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戲曲教育

鎖定
戲曲教育,中國戲曲人才的培育。 [1] 
中文名
戲曲教育
簡    介
中國戲曲人才的培育
歷史沿革
在歷史上,曾經主要是着重於演員的培訓。戲曲起源於民間,戲曲藝人處於社會底層,地位卑微,是難有專門的戲曲教育機構的。當時,大抵是師徒相傳,“口傳心授”,即由師父將傳統劇目的表演、唱腔,逐字逐句、一招一式地向藝徒傳授。通過模仿,繼承前人創造的成果,然後可以登台獻藝,並在不斷的演出實踐中提高技藝。
元夏庭芝《青樓集》中,便有朱簾秀與賽簾秀、燕山秀等師徒關係的記載;還有的是以家族關係為紐帶,如侯耍俏、朱錦繡夫妻,天賜秀、天生秀母女等。唐代,玄宗時設梨園以訓練樂工。後世戲曲藝人曾被稱為“梨園弟子”即源於此。但當時戲曲並未形成。宋、元、明、清,歷代均設有教坊,掌宮廷樂舞承應。教習、演出戲曲的機構,明代有鐘鼓司、玉熙宮等,清代設南府(道光時改為昇平署),培訓學藝太監,並吸納一些優秀民間藝人以供奉內廷。此外,有些嗜好戲曲的貴族縉紳設立的家班,也曾培育過戲曲人才。
元代,杭州路總管海鹽人楊梓“家僮千指,無有不善南北曲者”(姚桐壽《樂郊私語》),這是較早的記錄。家班的盛行,在明代中葉以後。明陳龍正《幾亭全集》卷二十《政書》稱:“每見士大夫居家無樂事,搜買兒童,教習謳歌,稱為家樂。”它們的主人,有不少是戲曲名家,如何元朗、李開先、康海、王九思、潘之恆、沈璟、屠隆、吳炳等。有的還辦得很有特色,如張岱《陶庵夢憶》記述的“朱元崍女戲”和“阮圓海戲”。如“阮圓海(大鋮)家優,講關目,講情理,講筋節,與他班孟浪不同”。“故所搬演,本本出色,腳腳出色,句句出色,字字出色”。這些家班演員有的是“小廝”,即男童,也有的是“女樂”。如清初李漁“以女樂遊公卿間”。雍正、乾隆時,“嚴禁官員蓄養歌童”,家班才漸趨消沉。隨着戲曲藝術的發展,出現了為民間戲班培育人才的“科班”。科班出現的時間,尚難確考。明潘之恆《鸞嘯小品》中,載有“名炙都下”的“郝可成小班”和“金陵興化小班”。班中有教師,有各行當的出色的小演員,“奏技唯謹”,有的後來成了著名的角色。萬曆年間,崑曲小班已不鮮見,並漸成風氣。班中的孩子,不少是買來的。範攄《雲間據目抄》寫到:“蘇人鬻身學戲者其眾”。所謂小班,大都是購買或招取一二十個幼童,教會幾齣戲,就可以邊學戲邊演出,為班主謀利。李漁《比目魚》傳奇中,就有關於一個江湖戲班小班的描寫。清代花部勃興,梆子、漢劇(楚曲)、徽劇等一些地方劇種中,也都出現了小班,後來稱為科班。它們有的附屬於“大班”;後來更多的則是單獨成立,一般由藝人創辦,如方向溪《梨園話》所説:“科班之組,多由伶工自動發起,招外界股東供給資財。然亦有獨自經營,不招外股者,維其少耳。”科班招收大約6~10歲的男童入學(民國初年,開始有女子科班)。學習期限為7年左右。教學以劇目為中心,口傳心授,按生、旦、淨、醜分行學戲。基本功訓練是每天的必修課程。經過一兩年學習,即可登台演出。科班大都經常甚至每天演出,以增加經濟收入,也豐富了學生的舞台經驗。學藝與演出實踐密切結合,嚴格的基礎訓練,成為科班教學的重要特色。此外,還注意因材施教,根據學生資質,決定其學習何種行當、何類腳色。如不適於演戲,則改學場面(伴奏)等行。科班的學習生活是非常嚴酷的。學生大都出身貧寒。入學時,家長要與社方立下“關書”,言明“(學習期內)所得銀錢,俱歸社中收入。在科期間,一切食宿衣履均由科班負擔。無故禁止回家,亦不準中途退學,否則由中保人承管。倘有天災病疾,各由天命”(見《京劇談往錄·喜(富)連成科班的始末》)。班中學習和生活條件差。只重學戲,不學文化。對學生用打罵管理,藝童的身心健康不受保護。七年的“坐科”生涯常被形容為“七年大獄”。20世紀初,隨着民主思想的傳播,一些有識之士立志改良戲曲。對傳統的培育人才的教育方式也力圖改進。如1912年西安成立的以“開發民智”、“補助社會教育,移風易俗”為宗旨的易俗社,便招收藝徒,一面學文化,一面學藝,劇社與學校合而為一,定名為“易俗伶學社”。
1919年歐陽予倩主辦的南通伶工學校,以及其後北京男女兼收的中華戲曲專科學校、上海戲劇學校、夏聲戲劇學校等,都是力圖辦成新型的戲曲學校,造就具有較高文化知識和藝術修養的演員,取得各自的成就。這是戲曲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科班教學中一些消極因素在這些學校中仍存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創辦者的初衷很難如願實現。
1949年之前,舊式科班與上述這類學校是同時並存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戲曲藝術教育得到了健康發展。1950年在北京創建的戲曲實驗學校(後改名中國戲曲學校),標誌着新型戲曲學校的出現。其後,全國許多省、市、自治區都先後成立了中等專業性質的戲曲學校或設有戲曲專業的藝術學校。開始,主要是培養名劇種的演員和樂師,並逐漸擴展到編導、舞台美術、戲曲師資等專業。有些劇團還辦起了學員班。
1959年開始建立高等學府中國戲曲學院,設有表演、導演、戲曲文學、戲曲音樂、舞台美術等專業。
20世紀90年代,開設了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從1978年起,則首先開始了對戲曲史論研究碩士、博士的培養。此外,成人教育則有由文化部或分別由各藝術研究單位、學校舉辦的講習會、研討班,培訓各種專業人才。50多年來,戲曲藝術教育建立了一個嶄新的完整的體系。在教學中,注意繼承傳統的優良經驗,並有所改進和發展。如表演專業的教學在充分研究科班教學的基礎上,採用基本訓練與劇目成品教學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舞台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德智體全面發展,重視文化藝術修養,徹底廢除打罵制度,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一批各門各類的戲曲教材也已整理出版。戲曲院校培養的各種人才,已經成為戲曲藝術創作、理論研究和教學的骨幹,起着繼往開來、承前啓後的作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