲和板式變化體唱腔的運用
第二節 梆子腔系的聲腔分支和劇種音樂的結構與特點
第十一章 皮黃聲腔系統所屬劇種的流變及其代表
劇種京劇音樂的簡述
第一節 西皮、二黃聲腔的形成與流變
第二節 京劇音樂的體制 結構與特點
第十二章 其它民間戲曲和少數民族戲曲
第一節 民間歌舞類型諸聲腔和劇種
第二節 民間説唱類型諸聲腔劇種
及其它各聲腔劇種的簡述
後 記

戲曲音樂概論作者簡介

武俊達 男,1916年生,江蘇南京人。戲曲音樂理論家,研究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音樂委員會委員,中國戲曲音樂學會會長,中國戲曲學會理事,江蘇省藝術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成員,江蘇省音樂協會常務理事,江蘇省戲曲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卷》音樂分支副主編,《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江蘇卷》主編,美國匹茲堡大學中國音樂研究會會員,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協會終身委員。長期在江蘇省戲曲學校任教,撰寫了數十種戲曲音樂理論教材,專著有《崑劇唱腔研究》、《京劇唱腔研究》等。1997年3月去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