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戲曲·民俗·徽文化論集

鎖定
《戲曲·民俗·徽文化論集》是2004年12月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萬曙,卞利。
中文名
戲曲·民俗·徽文化論集
作    者
朱萬曙,卞利
出版時間
2004年12月1日
出版社
安徽大學出版社
頁    數
608 頁
ISBN
9787810529525
裝    幀
平裝
版    次
1
字    數
4657000
紙    張
膠版紙

戲曲·民俗·徽文化論集內容簡介

2003年2月7日至12日,當全國各地還沉浸在濃郁的羊年春節氣氛中,“戲曲·民俗·微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安徽池州市和典山市兩地召開了。
圍繞着會議主題,大部分代表都提交了論文,共59篇,按內容可分為四個部分:一是戲曲文化與微州,二是池州儺文化,三是微州及皖南地區的民俗文化,四是中華文化視野下的戲曲、民俗和儺文化。有的論文側重於文本研究,有的論文側重於田野調查,它們都藴涵着豐富的信息。閃耀着真知灼見,是對微文化的新的拓展,也是本次會議的最重要的學術收穫。我們從提交會議的論文中選取了43篇,予以結集出版。
本論文集的出版,為從事微文化、戲曲、民俗等領域研究的學者都會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啓迪。

戲曲·民俗·徽文化論集編輯推薦

本叢書堅持學術質量至上的原則。不限種數,凡是以微學為研究對象的著作和論文集均可列人。按照程序,先由作者提供書稿,中心邀請專家評審,達到出版的學術水平,即可列入叢書予以出版,出版經費由中心籌集。這是解決學術著作出版困難,特別是推動微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舉措。
《安微大學微學研究中心學術叢書》這一命名,是根據國家教育部對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的建設要求決定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管理辦法》明確要求,重點研究基地的人員是流動的,實行“帶課題進所,完成課題離所”的動態機制。因此,叢書作者的人事關係不一定在中心,但只要被中心聘任為專,兼職研究人員,其研究著作均可列入本叢書。 [1] 

戲曲·民俗·徽文化論集目錄

前言
微商與西商之比較及對戲曲的貢獻
戲曲·民俗·徽文化論集 戲曲·民俗·徽文化論集
明代微商與崑曲的興盛
微班給北京帶來了什麼
微劇東漸與裏河鄉班的祭台敬神
淺談微文化和目連戲的“變”
微州會館與微州戲的播揚
“微池雅調”劇目述考(提綱)
明清兩代微州的演劇活動及其與區域文化的互動關係
程士廉和他的《小雅四紀》
談方成培的《雷峯塔傳奇》
潘之恆表演論之特殊性
祁門縣馬山村目連戲班初探
傳統民間戲曲與微派建築裝飾
青陽腔與俚歌北曲的融合
明代青陽腔劇目初探
劉城和他的四首“觀儺詩”
儺戲三型辨
遠古遺響
——儺文化中的生殖崇拜
大宇坑風情札記
儺戲、青陽腔與祭祀儀式的緣生形態
近二十年我國儺戲研究綜述
微州的民間信仰述論
從民間歌謠看微州人的觀念世界
俞樾眼中的微州風谷
績溪鎮儺舞《破寒酸》
皖南抄本《泄天機》的文化價值
歙縣南鄉婚嫁民谷與撒帳歌
微州民間祭祀歌舞
“迎接奇形怪狀人”民俗與戲曲發展的關係
中國族傳承小戲“討口子夫妻”
試説安微花鼓燈與陝北秧歌之關係
近世廟會戲文與鄉土社羣教化
——在江南民間戲文的整體場景下考察
戲曲活動與戲曲民俗的生動記錄
——皖籍作家竹枝詞研究之一
中原民俗戲劇初探
蒙古草原的儺文化
亦莊亦如祭儀劇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