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戰宛城

(京劇傳統劇目)

鎖定
《戰宛城》又名《張繡刺嬸》《割發代首》《盜雙戟》,京劇傳統劇目。取材於《三國演義》第十六回,內容不盡相同。該劇早年為崑曲劇目,經梆子移植演出後,夏月恆又將其改編為京劇演出,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出版的《梨園集成》即刊出該劇本。除京劇外,川劇、桂劇有《徵宛城》,粵劇有《曹操下宛城》,漢劇、徽劇、豫劇、秦腔、晉劇、瓊劇、同州梆子、河北梆子等劇種均有該目 [1] 
該劇目講述了曹操徵宛城,張繡出戰不敵而降,曹操誤聽安民慫恿,擄佔鄒氏。張繡大怒,但懼典韋之勇,於是用賈詡之計,遣胡車盜去典之雙戟,夜襲曹營。典戰死,曹大敗逃走,張繡刺死鄒氏 [2] 
中文名
戰宛城
類 型
京劇傳統劇目
別    名
張繡刺嬸
別    名
割發代首
盜雙戟
取    材
《三國演義》第十六回

戰宛城劇情簡介

三國時期,曹操統兵往宛城討伐張繡,傳令三軍沿途不可踐踏青苗,違令者斬。行軍途中,曹操的馬因受驚而入麥地,踐踏了青苗,曹欲拔劍自刎,被眾將勸阻,最後割發代首,以此做戒三軍。兵至宛城,張繡戰敗用謀士賈詡之計,舉城降曹。入城後,曹操看上了張繡的孀居嬸母鄒氏,又誤聽侄兒曹安民的慫恿,將鄒氏劫到營中。張知道後大怒,發誓要報仇雪恥,但畏懼曹操的大將典韋勇悍難制,便用賈詡之計,先派胡車兒盜取典韋所用雙戟,然後夜襲曹營。典韋戰死,曹大敗逃走。鄒氏被張繡刺死 [1] 

戰宛城演出代表

譚鑫培、餘叔巖、譚富英、楊小樓、王金璐、荀慧生、筱翠花、毛世來、陳永玲、黃潤甫、郝壽臣、侯喜瑞、袁世海、王長林、葉盛章等擅演。20世紀50年代,孫毓筱翠花和侯喜瑞曾合作演出。1994年厲慧良、張世麟在天津中國大戲院合演,厲慧良飾張繡,張世麟飾典韋。2002 年6月7日,中國京劇院(見國家京劇院)在北京人民劇場演出《戰宛城》。
音像資料
百代、長城、大中華公司於 20 世紀20~30 年代先後錄製《戰宛城》唱片多部。1990 年北京文化藝術音像出版社根據楊小樓錄製的《戰宛城》老唱片,翻錄為 CD,收錄於《中國京劇有聲大考》第七集。此外,楊小樓的錄音被錄製成音配像光盤,由奚中路配像,收錄於《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精選唱段中 [1] 
參考資料